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5詞典 1分類詞匯 134
《國語辭典》:風(fēng)聲(風(fēng)聲)  拼音:fēng shēng
1.風(fēng)的聲音。三國魏。劉楨贈(zèng)從弟〉詩:「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br />2.消息、聽聞。《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這個(gè)風(fēng)聲傳了出去,便有許多人來鉆謀這個(gè)差使?!?br />3.樹立聲教?!稌?jīng)。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fēng)聲?!?br />4.聲名、聲望?!逗鬂h書。卷一三。隗囂傳》:「光武素聞其風(fēng)聲,報(bào)以殊禮?!?/div>
《國語辭典》:人望  拼音:rén wàng
眾人所屬望?!逗鬂h書。卷一二。王昌傳》:「郎以百姓思漢,既多言翟義不死,故詐稱之,以從人望。」《三國演義》第四回:「李儒勸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薦蔡邕之才?!?/div>
《漢語大詞典》:時(shí)名(時(shí)名)
指當(dāng)時(shí)的聲名或聲望。 唐 韓愈 《舉錢徽自代狀》:“可以專刑憲之司,參輕重之議,況時(shí)名年輩俱在臣前,擢以代臣,必允眾望?!?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涂西抹竊時(shí)名,一線微官誤半生?!?清 周亮工 《悼元御兼懷仲侍》詩:“看盡飛鳶驚往事,好乘欵段謝時(shí)名?!?/div>
《國語辭典》:聞望(聞望)  拼音:wèn wàng
名譽(yù)與聲望?!侗阕?。外篇。百里》:「或父兄貴重,而子弟以聞望見選;或高人屬托,而凡品以無能見敘?!固?。白居易與顏?zhàn)C詔〉:「公勤夙著,聞望日彰?!?/div>
分類:聲望名望
《漢語大詞典》:問望(問望)
名望;聲望。問,通“ 聞 ”。 唐 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故夙著問望,為 孟嘗 、 平原 之儔,及乎歲晚時(shí)危,益見臣節(jié)?!?宋 范成大 《得壽藏于先隴之傍俯酬素愿感慨交懷》詩:“ 京兆 漢 阡賢問望, 邢山 鄭 冢儉規(guī)模?!?/div>
分類:名望聲望
《漢語大詞典》:聽望(聽望)
猶聲望。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 道憐 年長,不親其事,於聽望不足。”
分類:聲望
《漢語大詞典》:遐聲(遐聲)
指前人的聲望。 南朝 梁 沈約 《內(nèi)典序》:“彪著往跡,煥述遐聲?!?唐 顏師古 《等慈寺碑》:“緬求遂古,逖聽遐聲?!?/div>
分類:前人聲望
《漢語大詞典》:氣望(氣望)
聲望。北史·劉芳傳:“我言 彭城 楚子 ,應(yīng)有氣俠,唯將 崔季舒 詩示人,殊乖氣望?!?/div>
分類:聲望
《漢語大詞典》:相望
作宰相的聲望。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陳祖皋:“都諫有己丑春秋房門生二人,時(shí)同在詞林顯重,并有相望。”
《國語辭典》:人物  拼音:rén wù
1.人和物?!稘h書。卷一一??锖鈧鳌罚骸改鼙M人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儒林外史》第一回:「這會(huì)城卻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
2.人。《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遠(yuǎn)則襲陰陽之自然,近則本人物之至情?!埂缎咽篮阊浴>砹?。小水灣天狐貽書》:「主人家道:『長官語音,不像江南人物。』王臣道:『實(shí)不相瞞,在下原是京師人氏?!弧?br />3.人的儀表、氣度?!度龂萘x》第六○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wù)Z言沖撞,遂拂袖而起,轉(zhuǎn)入后堂。」《儒林外史》第二○回:「見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標(biāo)致,嫁裝又齊整。」
4.有品格、才干的杰出人才。唐。杜甫贈(zèng)崔十三評(píng)事公輔〉詩:「舅氏多人物,無慚困翮垂?!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割欫}商道:『不但東西出的好,就是人物也出在我們徽州?!弧?/div>
《國語辭典》:龍門(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聲望高的人的宅第?!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固?。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價(jià)十倍?!?br />2.科舉試場的正門?!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复鬆?、二爺跟了這些人進(jìn)去,到了二門口接卷,進(jìn)龍門歸號(hào)。」《紅樓夢》第一一九回:「我們兩個(gè)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來,在龍門口一擠,回頭就不見了。」
