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5詞典 1分類詞匯 154
《漢語大詞典》:堅剛(堅剛)
(1).猶堅硬。孔叢子·抗志:“齒堅剛卒盡相磨,舌柔順終以不弊?!?span id="hkxpwt1" class="book">《易·姤》“初六,繫于金柅” 三國 魏 王弼 注:“金者,堅剛之物?!?span id="ylxp0h1"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七十:“蓋山是堅剛之物,故能力畜其三陽?!?br />(2).猶堅強。荀子·法行:“堅剛不屈,義也?!?span id="tv1ifxk" class="book">《后漢書·西羌傳》:“﹝ 羌 ﹞性堅剛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氣焉。” 唐 白行簡 《金在鎔》詩:“堅剛由我性,鼓鑄任君心?!?span id="tu1gdkn"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六八回:“ 清河 崔琰 ,天性堅剛;虬髯虎目,鐵石心腸?!?/div>
《漢語大詞典》:堅確(堅確)
亦作“ 堅確 ”。
(1).猶堅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言而拂難堅確,非功也?!?唐 呂巖 《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詩:“既修真,須堅確,能轉(zhuǎn)乾坤泛海岳。”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還廬陵序》:“其自守堅確不可變遷。” 李大釗 《中山主義的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信念愈益堅確。”
(2).堅硬。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種藍:“栽時既溼,白背不急鋤,則堅確也。”遼史·圣宗紀三:“輕萬乘之貴,逐廣場之娛,地雖平,至為堅確;馬雖良,亦有驚蹶。” 清 李楷 《〈嵞山集〉序》:“予觀草木之華,香艷沁人,結(jié)而為果,堅確可舉?!?/div>
分類:堅硬堅定
《漢語大詞典》:堅頑(堅頑)
(1).猶頑強堅定。 唐 白居易 《微之重夸州居寄懷》詩:“誰知太守心相似,抵滯堅頑兩相餘?!?唐 元稹 《告畬竹山神文》:“至於蒙翳薈羅,惡木穴窟,蛇蜥虎豺,迎礙吞噬,以遂其高傲堅頑之勢,非天意也?!?清 唐孫華 《次韻酬張超然上舍》:“而我堅頑守章句,壁間不彀空懸弨。”
(2).艱難坎坷。 宋 蘇軾 《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子亦拙進取,才高命堅頑。”
(3).猶堅硬。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八:“古之石刻存于今者,惟石鼓也……外以木櫺護之,其石質(zhì)堅頑,類今人馬碓磑者?!?/div>
《國語辭典》:堅實(堅實)  拼音:jiān shí
1.牢固實在。如:「做學問需有堅實的基礎。」
2.結(jié)實強壯。如:「鄰居老伯伯的身子如同年輕人一般的堅實?!?br />3.作物成熟。《朱子語類。卷六八。易。乾上》:「如那百谷堅實了,方喚做正性命?!?/div>
《漢語大詞典》:剛堅(剛堅)
堅硬;堅強。管子·地員:“五纑之狀,強力剛堅?!?唐 呂巖 《七言》詩之四六:“煉就一丸天上藥,頓然心地永剛堅?!?清 昭梿 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朕必立一剛堅不可奪志之人為爾天下共主?!?/div>
分類:堅硬堅強
《國語辭典》:頑固(頑固)  拼音:wán gù
固執(zhí)守舊,不知變通。《北史。卷八一。儒林傳上。張偉傳》:「學通諸經(jīng),鄉(xiāng)里受業(yè)者,常數(shù)百人。儒謹汎納,雖有頑固,問至數(shù)十,偉告喻殷勤,曾無慍色?!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感值茏约壕枇?,催他們紳士改辦學堂,那知他們頑固得很?起初決計不肯辦,后來經(jīng)兄弟苦口勸導,把撫憲的意思再三開導,紳士這才答應了?!?/div>
《漢語大詞典》:堅悍(堅悍)
(1).壯健。 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jiān)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幾八十,堅悍不衰?!?br />(2).強悍。 唐 司空圖 《澤州靈泉院記》:“自 漢 江 北渡以至 魏 晉 之郊,其俗堅悍難誘?!?清 梅曾亮 《朝議大夫臺灣府知府蓋君墓志銘》:“起千百農(nóng)家子於逃亡餓羸之餘,抗堅悍滑習之賊於必爭之衝?!?br />(3).堅硬。 宋 蘇軾 《孤山二詠引》:“ 孤山 有 陳 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時,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於未枯者。”
《漢語大詞典》:硌硌
堅硬。 馬王堆 漢 墓帛書乙本老子·德經(jīng):“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苯癖?span id="bz1ljgt" class="book">《老子》作“珞珞”。
分類:堅硬馬王
《漢語大詞典》:密栗
(1).縝密;堅硬。語本禮記·聘義:“﹝玉﹞縝密以栗。”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六》:“《淇澳》之詩,再言‘瑟兮僴兮’,學道之士,必密栗其中而武毅其外,‘德盛不狎侮’,始能彌爾性而固道基焉?!?章炳麟 《說林下》:“邇者, 黃以周 以不文著,惟 黃 氏亦自謂鈍於筆語。觀其撰述,密栗醇厚,庶幾 賈 孔 之遺章,何 宋 文之足道?”
