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3,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詞典(續(xù)上)
扣壺解語
扣壺長吟
金壺道人
莫拗蒸壺
料壺
冷亞冰壺
漏滴金壺
鹵壺
《分類字錦》:扣壺解語(扣壺解語)
續(xù)仙傳》:元和初,有元徹、柳實(shí)者,居于衡山,將抵交阯,艤舟于合浦岸,颶風(fēng)欻起,漂入大海,抵孤島而止。二公陟焉,周覽之次,忽有紫云自海面涌出,中有五色大芙蓉,高百馀尺,內(nèi)有帳幄,俄有雙鬟侍女自蓮葉而來,二公叩頭求返,女曰:少頃有玉虛尊師當(dāng)降此島,與南溟夫人會(huì)約,子但堅(jiān)請之,將有所遂。言訖,有道士乘白鹿,馭彩霞,降于島上。二公泣告尊師曰:子可隨此女而謁南溟夫人,當(dāng)有歸期。二子受教,至帳,前行拜謁之禮。見一女未笄,二子告以姓氏。夫人命侍女紫衣鳳冠者曰:可送客去,而所乘者何?侍女曰:有百花橋可馭。二子拜別,夫人贈(zèng)以玉壺一枚,高尺馀,命筆題玉壺,詩贈(zèng)曰:來從一葉舟中來,去向百花橋上去。若到人間扣玉壺,鴛鴦自解分明語。俄有橋長數(shù)百步,欄檻之上,皆有異花,二子謂使者曰:夫人詩云若向人間扣玉壺,鴛鴦自解分明語,何也?曰:子歸有事,但扣玉壺,當(dāng)有鴛鴦應(yīng)之。遂與使者告別。橋之盡所,即昔日合浦維舟處。將歸衡山,中途因餒而扣玉壺,遂有鴛鴦?wù)Z曰:若欲飲食,前行自遇耳。俄而道左有盤饌豐備,二子食之,而數(shù)日不思他味,尋即達(dá)家。昔日童稚,已弱冠矣。
分類:鴛鴦
《漢語大詞典》:扣壺長吟(扣壺長吟)
晉 王敦 常于酒后詠 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詩句,并以鐵如意擊唾壺為節(jié),壺邊盡缺。見晉書·王敦傳。后因以“扣壺長吟”為抒發(fā)壯懷或不平之氣的典故。 清 唐孫華 《題薪禪弟〈擊壺圖〉》詩:“扣壺長吟心未厭,惜哉狂豎徒驕盈。”
《漢語大詞典》:金壺道人(金壺道人)
指善書者。 宋 韓維 《答原甫試墨見詒》詩:“金壺道人丸法墨,持賣都城人不識(shí)?!眳⒁姟?金壺墨 ”。
分類:善書
《漢語大詞典》:金壺墨(金壺墨)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 浮提 之國,獻(xiàn)神通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出肘間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壺中有墨汁如淳漆,灑地及石,皆成篆隸科斗之字。記造化人倫之始……及金壺汁盡,二人刳心瀝血,以代墨焉。”后因以指精良之墨。 宋 李維 《休沐端居有懷希圣少卿學(xué)士》詩:“彩毫間試金壺墨,青案時(shí)看玉字書。”
分類:精良
《分類字錦》:莫拗蒸壺(莫拗蒸壺)
盧氏雜說鄭馀慶清儉有重德一日忽召親用官數(shù)人會(huì)食眾皆驚朝僚以故相望重皆淩晨詣之至日高馀慶方出閑話移時(shí)呼左右曰處分廚家爛蒸去毛莫拗折項(xiàng)諸人相顧以為必蒸鵝鴨之類逡巡舁臺(tái)盤出醬醋亦極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飯一碗蒸胡蘆一枚相國餐美諸人強(qiáng)進(jìn)而罷岳珂 書食品付庖者詩 動(dòng)指不須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壺。
分類:儉約
《漢語大詞典》:料壺(料壺)
料質(zhì)的壺。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廠甸兒》:“翡翠之外并重料壺,然必須官窰古月軒者方為上品,新料不足道也。”
《分類字錦》:冷亞冰壺(冷亞冰壺)
劉潛《謝晉安王賜甘啟》:削彼金衣,咽茲玉液,甘踰萍實(shí),冷亞冰壺,立消煩?,頓除酩酊。
分類:
《分類字錦》:漏滴金壺(漏滴金壺)
牛殳 方響詩 高樓漏滴金壺水,碎雹打著山寺鐘。
分類:雜樂器
《漢語大詞典》:鹵壺
陶瓷茶壺。例如:華嬤嬤…懷里抱著個(gè)鹵壺?!?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
分類:陶瓷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