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6,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踐土
屬地
微至
高超
地表
錦地
降水
冰川
噴泉
中波
灑水
潛水
臺(tái)子
霜凍
燒地
《漢語大詞典》:踐土(踐土)
(1).踩踏地面。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絶地,足不踐土?!?br />(2).居住的地方。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山居之民多癭腫疾,由於飲泉之不流者。今 荊南 諸山郡東多此疾瘇。由踐土之無鹵者,今 江 外諸山縣偏多此病也。”
(3).古地名。 春秋 屬 鄭 ,在今 河南 原陽 西南。公元前632年, 晉文公 會(huì)盟諸侯于此。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會(huì) 晉侯 、 齊侯 、 宋公 、 蔡侯 、 鄭伯 、 衛(wèi)子 、 莒子 ,盟于 踐土 ?!?唐 柳宗元 《晉問》:“齊盟 踐土 ,低昂玉帛。”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 葵丘 踐土 非荒城,勿輕談士棄儒生?!?/div>
《國語辭典》:屬地(屬地)  拼音:shǔ dì
帝國主義國家在本國以外占據(jù)的殖民地,或控制的附屬國。如從前印度是英國的屬地。
《漢語大詞典》:微至
(1).謂車輪正圓,著地面積小。周禮·考工記序:“凡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不樸屬,無以為完久也,不微至,無以為戚速也。”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云:“微至,謂輪至地者少,言其圜甚,著地者微耳,著地者微,則易轉(zhuǎn)?!?span id="crpfdb2" class="book">《周禮·考工記·輪人》:“進(jìn)而眡之,欲其微至也?!?br />(2).細(xì)致;精妙。東觀漢記·馬防傳:“﹝上﹞怒不與穀…… 防 言 宣帝 時(shí)五將出征,其奏言 匈奴 候騎得 漢 馬矢,見其中有粟,即知 漢 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馬當(dāng)與穀。上善其用意微至,敕下調(diào)馬穀, 防 遂見親近?!?沈瑜慶 《與崦樓寫詩》:“論詩貴微至, 昌黎 非神奇?!?/div>
《國語辭典》:高超  拼音:gāo chāo
超越塵俗。三國魏。阮藉〈答伏羲書〉:「若良運(yùn)未協(xié),神機(jī)無準(zhǔn),則騰精抗志,邈世高超?!?/div>
《國語辭典》:地表  拼音:dì biǎo
1.地球的表面。包括平原、盆地、高山、湖泊、海洋等高低起伏的地形。如:「衛(wèi)星拍攝出地表起伏的壯麗景色?!?br />2.地面。南朝宋。謝莊月賦〉:「若夫氣霽地表,云斂天末?!?/div>
《漢語大詞典》:錦地(錦地)
鋪設(shè)華美的地面。 南朝 梁 江淹 《燈賦》:“炤錦地之文席,映繡柱之鴻箏。”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大慈寺 壁,畫 明皇 按樂十眉圖,地有瑞草,謂之錦地?!?/div>
《國語辭典》:降水  拼音:jiàng shuǐ
大氣中水氣因凝結(jié)作用,而以任何形式降落到地面。常見的降水形式包括毛雨、雨、雪、雪粒及雹等。
《國語辭典》:冰川  拼音:bīng chuān
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本身的壓力而變成冰層,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dòng),這種移動(dòng)的大冰層便形成冰川。也稱為「冰河」。
《國語辭典》:噴泉(噴泉)  拼音:pēn quán
原指由地下噴出的水,當(dāng)雨水雪水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后,由于重力的緣故,自斷層的裂口或峭壁底下噴出,故稱為「噴泉」。噴泉溫度隨著它經(jīng)過的巖層而不同,如在火山地區(qū)的溫度較高,便成了「溫泉」?,F(xiàn)代的人工噴泉都是利用電幫浦或馬達(dá)在水源上施加壓力,并且注重四周裝飾及噴水的形式變化。
《漢語大詞典》:中波
(1).水中。 晉 陸機(jī) 《櫂歌行》:“乘風(fēng)宣飛景,逍遙戲中波。” 唐 劉珣 《渭水象天河賦》:“轉(zhuǎn)曲江於前岸,俯冀闕於中波。”
(2).波長從200-3,000米的無線電波。特點(diǎn)是直接在地面?zhèn)鞑?,受大地的吸收,受電離層影響很小,沒有短波傳播得遠(yuǎn),接收時(shí)比較穩(wěn)定。
《國語辭典》:灑水(灑水)  拼音:sǎ shuǐ
把水散潑在地面。如:「你等會(huì)兒到走道上灑水,以免灰塵太多?!?/div>
分類:灑水地面
《國語辭典》:潛水(潛水)  拼音:qián shuǐ
1.隱藏在水中。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隱秀》:「故互體變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潛水,而瀾表方圓。」
2.潛入水面以下。如:「他熱愛潛水活動(dòng)?!?br />3.河川名:(1)源出安徽省岳西縣羅源山,東流至潛山縣合于皖水后,注入長江。(2)漢水的支流,在湖北省潛江縣。
《國語辭典》:臺(tái)子(檯子)  拼音:tái zi
1.桌子。
2.打桌球、撞球時(shí)所用的球桌。
《國語辭典》:霜凍(霜凍)  拼音:shuāng dòng
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xiàn)象。
《漢語大詞典》:燒地(燒地)
(1).被野火燒過的地面。 唐 劉禹錫 《壯士行》:“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唐 無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次本韻》之一:“履溫行燒地,衣赤動(dòng)霞風(fēng)。” 宋 孔平仲 《馬上口占》:“凍條桑破眼,燒地草抽心。”
(2).把地面燒熱。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教舞鱉者,燒地置鱉其上,忽抵掌使其跳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