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進減(進減)
猶增減。 宋 蘇軾 《論役法差雇利害起請畫一狀》:“看詳鄉(xiāng)差人戶,物力厚薄,等第高下,丁口進減,故不常定?!?/div>
分類:增減
《漢語大詞典》:盈耗
(1).增減。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涑水:“西陂即 張澤 也。西北去 蒲坂 十五里,東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積水,亦時有盈耗也?!?br />(2).豐歉。新唐書·西域傳上·龜茲:“歲朔,鬭羊馬橐它七日,觀勝負以卜歲盈耗云?!?/div>
分類:增減豐歉
《漢語大詞典》:登損(登損)
增減。 宋 胡綺 《擬常熟縣開國侯穀實進封常熟縣開國公加食邑實封制》:“持常平使者之權,視時登損;佐地官司徒之職,待國賙頒。”
分類:增減
《漢語大詞典》:進退消息(進退消息)
增減;變化。 清 魏源 《〈圣武記〉敘》:“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風俗進退消息之本末?!币嘧鳌?進退消長 ”。 清 魏源 《〈武進莊少宗伯遺書〉序》:“君在 乾隆 末,與大學士 和珅 同朝,鬱鬱不合,故與君子小人進退消長之際,往往發(fā)憤慷慨,流連太息,讀其書可以悲其志云?!?/div>
分類:增減變化
《國語辭典》:消息  拼音:xiāo xí
1.比喻榮枯盛衰?!兑捉洝XS卦》:「天地盈虛,與時消息?!?br />2.音信、訊息。唐。杜甫哀江頭〉詩:「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文明小史》第三回:「已經得了外面消息,怕有考童鬧事?!?br />3.秘密、訣竅?!端疂G傳》第四七回:「左來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曉的白楊樹轉灣抹角的消息?!?br />4.機關的樞紐?!都t樓夢》第四一回:「不意劉老老亂摸之間,其力巧合,便撞開了消息,掩過鏡子,露出門來?!埂度齻b五義》第六三回:「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時,可巧手指一按,只聽咯噔一聲,將消息滑開,卻是個轉身門兒?!挂卜Q為「泛子」、「消息兒」。
《國語辭典》:云陽(雲陽)  拼音:yún yáng
1.小說戲曲中稱行刑的場所。唐。胡曾 詠史詩。上蔡詩:「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云陽血染衣?!乖C蠞h卿《魔合羅》第四折:「我將殺人賊斬首在云陽內,還報的這街冤負屈鬼?!挂卜Q為「云陽市」。
2.傳說為山中樹精。《抱樸子。內篇。登涉》:「山中有大樹,有能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名曰云陽,呼之則吉?!?/div>
《國語辭典》:故出  拼音:gù chū
指審判者在審判案件的過程中,虛構或增減事實,故意地將有罪判無罪或重罪輕判。相對于「故入」而言。《唐律。卷三〇。斷獄下。官司出入人罪》:「其出罪者,謂增減情狀之徒足以動事之類?;驈闹爻鲚p,依所減之罪科斷,從死出至徒、流,從徒、流出至笞、杖,各同出全罪之法?!?/div>
《國語辭典》:故入  拼音:gù rù
指審判者在審判案件的過程中,虛構或增減事實,故意地將無罪判為有罪或輕罪重判。相對于「故出」而言。
《國語辭典》:楊柳青(楊柳青)  拼音:yáng liǔ qīng
1.城鎮(zhèn)名。位于天津市西南。以生產木版年畫而著名。
2.一種民間曲調。五句二十八字,依曲調襯字可適當增減。第三句必須唱「楊柳青」,第四句必須唱「哎哎喲」。
《國語辭典》:比例  拼音:bǐ lì
1.比照、援例,拿以往的例子相比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如此比例,觸類慎之,不可陷于輕脫?!埂逗鬂h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陰識》:「故侍中衛(wèi)尉關內侯興,典領禁兵,從平天下,當以軍功顯受封爵,又諸舅比例,應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
2.同類的二數量相除為比,此二數相比等于彼二數相比,則四數成為比例。如12:4=3:1。
3.比較同類數量的倍數關系,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如:「教師和學生的比例,已經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br />4.事物在整體中所占的分量。如:「我國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div>
《漢語大詞典》:可著
謂在某個范圍不增減;盡著。紅樓夢第七五回:“這幾樣細米更艱難,所以都是可著吃的做。”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三:“講好的是可著院子的暖棚,三面掛檐,三面欄桿,三面玻璃窗戶?!痹ⅲ骸翱芍?,即與院子的面積一樣大小?!?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可著肚子吃呀。這還是今年新打的高粱米呢?!?/div>
分類:范圍增減
《漢語大詞典》:耗登
猶言豐歉。田賦因年成豐歉而增減,故借指田賦。 唐 元稹 《授崔稜尚書戶部侍郎制》:“爾 稜 授以耗登之書,俾陳生聚之術?!?span id="fsfcjlz"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二》:“天下賦入之繁,但存催科一簿,一有散亡,則耗登之數無從鉤考,請復置實行簿?!?/div>
《漢語大詞典》:消漲(消漲)
消長,增減。 郭沫若 《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天地萬物是有存亡、生死、盛衰、消漲的?!?/div>
分類:消長增減
《漢語大詞典》:登下
(1).登記與削除。猶增減。周禮·夏官·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由生齒以上,皆書於版……歲登下其死生?!?鄭玄 注:“登,上也;版,今戶籍也;下,猶去也。每歲更著生去死?!?孫詒讓 正義:“此登下猶言增減。”
(2).上下;升降。周禮·考工記序:“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軫與轐焉,四尺也。人長八尺,登下以為節(jié)?!?明 徐昭慶 《考工記通》:“登下,謂登車下車也。人長八尺,軫轐得人之半,故升降以此為節(jié),而得其宜也?!?br />(3).猶豐歉。逸周書·大聚:“立祭祀與歲穀登下厚薄,此為德教?!?孔晁 注:“登下,隨穀豐儉也。”
《漢語大詞典》:贏絀(贏絀)
(1).猶增減,伸屈,進退。呂氏春秋·執(zhí)一:“故凡能全國完身者,其唯知長短贏絀之化邪!” 清 毛岳生 《贈奉直大夫福建臺灣縣知縣姚君墓志銘》:“然天必報以賢子孫,丕燿前烈,而慰其迍蹷不遇,其贏絀何如也?!?br />(2).指盈馀和虧損。用于財貨等。 清 唐甄 潛書·食難:“是故君子不言貨幣,不問贏絀?!?span id="1jwogdl" class="book">《清史稿·兵志十二》:“二十四年,定牧羣牲畜歲終匯報增減數目,視其贏絀,以第賞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