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2
詞典
2
分類詞匯
189
佛典
1
共189,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南鄭縣
墨玉縣
李公佐
空頭堡
屯留縣
煙臺市
千湖國
四川省
敦煌石室
哈拉帕文化
昌都縣
八丁兵
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
大涼山
大廠錫礦
《國語辭典》:
南鄭縣(南鄭縣)
拼音:
nán zhèng xiàn
縣名。位于陜西省境內(nèi)南部。瀕漢水北岸,為交通重鎮(zhèn)。簡稱為「南鄭」。
分類:
陜西
境內(nèi)
南部
漢水
水北
北岸
為
《國語辭典》:
墨玉縣(墨玉縣)
拼音:
mò yù xiàn
縣名。在新疆境內(nèi)西南部,和闐縣西北,位于哈拉哈什河之西,因地產(chǎn)墨色玉而得名,由和闐縣分設。
分類:
縣名
境內(nèi)
南部
西北
《國語辭典》:
李公佐
拼音:
lǐ gōng zuǒ
人名。生卒年不詳。字顓蒙,隴西(今甘肅省境內(nèi))人,唐代小說家。元和中曾任江淮從事,與白行簡友好。平生喜好蒐集異說雜聞,其作品以傳奇最著,有《南柯太守傳》、《謝小娥傳》、《廬江馮媼傳》、《古岳瀆經(jīng)》等。
分類:
李公佐
人名
隴西
甘肅
境內(nèi)
《國語辭典》:
空頭堡(空頭堡)
拼音:
kōng tou bǎo
在敵境內(nèi)或受威脅之友軍地區(qū)內(nèi),施以攻占或固守,俾利部隊、裝備與物資繼續(xù)著陸,并有足夠的機動空間,以適應其戰(zhàn)術行動。通常為空降作戰(zhàn)突擊階段所奪取及固守的地區(qū)。
分類:
敵境
境內(nèi)
威脅
友軍
地區(qū)
區(qū)內(nèi)
施以
攻占
固守
《國語辭典》:
屯留縣(屯留縣)
拼音:
chún liú xiàn
位于山西省東南的一縣。境內(nèi)盛產(chǎn)米、麥、高粱、玉蜀黍、豆類,工業(yè)則以釀酒、制面粉等業(yè)為主。
分類:
山西
東南
一縣
境內(nèi)
盛產(chǎn)
高粱
玉蜀黍
《國語辭典》:
煙臺市(煙臺市)
拼音:
yān tái shì
城市名。位于山東省境內(nèi)。明代時為防范海盜而在此處設置烽火臺,故稱為「煙臺」。位于山東半島北岸,與大連、旅順相對,是控扼渤海咽喉的要塞。簡稱為「煙臺」。
分類:
城市
市名
山東
境內(nèi)
為防
為
防范
海盜
烽火臺
《國語辭典》:
千湖國(千湖國)
拼音:
qiān hú guó
芬蘭境內(nèi)河、湖密布,故稱為「千湖國」。
分類:
芬蘭
境內(nèi)
內(nèi)河
密布
《國語辭典》:
四川省
拼音:
sì chuān shěng
省名。因境內(nèi)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長江四大川,故名。位于長江上游,面積三十萬零三千三百一十八平方公里。因其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易于防守,也稱為「天府之國」。簡稱為「川」。
分類:
境內(nèi)
岷江
沱江
嘉陵江
長江
四大
大川
為
《國語辭典》:
敦煌石室
拼音:
dūn huáng shí shì
地名。甘肅省敦煌縣東南鳴沙山半腹地山麓有石室無數(shù),俗稱為「千佛洞」,舊稱為「莫高窟」。于前秦苻堅建元二年由僧人樂僔鑿建經(jīng)營。內(nèi)藏六朝、隋、唐及五代人手寫佛教經(jīng)典及其他藝術品甚富,對中國文學藝術影響頗鉅。清光緒二十六年發(fā)現(xiàn),所藏多為英人斯坦因及法人伯希和先后擇要蒐羅而去,今藏倫敦博物館和巴黎國民圖書館。也稱為「敦煌千佛洞」、「敦煌石窟」。
分類:
敦煌
隸屬
境內(nèi)
《漢語大詞典》:
哈拉帕文化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遺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約、達羅(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內(nèi))。存在時期約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屬青銅文化。有較為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種植多種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規(guī)模宏大;陶器、青銅器工藝精良;并產(chǎn)生了文字。
分類:
印度河
流域
文化
遺址
哈拉
巴基斯坦
境內(nèi)
《漢語大詞典》:
昌都縣
在西藏自治區(qū)東部,鄰接青海省,瀾滄江上游扎曲與昂曲在境內(nèi)匯合,川藏公路經(jīng)過境內(nèi)。舊名“察木多”,為西藏東部地區(qū)的重要城鎮(zhèn)。人口7.5萬(1993年)。古跡有絳巴林(昌都寺)、卡若遺址。
分類:
西藏自治區(qū)
東部
鄰接
青海
瀾滄江
上游
境內(nèi)
匯合
《漢語大詞典》:
八丁兵
南北朝 北周 實行過的一種兵制,把境內(nèi)民丁分八批輪換服役。
《
周書·武帝紀上
》
:“三月丙寅,改八丁兵為十二丁兵,率歲一月役?!?span id="eso66vd" class="book">《
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二年
》載此事, 胡三省 注云:“八丁兵者,凡境內(nèi)民丁分為八番,遞上就役。”
分類:
北周
實行
兵制
境內(nèi)
內(nèi)民
民丁
輪換
服役
《漢語大詞典》:
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
1805年12月法國拿破侖軍隊與俄國、奧地利聯(lián)軍在奧斯特里茨(在今斯洛伐克境內(nèi))進行的決戰(zhàn)。結(jié)果法軍獲得大勝,奧地利被迫求和,第三次反法聯(lián)盟瓦解。
分類:
法國
軍隊
奧地利
境內(nèi)
決戰(zhàn)
《漢語大詞典》:
大涼山
在 四川省 西南部 涼山彝族自治州 境內(nèi), 大雪山 東南分支。 金沙江 、 馬邊河 分水嶺。海拔2000-4500米。 黃茅埂 以東為 小涼山 ,富林礦資源。
分類:
四川
南部
境內(nèi)
《漢語大詞典》:
大廠錫礦
中國儲量最豐富的錫礦。在廣西南丹境內(nèi)。1986年建成。以錫為主,伴生鉛、鋅、金、銀等多種有色金屬。為國內(nèi)采、選、冶結(jié)合的以錫金屬為主的綜合性生產(chǎn)基地。
分類:
中國
儲量
豐富
錫礦
境內(nèi)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