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日永
(1).指夏至。夏至這一天白晝最長,故云。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孔 傳:“永,長也,謂夏至之日?!?br />(2).指夏天白晝長。《藝文類聚》卷三引 晉 郭璞 《夏詩》:“融風拂晨霄,陽精一何冏。閑宇靜無娛,端坐愁日永?!?唐 韋應物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詩:“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明 夏完淳 《端午賦》:“朱明日永,麗節(jié)天中。”
《國語辭典》:枕席  拼音:zhěn xí
泛指床鋪?!秴问洗呵?。季秋紀。順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二》:「展轉(zhuǎn)眄枕席,長簟竟床空?!?/div>
《漢語大詞典》:枕席過師(枕席過師)
漢書·趙充國傳:“治 湟陿 中道橋,令可至 鮮水 ,以制西域,信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 顏師古 注引 鄭 氏曰:“橋成軍行安易,若於枕席上過也。”后因以“枕席過師”形容行軍道路極其平坦安穩(wěn)。 清 魏源 《城守篇·制勝下》:“若乃飲馬天塹,欲渡狐疑,宜用浮橋,枕席過師?!币嘧鳌?枕席還師 ”。 唐 李德裕 《贈王茂元司徒制》:“必當樽俎制勝,枕席還師,勢如風霆,功在刻漏?!?/div>
《國語辭典》:九夏  拼音:jiǔ xià
1.夏季九十日。晉。陶淵明〈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九夏?!?br />2.周朝的九種樂曲,有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等。見《周禮。春官。鐘師》。
《國語辭典》:候蟲(候蟲)  拼音:hòu chóng
依節(jié)候出沒的昆蟲。如夏天的蟬、秋天的蟋蟀等。
《漢語大詞典》:溫凊
(1).冬溫夏凊的省稱。冬天溫被使暖,夏天扇席使涼。侍奉父母之禮。 唐 皇甫冉 《劉侍御朝命許停官歸侍》詩:“幸遂溫凊愿,其甘稼穡難?!?清 王筠 《菉友臆說》:“忠孝是大德,定省溫凊,奔走先后,是小德?!?br />(2).猶寒暖。借指生活起居。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三:“ 鉉 徐出座上, 文寳 拜竟,陞自西階,通溫凊,復降拜, 鉉 乃邀 文寳 上,立談道舊者久之?!?br />(3).猶言溫存體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花公主:“與生交拜成禮,已而送歸舘舍,洞房溫凊,窮極芳膩?!?/div>
《國語辭典》:褦襶  拼音:nài dài
1.夏日所戴的斗笠,用以遮日。
2.不明曉事理,不懂事?!锻溜L錄。卷八。褦襶》:「徐堅《初學記》載魏程曉〈伏日〉詩:『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弧都崱罚斠y,不曉事也?!?/div>
《國語辭典》:酷暑  拼音:kù shǔ
極炎熱的夏天。唐。李洞題竹溪禪院〉詩:「鳥觸翠微濕,人居酷暑寒。」《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正如酷暑中行,遇著清泉百道,多時病滯,一旦消釋?!?/div>
《漢語大詞典》:風輪(風輪)
(1).寺觀建筑上的一種裝飾物,靠風力轉(zhuǎn)動發(fā)聲。 南朝 梁 劉孝綽 《酬陸長史倕》詩:“影塔圖花樹,經(jīng)臺總香藥。月殿曜朱旛,風輪和寶鐸。”
(2).指天體。 唐 方干 《除夜》詩:“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zhuǎn)任風輪。” 宋 蘇軾 《遷居臨皋亭》詩:“我生天地間,一蟻寄大磨。區(qū)區(qū)欲右行,不救風輪左。” 王十朋 集注:“《晉·天文志》《周髀》家云:天旁轉(zhuǎn)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左轉(zhuǎn),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br />(3).佛教語。“四輪”(金輪、水輪、風輪、空輪)之一。參見“ 四輪 ”。
(4).古代夏天取涼用的機械裝置。 宋 周密武林舊事·禁中納涼:“又置茉莉、素馨、建蘭、麝香藤、朱槿、玉桂、紅蕉、闍婆、簷葡等南花數(shù)百盆於廣庭,鼓以風輪,清芬滿殿?!?清 曹庭棟 《老老恒言·雜器》:“暑天室有熱氣,非風不驅(qū),辦風輪如紡車式,高倍之,中有轉(zhuǎn)軸,四面插木板扇五六片,令人舉柄搖動,滿室風生?!?br />(5).紙扎成的輪狀玩具,風吹能轉(zhuǎn)動。 魯迅 《野草·風箏》:“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
