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26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8
其它
7
共118,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8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襕衫
孤學
孤平
未售
士籍
登瀛洲
登科記
鄉(xiāng)闈
韓昌黎
燕子箋
山囚
鄉(xiāng)選
美士
策對
中常侍
《國語辭典》:
襕衫(襴衫)
拼音:
lán shān
古代讀書人的家常服飾?!端问贰>硪晃迦?。輿服志五》:「襕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襕為裳,腰間有辟積。進士及國子生、州縣生服之?!埂锻溜L錄。卷三。襕衫》:「按綱目集覽,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著衫及裙,名曰襕衫。以為上士之服?!蛟飘敒樗{衫?!挂沧鳌杆{衫」。
分類:
襕衫
士人
下施
《漢語大詞典》:
孤學(孤學)
(1).將要失傳的學問。
《
漢書·禮樂志
》
:“守習孤學,大指歸於興助教化。”
《
后漢書·陳元傳
》
:“ 左氏 孤學少與,遂為異家之所覆冒。”
《
新唐書·楊瑒傳
》
:“請?zhí)轿囊源鎸W家,其能通者稍加優(yōu)宦,奬孤學?!?宋
陸游
《述感》
詩:“斷簡承孤學,窮閻負壯心?!?br />(2).謂學識淺陋的士人。
《
宋書·志序
》
:“淵流浩漫,非孤學所盡;足蹇途遙,豈短策能運?”
分類:
將要
學識
失傳
淺陋
學問
士人
《漢語大詞典》:
孤平
(1).出身寒微的士人。 唐
無名氏
《
玉泉子·翁彥樞
》
:“夫科第國家重事,朝庭委之侍郎,意者欲侍郎剗革前弊,孤平得路?!?前蜀
貫休
《上顧大夫》
詩:“即應炳文柄,孤平去浩浩?!?宋
王禹偁
《謝弟禹圭授試銜表》
:“伏念臣出自孤平,猥叨班列。雖累居近侍,而未免食貧。”
(2).舊詩近體詩格律上的一種禁忌。 王力
《詩詞格律》
第二章第三節(jié)四:“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
分類:
出身
舊詩
寒微
近體詩
士人
格律
禁忌
《漢語大詞典》:
未售
沒有賣出去。喻士人求官不得或應試未中,沒能換得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 唐
岑參
《送薛弁歸河東》
詩:“獻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清
俞樾
《
春在堂隨筆
》
卷五:“﹝先大夫﹞又曰:‘只憐 燕 市人如舊,未見鵾鵬化北溟?!^是歲 壬甫兄 應京兆試未售也?!?/div>
分類:
出去
士人
求官
應試
未中
《漢語大詞典》:
士籍
(1). 魏 晉 南北朝 時門閥士族的名籍譜系。參閱 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
(2).各地科考應試士人的名籍簿。參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置士籍》
、
《
續(xù)文獻通考·選舉一
》
。
(3). 明 洪武 二十一年命進士立石題名于太學,以記載進士名籍,稱士籍。 唐 代稱進士登科記, 宋 代稱進士小錄。參閱
《
續(xù)文獻通考·選舉二
》
。
分類:
科考
洪武
應試
試士
士人
名籍
門閥
進士
士族
立石
題名
譜系
太學
《國語辭典》:
登瀛洲
拼音:
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傳說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時,立文學館,以十八學士入選,備受皇帝禮遇與敬重,各方欽羨不已,稱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豆卤驹麟s劇。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幾時得墜鞭誤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腳步兒長。」
分類:
士人
榮寵
登仙
仙界
《國語辭典》:
登科記(登科記)
拼音:
dēng kē jì
科舉考試后發(fā)表的錄取名冊。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昨日在街上見賣登科記,有俺那申家兩個侄兒,都及第了。」也作「登科錄」。
分類:
科舉
及第
士人
名錄
《漢語大詞典》:
鄉(xiāng)闈(鄉(xiāng)闈)
科舉時代士人應鄉(xiāng)試的地方。亦代指鄉(xiāng)試。 清
黃宗羲
《
明夷待訪錄·取士下
》
:“明年會試,經(jīng)、子、史科,亦依鄉(xiāng)闈分年。禮部尚書知貢舉。” 清
趙翼
《奏旨準入鹿鳴筵宴》
詩:“遂初豈意忽遷鶯,為歷鄉(xiāng)闈兩鹿鳴。” 王闿運
《中議大夫彭君墓志銘》
:“及試鄉(xiāng)闈,冊名誤嘉為家。”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第二五篇:“五校鄉(xiāng)闈,頗稱得士?!?/div>
分類:
科舉
士人
鄉(xiāng)試
《國語辭典》:
韓昌黎(韓昌黎)
拼音:
hán chāng lí
人名。指唐代文學家韓愈。參見「韓愈」條。
分類:
士人
多重
郡望
《國語辭典》:
燕子箋(燕子箋)
拼音:
yàn zǐ jiān
傳奇名。明阮大鋮作。演唐士人霍都梁與酆學士女飛云及妓女華行云遇合的故事,劇中關目為燕子銜箋,故稱為《燕子箋》。
分類:
傳奇
傳奇名
阮大鋮
士人
學士
士女
妓女
行云
遇合
《漢語大詞典》:
山囚
隱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語本 唐
柳宗元
《囚山賦》
:“圣日以理兮,賢日以進,誰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元
王惲
《雜言寄中隱奉別后一粲》
詩:“故園風物信如舊, 柳子 初豈為山囚?”
