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詞匯
外學
內外學
補習
《漢語大詞典》:外學(外學)
(1).指太學以外的學校。宋史·哲宗紀一:“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學。”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崇寧元年:“甲戌,詔天下興學貢士,建外學於國南?!?br />(2). 東漢 儒生以“六經”為外學。資治通鑒·漢順帝永和二年:“ 扶風 田弱 薦同郡 法真 博通內、外學,隱居不仕,宜加袞職?!?胡三省 注:“ 東都 諸儒以‘七緯’為內學,‘六經’為外學?!?br />(3).佛教指佛經以外的典籍為外學。 唐 鮑溶 《送僧東游》詩:“風流 東晉 后,外學入僧家。獨唱 郢中 雪,還游天際霞。” 宋 王禹偁 《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序》:“釋子謂佛書為內典,調儒書為外學?!?span id="bem62np" class="book">《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四·〈柳塘外集〉四卷》:“ 宋 釋 道璨 撰。以別有語録,故名外集。 釋 氏以佛典為內學,以儒書為外學也?!眳⒁姟?內學 ”。
《國語辭典》:內學(內學)  拼音:nèi xué
1.讖緯之學。《后漢書。卷八二。方術傳。序》:「自是習為內學,尚奇文,貴異數,不乏于時矣!」
2.佛學?!蛾悤?。卷三○。傅縡傳》:「三論之興,為日久矣。龍樹創(chuàng)其源,除內學之偏見;提婆揚其旨,蕩外道之邪執(zhí)?!?/div>
《漢語大詞典》:內外學(內外學)
內學和外學。 東漢 儒生以七緯為內學,以六經為外學。資治通鑒·漢順帝永和二年:“ 扶風 田弱 薦同郡 法真 博通內外學,隱居不仕,宜就加袞職?!?胡三省 注:“ 東都 諸儒以七緯為內學,六經為外學。”參見“ 內學 ”。
《國語辭典》:內學(內學)  拼音:nèi xué
1.讖緯之學?!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傳。序》:「自是習為內學,尚奇文,貴異數,不乏于時矣!」
2.佛學。《陳書。卷三○。傅縡傳》:「三論之興,為日久矣。龍樹創(chuàng)其源,除內學之偏見;提婆揚其旨,蕩外道之邪執(zhí)?!?/div>
《國語辭典》:補習(補習)  拼音:bǔ xí
為了充實某種知識或技能,利用下班閒暇或課外學習。如:「他的數學老是不及格,所以請了一位家教來幫他補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