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6,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錦地
降水
冰川
噴泉
中波
灑水
潛水
臺子
霜凍
燒地
高度
綠地
鋪砌
豎立
霞腳
《漢語大詞典》:錦地(錦地)
鋪設(shè)華美的地面。 南朝 梁 江淹 《燈賦》:“炤錦地之文席,映繡柱之鴻箏?!?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大慈寺 壁,畫 明皇 按樂十眉圖,地有瑞草,謂之錦地?!?/div>
《國語辭典》:降水  拼音:jiàng shuǐ
大氣中水氣因凝結(jié)作用,而以任何形式降落到地面。常見的降水形式包括毛雨、雨、雪、雪粒及雹等。
《國語辭典》:冰川  拼音:bīng chuān
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本身的壓力而變成冰層,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層便形成冰川。也稱為「冰河」。
《國語辭典》:噴泉(噴泉)  拼音:pēn quán
原指由地下噴出的水,當(dāng)雨水雪水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后,由于重力的緣故,自斷層的裂口或峭壁底下噴出,故稱為「噴泉」。噴泉溫度隨著它經(jīng)過的巖層而不同,如在火山地區(qū)的溫度較高,便成了「溫泉」。現(xiàn)代的人工噴泉都是利用電幫浦或馬達(dá)在水源上施加壓力,并且注重四周裝飾及噴水的形式變化。
《漢語大詞典》:中波
(1).水中。 晉 陸機(jī) 《櫂歌行》:“乘風(fēng)宣飛景,逍遙戲中波?!?唐 劉珣 《渭水象天河賦》:“轉(zhuǎn)曲江於前岸,俯冀闕於中波?!?br />(2).波長從200-3,000米的無線電波。特點是直接在地面?zhèn)鞑ィ艽蟮氐奈?,受電離層影響很小,沒有短波傳播得遠(yuǎn),接收時比較穩(wěn)定。
《國語辭典》:灑水(灑水)  拼音:sǎ shuǐ
把水散潑在地面。如:「你等會兒到走道上灑水,以免灰塵太多?!?/div>
分類:灑水地面
《國語辭典》:潛水(潛水)  拼音:qián shuǐ
1.隱藏在水中。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隱秀》:「故互體變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潛水,而瀾表方圓?!?br />2.潛入水面以下。如:「他熱愛潛水活動?!?br />3.河川名:(1)源出安徽省岳西縣羅源山,東流至潛山縣合于皖水后,注入長江。(2)漢水的支流,在湖北省潛江縣。
《國語辭典》:臺子(檯子)  拼音:tái zi
1.桌子。
2.打桌球、撞球時所用的球桌。
《國語辭典》:霜凍(霜凍)  拼音:shuāng dòng
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xiàn)象。
《漢語大詞典》:燒地(燒地)
(1).被野火燒過的地面。 唐 劉禹錫 《壯士行》:“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唐 無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次本韻》之一:“履溫行燒地,衣赤動霞風(fēng)。” 宋 孔平仲 《馬上口占》:“凍條桑破眼,燒地草抽心?!?br />(2).把地面燒熱。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教舞鱉者,燒地置鱉其上,忽抵掌使其跳梁?!?/div>
《國語辭典》:高度  拼音:gāo dù
1.地面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也稱為「海拔」。
2.物體由底部到頂端的長度。如:「這座鐵塔的高度約二十公尺?!?br />3.表程度上的加強。如:「高度機(jī)密」、「高度警覺」。
《國語辭典》:綠地(綠地)  拼音:lǜ dì
1.有草木的地面,統(tǒng)稱為「綠地」。
2.都市中公園、園林道路及開敞的地面設(shè)施。
《國語辭典》:鋪砌(鋪砌)  拼音:pū qì
用磚、石頭等平整的覆蓋地面或建筑物的表面。如:「工人們正在鋪砌地板?!骨濉P扃妗肚灏揞愨n。祠廟類。醇賢親王園寢》:「樹后即為奉安龍穴,方廣約數(shù)十丈,則全以山石挖空鑿平,再用方磚鋪砌者?!?/div>
《國語辭典》:豎立(豎立)  拼音:shù lì
物體垂直地面立起來。如:「將被臺風(fēng)吹倒的電線桿豎立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霞腳(霞腳)
亦作“ 霞腳 ”。
(1).低垂近地面的云霞。 唐 喻鳧 《得子侄書》:“雁天霞腳雨,漁夜葦條風(fēng)?!?br />(2).指經(jīng)煮泡后沉至杯底的茶葉。 唐 曹鄴 《故人寄茶》詩:“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