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7
詞典
1
分類詞匯
6
分類詞匯
祭灶
禘嘗
夏礿
祭灶神
尊實
歲時伏臘
《國語辭典》:
祭灶
拼音:
jì zào
五祀之一。古于夏祭,漢改臘祭,民間則習于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賄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來年好運。漢。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二。五祀》:「夏祭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yǎng)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初到杭州寄子由
詩二首之二:「莫上岡頭苦相望,吾方祭灶請比鄰?!挂卜Q為「祭灶神」、「祀灶」。
分類:
祭灶
祀灶
五祀
夏祭
臘祭
《漢語大詞典》:
禘嘗(禘嘗)
禘禮與嘗禮的并稱。 周 禮,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古代常用以指天子諸侯歲時祭祖的大典。
《
禮記·中庸
》
:“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諸掌乎!”
《孔子家語·論禮》
:“禘嘗之禮所以仁昭穆也?!?漢
匡衡
《告謝毀廟》
:“是禘嘗之序,靡有過五,受命之君,躬接於天。” 清
錢大昕
《禘嘗說》
:“宗廟之禮,莫重乎禘嘗。禘嘗皆時祭也。”
分類:
夏祭
秋祭
《漢語大詞典》:
夏礿
亦作“ 夏禴 ”。 謂天子諸侯夏祭。
《
周禮·春官·司尊彝
》
:“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span id="ngd1ume" class="book">《
禮記·明堂位
》:“夏礿、秋嘗、冬烝、春社。” 清
袁枚
《
隨園隨筆·摘注〈論語〉
》
:“ 馬融 以為 魯 在東,春當朝,故祭禮但有夏礿、秋嘗、冬烝,而無春祠?!?/div>
分類:
諸侯
夏祭
帝王
《國語辭典》:
祭灶神
拼音:
jì zào shén
五祀之一。古于夏祭,漢改臘祭,民間則習于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賄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來年的好運。也稱為「祭灶」、「祀灶」。
分類:
祭灶神
五祀
夏祭
臘祭
民間
農(nóng)歷
二十四
日祭
祭祀
祀灶
灶神
《漢語大詞典》:
尊實(尊實)
盛在尊中的谷物,古于夏祭時用之。 漢
董仲舒
《
春秋繁露·祭義
》
:“夏上尊實……尊實,麷也,夏之所受初也。”麷,煮熟的麥子。一本作“ 麵 ”。
分類:
谷物
夏祭
《國語辭典》:
歲時伏臘(歲時伏臘)
拼音:
suì shí fú là
伏臘,伏祠與臘祭,或曰夏祭與冬祭、伏天與臘月。歲時伏臘指逢年過節(jié)。《舊唐書。卷九九。張九齡傳》:「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為嶺南道刺史,令歲時伏臘,皆得寧覲?!固?。白行簡《李娃傳》:「娃既備禮,歲時伏臘,婦道甚修,治家嚴整,極為親所眷。」
分類:
臘祭
或曰
夏祭
冬祭
天與
三伏
十二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