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外江  拼音:wài jiāng
1.閩廣等處的人稱揚(yáng)子江附近及以北數(shù)省為「外江」,稱其地的人為「外江人」。
2.皮黃劇界的一派,即海派。
《漢語大詞典》:外江話(外江話)
廣東 、 福建 等地人稱 長江 左近及以北數(shù)省的人說的話。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十一章:“‘唔,怎么不走啦?’這是 季交恕 打湖南腔的普通話??墒擒嚪蚵牪欢?,只是伸出手去接車錢。幸虧那位會說點外江話的女挑夫在后面代答一聲。”按, 季 當(dāng)時在 廣州 。
《國語辭典》:平鎮(zhèn)(平鎮(zhèn))  拼音:píng zhèn
地名。位于桃園市境內(nèi)。舊稱為「張路寮」,是個具有防衛(wèi)性的守望所,因能保衛(wèi)鄉(xiāng)里安全,故改名為「平鎮(zhèn)」。
《國語辭典》:熱海(熱海)  拼音:rè hǎi
地名。在日本靜岡縣伊豆半島的東岸,以溫泉著名,氣候溫和,避寒、避暑均宜。
分類:境內(nèi)
《漢語大詞典》:驃國(驃國)
古國名。在今 緬甸 境內(nèi)。 唐 元稹 《驃國樂》:“ 驃 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span id="2z6erit" class="book">《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驃國》:“ 驃國 ,在 永昌 故郡南二千餘里,去 上都 一萬四千里。其國境,東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 緬甸 ﹞於 唐 為 驃國 ?!?/div>
《漢語大詞典》:荊岑
(1). 荊山 。泛指古 楚國 境內(nèi)的高山。語出 漢 王粲 《登樓賦》:“蔽 荊山 之高岑?!?唐 張說 《岳州九日宴道觀西閣》詩:“涼云霾 楚 望,濛雨蔽 荊 岑。” 唐 王維 《送李太守赴上洛》詩:“丹泉通 虢略 ,白羽抵 荊 岑。”
(2).指 荊南 地區(qū)。 唐 杜甫 《荊南兵馬使趙公大食刀歌》:“ 蜀江 如線針如水, 荊 岑彈丸心未已?!?/div>
《國語辭典》:臥碑(臥碑)  拼音:wò bēi
明清時代,在各處孔子廟的明倫堂上立一碑,上刻約束學(xué)生不可隨意進(jìn)出公門及談?wù)搰碌鹊臈l文,稱為「臥碑」。
《國語辭典》:河套  拼音:hé tào
1.河道彎曲,形如口袋的地方。
2.地名。指賀蘭山以東,狼山、大青山以南,黃河流經(jīng)的地區(qū)。因此段黃河自西而北至東,繞鄂爾多斯高原形成一大彎曲,故稱為「河套」。套內(nèi)川渠交錯,宜耕宜牧。
《國語辭典》:靈渠(靈渠)  拼音:líng qú
運(yùn)河名。位廣西興安縣西。秦始皇時(西元前219)由史祿負(fù)責(zé)開鑿而成。渠長六十公里,寬十五公尺,深數(shù)尺,為世界最早的等高運(yùn)河,也是世界第一條人工運(yùn)河。
《漢語大詞典》:道場山(道場山)
山名。在 浙江 湖州 境內(nèi), 南朝 梁 時 如訥禪師 筑庵于山,遂得名。 宋 蘇軾 《游道場山何山》詩:“ 道場山 頂 何山 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王文誥 輯注:“﹝ 查 注﹞《釋氏稽古略》: 梁 乾化 二年, 湖州 道場山 , 如訥禪師 卓庵於山,乘虎游行。” 宋 王十朋 《游臥龍山遂用舊韻》:“徧插茱萸憶兄弟,更添北望 道場山 。” 明 邢昉 《太白山人》詩:“ 太白 之峰安可攀,遠(yuǎn)游未厭辭人間。苕花如雪傷頽顏,千秋突兀 道場山 ?!?/div>
