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墨子悲
泣素絲
墨子悲絲
絲色隨染異
素絲涕
素絲易變
墨翟泣髭
泣練絲
素絲堪悲
相關(guān)人物墨子
《墨子》卷一〈所染〉~0~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呂氏春秋》卷二〈仲春紀(jì)第二·四曰當(dāng)染〉~95~
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以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以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淮南子》卷十七〈說林訓(xùn)〉
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舍之相合,猶金石之一調(diào),相去千歲,合一音也。鳥不干防者,雖近弗射;其當(dāng)?shù)?,雖遠(yuǎn)弗釋。酤酒而酸,買肉而臭,然酤酒買肉不離屠沽之家,故求物必于近之者。以詐應(yīng)詐,以譎應(yīng)譎,若披蓑而救火,毀瀆而止水,乃愈益多。西施、毛嬙,狀貌不可同,世稱其好,美鈞也。堯、舜、禹、湯,法籍殊類,得民心一也。圣人者,隨時(shí)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涔則具擢對(duì),旱則修土龍。臨淄之女,織紈而思行者,為之悖戾。室有美貌,繒為之纂繹。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抮和切適,舉坐而善。
例句
素絲易染髭難染,墨翟當(dāng)年合泣髭。
主人雕盤盤素絲,寒女眷眷墨子悲。
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
《漢書》卷五十一《鄒陽傳》
「鄒陽,齊人也。漢興,諸侯王皆自治民聘賢。吳王濞招致四方游士,陽與吳嚴(yán)忌、枚乘等俱仕吳,皆以文辯著名。久之,吳王以太子事怨望,稱疾不朝,陰有邪謀,陽奏書諫。為其事尚隱,惡指斥言,故先引秦為諭,因道胡、越、齊、趙、淮南之難,然后乃致其意。其辭曰:『……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污義,底厲名號(hào)者不以利傷行。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hào)朝歌,墨子回車?!弧箷x·晉灼注:「朝歌者,不時(shí)也?!固?#183;顏師古曰:「朝歌,殷之邑名也?;茨献釉啤耗臃菢罚蝗氤琛??!?/span>
典故 突不黔
席不暖
黔吾突
孔突
不暖席,不黔突
孔圣棲遑
墨灶寒
墨子突孔席
相關(guān)人物墨子
孔子
《昭明文選》卷四十五〈對(duì)問設(shè)論辭序上·設(shè)論·答賓戲〉~206~
「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固?#183;李善注:「韋昭曰:暖,溫也,言坐不?席也?!段淖印吩唬耗訜o黔突,孔子無煖席,非以貪祿慕位,欲起天下之利,除萬民之害也?!?/span>
《淮南子》卷十九〈脩務(wù)訓(xùn)〉~633~
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觀之,則伊尹負(fù)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zhuǎn)鬻,管仲束縛,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廣河,蒙恥辱以干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害。自天子至于庶人,四體不勤,思慮不困,于事求贍者,未之聞也。
例句
早須歸天階,不得安孔席。
賢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內(nèi)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給。
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塵。
謂神福善人,孔圣竟棲遑。
翟門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已見池盡墨,誰言突不黔。
北風(fēng)送微寒,徒侶勤遠(yuǎn)征。憂人席不暖,殘?jiān)埋R上明。
《后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
「《應(yīng)間》:墨翟以縈帶全城。」唐·李賢注:「《墨子》曰:『公輸般為云梯以攻宋,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般九攻,墨子九拒。公輸之攻墨,墨子之守有馀。楚王曰:「善哉,吾請(qǐng)無攻宋矣?!埂弧?/span>
例句
漸見長(zhǎng)圍云欲合,可憐窮壘帶猶縈。
《韓非子》卷十九〈顯學(xué)〉~080~
世之顯學(xué),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fù)生,將誰使定世之學(xué)乎?
《墨子》卷五《非攻上》
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guó),則不知非,從而譽(yù)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
《墨子》卷五《非攻下》
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居子,中情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dāng)若繁為攻伐,此實(shí)天下之巨害也。今欲為仁義,求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國(guó)家百姓之利,故當(dāng)若非攻之為說,而將不可不察者此也。」
《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愛類》
公輸般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荊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王曰:「然。」墨子曰:「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義猶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且有不義,則曷為攻之?」墨子曰:「甚善。臣以宋必不可得?!雇踉唬骸腹敯悖煜轮晒ひ?,已為攻宋之械矣?!鼓釉唬骸刚?qǐng)令公輸般試攻之,臣請(qǐng)?jiān)囀刂!褂谑枪敯阍O(shè)攻宋之械,墨子設(shè)守宋之備?!是G輟不攻宋。墨子能以術(shù)禦荊、免宋之難者,此之謂也。
《墨子》卷十二《貴義》
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殺黑龍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
《新序·節(jié)士第七》~25~
東方有士曰袁旌目,將有所適,而饑于道,孤父之盜丘人也見之,下壺餐以與之。袁旌目三餔而能視,仰而問焉。曰:「子誰也?」曰:「我孤父之盜丘人也?!乖耗吭唬骸肝?!汝乃盜也,何為而食我?以吾不食也?!箖墒帧竦囟鴼W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h名為勝母,曾子不入,邑號(hào)朝歌,墨子回車。故孔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不飲盜泉之水,積正也。旌目不食而死,潔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