《漢語大詞典》:四輪(四輪)
(1).謂通達四方。戰(zhàn)國策·趙策二:“ 趙 僅存者,然而四輪之國也?!?鮑彪 注:“輪猶通,言其民於適四方,無所不通?!陛?,一本作“ 輸 ”。
(2).佛教語。指風輪、水輪、金輪、空輪。 唐 張說 《唐陳州龍興寺碑》:“觀夫廣大無相者,虛空也,四輪倚之而住?!?/div>
《漢語大詞典》:畏日
(1).左傳·文公七年:“ 趙衰 ,冬日之日也; 趙盾 ,夏日之日也?!?杜預 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后因稱夏天的太陽為“畏日”,意為炎熱可畏。 唐 杜甫 《過洞庭湖》詩:“破浪南風正,回檣畏日斜?!?宋 蘇軾 《春貼子詞·皇太妃閣》之四:“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麥黍報豐年?!?br />(2).怕犯日忌。古人迷信,認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種事情,稱為日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 永 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div>
《國語辭典》:暑天  拼音:shǔ tiān
夏天、熱天。唐。羅鄴 題水簾洞詩:「每向暑天來往見,疑將仙子隔房櫳。」
《國語辭典》:炎夏  拼音:yán xià
炎熱的夏天。三國魏。曹植離繳雁賦〉:「遠玄冬于南裔兮,避炎夏乎朔方?!固?。朱慶馀 夏日訪貞上人院詩:「炎夏尋靈境,高僧澹蕩中?!?/div>
《國語辭典》:夏令  拼音:xià lìng
1.從立夏到立秋的時令。即夏季、夏日。
2.夏季的氣候。《禮記。月令》:「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顾?。陸游 初夏詩十首之一:「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div>
《漢語大詞典》:夏景
(1).夏日;夏晝。《梁書·劉之遴傳》:“兼晚冬晷促,機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須待夏景,試取推尋,若溫故可求,別酬所問也?!?唐 元稹 《表夏》詩之六:“佳人不在此,恨望階前立。忽厭夏景長,今春行已及?!?br />(2).夏天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園四韻〉見示》:“新晴夏景好,復此池邊地?!?唐 張喬 《送友人東歸》詩:“掛席春風盡,開齋夏景深。”
(3).夏天的日光。 唐 皮日休 《銷夏灣》詩:“我來此游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盤石上,肅肅寒生肌?!?/div>
《國語辭典》:夏蟲(夏蟲)  拼音:xià chóng
1.夏天的蟲。唐。元稹 表夏詩一○首之七:「莫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5014' target='_blank'>呂本中 〈記夜〉詩:「夏蟲盛百族,此物尤猖狂?!?br />2.比喻見識受局限的人。語出《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箷x。孫綽游天臺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宋。楊萬里荔枝歌〉:「粵犬吠雪非差事,粵人語冰夏蟲似。」
《漢語大詞典》:夏蟲語冰(夏蟲語冰)
喻人囿于見聞,知識短淺。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清 王韜 《六合將混為一》:“不審倚伏之機,不明順逆之故,是猶醯鷄處甕,別有一天,夏蟲語冰,莫知其候也。”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李善 注:“言淺近小智,同乎夏蟲,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矯也?!?張銑 注:“夏蟲不知冬有寒冰,亦猶小智不識高道,故笑之?!?宋 梅堯臣 《中伏日永叔遺冰》:“巨塊置我前,凝結(jié)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類夏蟲疑。”
《國語辭典》:夏畦  拼音:xià xī
于炎夏中耕田,比喻勤苦工作。《孟子。滕文公下》:「脅肩諂笑,病于夏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