分類:
隱居
山野
不得志
士人
《漢語大詞典》:
鄉(xiāng)選(鄉(xiāng)選)
(1).鄉(xiāng)里選舉。士人由此可應征召任職。
《
魏書·李孝伯傳
》
:“﹝ 孝伯 父 曾 ﹞郡三辟功曹不就,門人勸之, 曾 曰:‘功曹之職,雖曰鄉(xiāng)選高第,猶是郡吏耳,北面事人,亦何容易。’”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賞譽
》
:“ 謝公 作 宣武 司馬,屬門生數(shù)十人於田曹中郎 趙悅子 。 悅子 以告 宣武 。 宣武 云:‘且為用半。’ 趙 俄而悉用之。曰:‘昔 安石 在東山,搢紳敦逼,恐不豫人事,況今自鄉(xiāng)選反違之邪!’”
(2).猶鄉(xiāng)試。 元
王惲
《
玉堂嘉話
》
卷一:“﹝ 孟宗獻 ﹞自鄉(xiāng)選至於殿陛,四為舉首?!?/div>
分類:
鄉(xiāng)里
鄉(xiāng)試
選舉
士人
由此
應征
征召
任職
《漢語大詞典》:
美士
形體美或才德好的士人。
《
禮記·大學
》
“人之彥圣,其心好之” 漢 鄭玄 注:“美士為彥?!?span id="63gtkbu" class="book">《
史記·張丞相列傳
》:“ 蒼 坐法當斬,解衣伏質(zhì),身長大,肥白如瓠,時 王陵 見而怪其美士,乃言 沛公 ,赦勿斬。” 唐
韓愈
《韋侍講盛山詩序》
:“人謂 韋侯 美士,考功顯曹, 盛山 僻郡,奪所宜處,納之惡地,以枉其材, 韋侯 將怨且不釋矣?!?/div>
分類:
形體
才德
士人
《漢語大詞典》:
策對(策對)
即對策。 漢 代士人應試時答皇帝有關政治、經(jīng)濟策問的文章,后代科舉亦以此為取士的部分要求。 清
沈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
《國策》
、
《南華》
取其靈快, 匡衡 、 劉向 取其雅健, 史遷 、 班固 取其博大, 昌黎 取其渾, 柳州 取其峭, 廬陵 取其宕,三 蘇 取其辯,他若 賈董 策對, 庾 徐 駢體, 陸贄 奏議,取資者不能盡舉,在人之慧心領會耳?!?羅惇曧
《文學源流》
:“自茲以降,風流相扇,濃郁瑋麗,浸盛於 西京 , 鄒陽 、 枚乘 、 司馬相如 、 王褒 尤為杰出, 賈誼 、 董仲舒 并為大儒,而為奏疏策對之所祖。”
分類:
對策
士人
應試
關政
政治
經(jīng)濟
策問
文章
帝王
《國語辭典》:
中常侍
拼音:
zhōng cháng shì
職官名。秦置,為皇帝侍從,出入宮廷,以宦者或士人為之。東漢時,則專用宦官,以傳達詔令和掌理文書。至漢末袁紹大誅宦者,乃復參用士人。簡稱為「常侍」。至三國魏,則置「散騎常侍」,為正規(guī)官,不再為宦官專職。
分類:
中常侍
職官
官名
為
侍從
出入
入宮
宮廷
宦者
士人
帝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