3.漢朝司馬遷生于龍門,故以龍門代指司馬遷。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信生世等于龍門,辭親同于河洛?!?/div>
《國語辭典》:先聲(先聲)  拼音:xiān shēng
1.領(lǐng)先振揚(yáng)自己的聲勢。唐。張九齡敕北庭經(jīng)略使蓋嘉運(yùn)書〉:「先聲既振,后殿載揚(yáng)?!埂痘ㄔ潞邸返谒幕兀骸复说葹鹾现姡笕水?dāng)以先聲奪之,便令解散,萬不可片刻遲延?!?br />2.指開創(chuàng)潮流的人或事物。如:「民主的先聲」、「自由的先聲」。
《國語辭典》:英風(fēng)(英風(fēng))  拼音:yīng fēng
1.美好的名聲?!段倪x。孔稚圭。北山移文》:「張英風(fēng)于海甸,馳妙譽(yù)于浙右。」
2.英偉的豐姿。唐。李白經(jīng)下邳圯橋懷張子房〉詩:「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fēng)?!?/div>
《國語辭典》:三老  拼音:sān lǎo
1.上壽、中壽、下壽?!蹲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晉。杜預(yù)。注:「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br />2.年高德劭的長老。《周書。卷四五。儒林傳。序》:「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詔尊太傅燕公為三老。」
3.職官名。漢時(shí)掌一鄉(xiāng)之教化。《禮記。禮運(yùn)》:「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xué)?!埂稘h書。卷一。高帝紀(jì)上》:「舉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xiāng)一人?!?br />4.四川江峽中稱水夫掌柁的為「三老」。唐。杜甫 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棙柁開頭捷有神?!?/div>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設(shè)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yǎng)之。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shè)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鄭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yǎng)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禮記·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xué)?!?鄭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孔穎達(dá) 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span id="hb0v54h" class="book">《漢書·禮樂志》:“養(yǎng)三老五更於辟廱?!?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明帝紀(jì)》:“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yǎng)終厥身?!?李賢 注引漢官儀:“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span id="mgn9xo9"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其以 祥 ( 王祥 )為三老, 小同 ( 鄭小同 )為五更?!?span id="yrylhzh" class="book">《北史·魏紀(jì)三》:“以 尉元 為三老, 游明根 為五更。又養(yǎng)國老、庶老、將行大射之禮?!?/div>
《國語辭典》:重臣  拼音:zhòng chén
身負(fù)國家重任的臣子?!妒酚?。卷一二○。汲黯傳》:「非素重臣不能任,請(qǐng)徙黯為右內(nèi)史?!?/div>
《漢語大詞典》:重人
(1).朝廷中執(zhí)掌大權(quán)的人。韓非子·外儲(chǔ)說右上:“重人者,能行私者也?!?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地大以遠(yuǎn),故常選用重人;既貴而富,且不習(xí)海事?!?span id="fyp3yar" class="book">《明史·馬永梁震等傳贊》:“其抗懷奮激,無以結(jié)歡在朝柄政重人,宜其齟齬不相入也?!?br />(2).謹(jǐn)慎而持重的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據(jù)體度以動(dòng)靜,每清詳而無悔者,重人也。”
(3).押送重車的人。左傳·成公五年:“ 晉 侯以傳召 伯宗 。 伯宗 辟重,曰:‘辟傳?!厝嗽唬骸遥蝗缃葜僖?。’” 楊伯峻 注:“重人,押送重車之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