(2).引申為確鑿,無可辯駁。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使舉一密栗之反証,殆莫如古國之見滅於外讎矣?!?/div>
《國語辭典》:剛硬(剛硬)  拼音:gāng yìng
1.個性剛強,不易妥協(xié)。宋。陸游《南唐書。卷一四。陳起列傳》:「性剛硬,尤惡妖異?!埂秳⒅h諸宮調(diào)。第一二》:「十三年前,招女婿名知遠,窮困難過,為人剛硬,性氣乖訛?!?br />2.堅硬。如:「他說的話,字字剛硬,就跟石子一樣。」
分類:堅硬強硬
《漢語大詞典》:硬蹦蹦
堅硬。 楊朔 《火并》:“ 郭駿生 覺得什么東西硬磞磞地抵在他的脅下,低頭一看,原來 小范 拔出手槍來了?!?/div>
分類:堅硬
《漢語大詞典》:硬繃(硬綳)
強硬;堅硬。《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二回:“怎么?他這箇知州腰把子可是比別人硬綳些?就把我本府不放在眼里?”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下十一:“‘我一鋤頭送你見閻王!’在武器上 張桂貞 略占上風,話也硬繃些?!?/div>
分類:強硬堅硬
《漢語大詞典》:硬幫(硬幫)
亦作“ 硬梆 ”。亦作“ 硬棒 ”。
(1).強硬;堅硬。《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這驛丞可也硬幫。常時沒聽的驛丞敢打人?!?端木蕻良 《朱刀子》:“ 朱老五 是個硬幫的人,打落牙齒往肚里咽?!?老舍 《神拳》第一幕:“ 高秀才 :‘完了!完了!土惡霸難斗,洋惡霸萬萬斗不得!’ 高永義 :‘完不了!三哥,你硬棒點!’”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咱們共產(chǎn)黨員得不怕碰釘子,越碰越硬梆,碰成個鐵頭就什么都不怕啦?!?br />(2).結(jié)實。 老舍 《駱駝祥子》一:“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他愛自己的臉正如同他愛自己的身體,都那么結(jié)實硬棒。”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娘年紀大了,身子倒還算硬棒,家里大小事體全靠娘一個人維持?!?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二部第十二章:“單干戶沒牲口的,牲口不硬幫的,不是犁得粗糙,就是種得粗糙。怎能多打糧食?” 李季 《玉門兒女出征記》詩一八:“一號機壞了換二號,二號的柴油機也不硬梆。”
《國語辭典》:硬邦邦  拼音:yìng bāng bāng
形容堅硬、強硬。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三折:「他把我死羊般拖奔入牢房,依舊硬邦邦匣定在囚床。」元。無名氏《朱砂擔》第三折:「則我這硬邦邦指爪,將那廝頭稍來挽。」也作「硬繃繃」。
《漢語大詞典》:挺硬
堅硬。《西游記》第七五回:“祇見腦后有三根毫毛,十分挺硬?!?span id="tgxpcph"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四回:“祇覺得一個冰涼挺硬的東西在嘴唇上哧留了一下子。”
分類: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