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0詞典 2分類詞匯 68
《漢語大詞典》:權(quán)戚(權(quán)戚)
有權(quán)勢(shì)的外戚。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愆禮·大將軍掾燉煌宣度》:“凡今杖者皆在權(quán)戚之門?!?span id="jp3o87b" class="book">《北齊書·彭城景思王浟傳》:“別駕 羊修 等恐犯權(quán)戚,乃詣閭諮陳。”清史稿·后妃傳序:“內(nèi)鮮燕溺匹嫡之嫌,外絶權(quán)戚蠹國之釁?!?/div>
《國語辭典》:戚族  拼音:qī zú
親戚族人。《墨子。非儒下》:「喪,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入五月?!固?。劉禹錫〈馬嵬行〉:「軍家誅戚族,天子舍妖姬?!?/div>
分類:親族外戚
《漢語大詞典》:肉陣(肉陣)
唐玄宗 時(shí),外戚 楊國忠 當(dāng)政,窮奢極欲,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風(fēng),藉人氣相暖,號(hào)“肉陣”。事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肉陣。后亦稱“ 肉屏風(fēng) ”。 清 王曇 《蘇臺(tái)留別》詩:“肉陣屏風(fēng)散似云,燭圍尚向 封 家立?!?/div>
《分類字錦》:王舅
左傳:齊,王舅也。晉及魯、衛(wèi),王母弟也。
分類:外戚
《漢語大詞典》:戚宦
外戚和宦官。《后漢書·仲長(zhǎng)統(tǒng)傳》:“蟲螟食稼,水旱為災(zāi),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div>
分類:外戚宦官
《漢語大詞典》:杜根
東漢 人。 永初 元年官郎中,因反對(duì)外戚專權(quán),太后欲殺之,遇救,逃入 宜城 山中為酒家保,隱居十五年。外戚除,拜侍御史。后常用作典故。 唐 皮日休 《酒壚》詩:“倘得作 杜根 ,傭保何足愧?” 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 張儉 ,忍死須臾待 杜根 ?!痹斠?span id="z13pyl2" class="book">《后漢書·杜根傳》。
《漢語大詞典》:帝姻
皇帝的姻親。猶外戚。宋史·錢端禮傳:“皇長(zhǎng)子 鄧王 夫人, 端禮 女也。殿中侍御史 唐堯封 論 端禮 帝姻,不可任執(zhí)政,不報(bào)。”
《分類字錦》:戒侈
后漢書樊宏陰識(shí)傳贊:權(quán)族好傾,后門多毀。樊氏世篤,陰亦戒侈。恂恂苗??,傳龜襲紫。
分類:外戚
《漢語大詞典》:戚豎(戚豎)
外戚小子。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 廣 結(jié)髮以從政,不愧賞於萬邑,屈雄志於戚豎,竟尺土之莫及?!卑矗似葚Q指 漢 衛(wèi)青 。謂 李廣 受 青 排擠,雄志不申。
《漢語大詞典》:假皇帝
暫時(shí)代理皇帝。 漢 平帝 元始 后, 王莽 以外戚執(zhí)政。 平帝 死, 莽 自居攝,朝會(huì)祭?!敖匀缣熳又啤保Q“假皇帝”,臣民謂之“攝皇帝”。詳見漢書·王莽傳上。
《漢語大詞典》:盛戚
權(quán)勢(shì)很大的皇族外戚。后漢書·朱暉朱穆等傳論:“ 永元 之際,天子幼弱,太后臨朝, 竇氏 憑盛戚之權(quán),將有 呂 霍 之變?!?span id="ovnthma" class="book">《晉書·閻纘傳》:“其侍臣以下文武將吏,且勿復(fù)取盛戚豪門子弟。”
《漢語大詞典》:墜睫(墜睫)
謂流淚。 唐 韓偓 《八月六日作》詩之四:“ 袁安 墜睫尋憂 漢 , 賈誼 濡毫但過 秦 ?!卑矗?span id="03m0cao" class="book">《后漢書·袁安傳》稱 安 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權(quán),每與人言及國事,未嘗不嗚咽流涕。詩中即用以為典。
《國語辭典》:駙馬爺(駙馬爺)  拼音:fù mǎ yé
駙馬,漢武帝置駙馬都尉,每以宗室及外戚諸公子任之。后多由皇帝女婿任此職,于是成為皇帝女婿的專稱。后泛指女婿。
《漢語大詞典》:姻臣
帝王的外戚。 唐 沈亞之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郭公墓志》:“少為姻臣,謙寬汪汪?!?清 梁章鉅 稱謂錄·姻臣:“書敘指南:‘ 沈賢 國戚曰姻臣。’”
分類:帝王外戚
《漢語大詞典》:戚輔(戚輔)
外戚輔臣。魏書·李沖傳:“ 沖 竭忠奉上,知無不盡,出入憂勤,形於顏色,雖舊臣戚輔,莫能逮之。”
分類:外戚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