《漢語大詞典》:二梁
(1).冠名。古代以冠上梁數(shù)區(qū)分官職級別。 漢 ,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二梁; 晉 ,卿、大夫至千石以上二梁; 唐 宋 四品、五品二梁; 明 六品、七品二梁。 唐 皮日休 《添魚具詩·篛笠》:“縱帶二梁冠,終身不忘爾?!?br />(2).指 漢 梁孝王 、 梁懷王 。漢書·敘傳下:“ 孝文 三王, 代孝 二 梁 , 懷 折亡嗣, 孝 乃增光?!?顏師古 注:“ 代孝王 參 及 梁孝王 武 、 梁懷王 揖 ?!?br />(3).指 前秦 梁讜 、 梁熙 兄弟。古謠諺卷二三:“ 讜 與弟 熙 俱以文藻清麗見重一時,時人為之語曰:‘ 關(guān)東 堂堂,二 申 兩 房 ,未若二 梁 ,瓌文綺章?!?br />(4).二 梁山 。指今 安徽省 境內(nèi)隔 長江 相對的 東梁山 和 西梁山 。 唐 李湜 《江州沖陽觀碑》:“長史 京兆 韋公允 、司馬 滎陽 潘公綬 ,并題輿九派,展驥二 梁 ?!?br />(5).二 梁山 。指今 陜西省 乾縣 境的 梁山 及 韓城縣 境的 梁山 。 唐 李庾 《東都賦》:“若乃用 洛 為池,帶 河 為沼,洞八門之會要,控二 梁 之夭矯?!?/div>
《漢語大詞典》:茅臺(茅臺)
(1).鎮(zhèn)名。在 貴州省 仁懷縣 境內(nèi),東通 遵義 ,水路沿 赤水河 可通 長江 ,以產(chǎn)佳釀著名。
(2).指茅臺酒。 張恨水 《八十一夢·星期日》:“我買了真的茅臺,大家在這里喝兩杯。” 葉圣陶 《北上日記·一月十三日》:“夜七時,出外晚餐,又遇 高祖文 ,承以茅臺一瓶相贈?!眳⒁姟?茅臺酒 ”。
《國語辭典》:茅臺酒(茅臺酒)  拼音:máo tái jiǔ
產(chǎn)地為中國貴州省仁懷縣的茅臺鎮(zhèn),當(dāng)?shù)厥a(chǎn)紅高粱,水質(zhì)清澈,所釀的白酒香烈撲鼻,窖藏時間約為兩年,是世界聞名的好酒。
《漢語大詞典》:余吾
古水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nèi)的 鄂爾渾河 。史記·匈奴列傳:“ 匈奴 聞,悉遠(yuǎn)其累重於 余吾水 北,而單于以十萬騎待水南,與貳師將軍接戰(zhàn)?!?/div>
《漢語大詞典》:孟亭
亭名。在今 湖北省 鐘祥 縣境內(nèi)。新唐書·文藝傳下·孟浩然:“ 王維 過 郢州 ,畫 浩然 像于刺史亭,因曰 浩然亭 。 咸通 中,刺史 鄭誠 謂賢者名不可斥,更署曰 孟亭 ?!?清 趙翼 《和立崖游虎丘》:“ 羅池 誌廟文, 孟亭 畫壁影,故事倘可循,私心竊有請。”
《國語辭典》:惰民  拼音:duò mín
相傳為宋代罪俘的后裔,散居在蘇浙兩省,不得為官吏及與良民通婚。民國成立,才完全恢復(fù)其平等地位。也稱為「惰貧」、「墮民」、「丐戶」、「怯憐戶」。
《漢語大詞典》:富春江
水名。 浙江 在 富陽 、 桐廬 縣境內(nèi)的一段稱 富春江 。是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 漢 嚴(yán)光 曾垂釣于此。 毛澤東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莫道 昆明 池水淺,觀魚勝過 富春江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