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鐵伐(鐵伐)
復(fù)姓。 晉 時 赫連勃勃 稱 大夏天王 ,自謂帝王系天之尊,非其正統(tǒng)者,不可與之同姓,因號其支庶為 鐵伐氏 。晉書·赫連勃勃載記:“今改姓曰 赫連氏 ,庶協(xié)皇天之意,永享無疆之慶,係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統(tǒng),皆以 鐵伐 為氏。庶朕宗族子孫剛鋭如鐵,皆堪伐人?!?/div>
《國語辭典》:涼鞋(涼鞋)  拼音:liáng xié
鞋面能通風(fēng)的鞋子,通常于夏天穿著?!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干泶┌准喼瘪?,腳下涼鞋,黃瘦面龐?!?/div>
《國語辭典》:涼帽(涼帽)  拼音:liáng mào
1.夏天遮陽的帽子。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河南王》:「又一日行郊,天氣且暄,王易涼帽,左右捧笠侍?!?br />2.清代夏季所戴的禮帽?!肚鍟?。卷三二八。禮部。冠服。冠服通例》:「凡文武官員上朝及坐班時,如非雨雪,戴雨纓涼帽者,照例參處。」
《漢語大詞典》:夏蘗
樹木夏天新生的枝條。 唐 元稹 《虻》詩之三:“辛螫終非久,炎涼本遞興。秋風(fēng)自天落,夏蘗與霜澄?!?/div>
《漢語大詞典》:夏安居
佛教語。謂僧徒在夏天,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專心坐禪修學(xué)。又稱坐夏。 唐 慧琳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五九:“ 土火羅 諸國,以十二月安桎北方,言夏安居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各就其事制名也?!?/div>
《國語辭典》:西北雨  拼音:xī běi yǔ
太陽西斜后所降的雨。經(jīng)常于夏天午后傾盆而下,通常在一小時內(nèi)便雨過天青,陽光重現(xiàn)。
《漢語大詞典》:溽夏
濕熱的夏天。新唐書·北狄傳·室韋:“每溽夏,西保 貣勃 、 次對 二山。山多草木鳥獸,然苦飛蚊,則巢居以避?!?/div>
分類:濕熱夏天
《漢語大詞典》:太清氅
一種精制的供夏天穿的外衫。 宋 陶谷 清異錄·衣服:“ 臨川 上饒 之民,以新智剏作醒骨紗,用純絲蕉骨相兼捻織,夏月衣之,輕涼適體。 陳鳳閣 喬 始以為外衫,號太清氅。”
《漢語大詞典》:夏槁
(1).供夏天食用的干魚。
(2).草木夏天枯死。
《國語辭典》:祁寒溽暑  拼音:qí hán rù shǔ
冬天酷寒而夏天濕熱。形容日子過得十分艱苦。《舊五代史。卷五七。唐書。郭崇韜傳》:「陛下頃在河上,汴寇未平,廢寢忘食,心在戰(zhàn)陣,祁寒溽暑,不介圣懷?!挂沧鳌钙詈钣辍?。
《國語辭典》:祁寒暑雨  拼音:qí hán shǔ yǔ
冬天酷寒而夏天濕熱。形容日子過得十分艱苦。《明史。卷一八八。陸昆傳》:「錦衣玉食,豈知小民祁寒暑雨凍餒之弗堪。」也作「祁寒溽暑」。
《國語辭典》:暑往寒來(暑往寒來)  拼音:shǔ wǎng hán lái
夏天過去,冬天到來。語本《易經(jīng)。系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狗褐笗r光流逝。宋。彭耜〈喜遷鶯。吾家何處〉詞:「細(xì)風(fēng)斜雨,斷煙芳草,暑往寒來幾度?!姑?。湯顯祖《南柯記》第三一出:「暑往寒來春復(fù)秋,夕陽西下水東流?!挂沧鳌负畞硎钔?、「暑來寒往」。
《國語辭典》:扇枕溫被(扇枕溫被)  拼音:shān zhěn wēn bèi
晉代王延事奉雙親極為孝順,夏天先將枕席扇涼,冬天先以身體溫暖被,再請父母入睡。典出《晉書。卷八八。孝友傳。王延傳》。后比喻事親至孝。也作「扇枕溫衾」。
《國語辭典》:歷夏經(jīng)秋(歷夏經(jīng)秋)  拼音:lì xià jīng qiū
經(jīng)過了夏天、秋天。藉季節(jié)的更替來比喻時間的逝去。如:「光陰似箭,歷夏經(jīng)秋,轉(zhuǎn)眼一年將盡?!?/div>
《國語辭典》:長江無六月(長江無六月)  拼音:cháng jiāng wú liù yuè
(諺語)指長江流域地區(qū)很涼快,沒有夏天。宋。楊萬里〈初二月苦熱〉詩:「人言長江無六月,我言六月無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