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旱雷
(1).旱天雷,晴天里的雷。其聲特別響亮。太平御覽卷四八九引 晉 裴啟 語林:“有人詣 謝公 別, 謝公 流涕,人了不悲。既去,左右曰:‘向客殊自密云?!?謝公 曰:‘非徒密云,乃自旱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湖主:“一言甫畢,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復可聞言笑?!?高纓 《達吉和她的父親》:“更想不到衰弱的 任老漢 竟也會暴跳起來,他用旱雷似的聲音大叫?!?br />(2).指地雷。 嚴復 《救亡決論》:“不講光、電、氣、水,又何能為伏樁旱雷與通語探敵諸事也哉?”
《國語辭典》:起雷  拼音:qǐ léi
清除埋設的地雷或水雷。如:「起雷的工作極為危險,應由專業(yè)士兵處理?!?/div>
《國語辭典》:彈藥(彈藥)  拼音:dàn yào
槍彈、炮彈、炸彈、火藥等具有殺傷力,或其他特殊作用的爆炸物的統(tǒng)稱。如:「社區(qū)里的這家爆竹工廠,無疑是個彈藥庫,隨時威脅居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div>
《漢語大詞典》:石雷
用石頭作殼的簡易地雷。 邢野 《兒童團》第三幕:“ 臥虎山 上必有一場大戰(zhàn),咱們得把地雷、石雷全給它使上?!?span id="d2pf0h7" class="book">《詩刊》1977年第9期:“石雷似遍地瓜果,土炮像揚谷機嘶鳴?!?/div>
《國語辭典》:信管  拼音:xìn guǎn
一種炮彈、炸彈、地雷等爆炸物上的引爆裝置。也稱為「引信」。
《國語辭典》:布雷  拼音:bù léi
使用艦艇或飛機,攜帶水雷,航至敵方港灣航道處,或在我方戰(zhàn)術重要地區(qū)敷設地雷、水雷的行為,稱為「布雷」。
《漢語大詞典》:踏雷
地雷的一種。踩雷即炸,故稱。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三十回:“ 雷石柱 們下到溝里大路上,連忙挖坑掏土,一字長蛇埋下三顆踏雷。” 王文 《樊家窯的石雷陣》:“他是個布雷的老手了,拉雷、踏雷、弓雷、子母雷……安排得多樣而巧妙?!?/div>
分類:地雷
《國語辭典》:引信  拼音:yǐn xìn
一種炮彈、炸彈、地雷等爆炸物上的引爆裝置。其種類區(qū)分為機械時間引信、觸發(fā)引信、延發(fā)引信、近發(fā)引信等。也稱為「信管」。
《漢語大詞典》:鐵雷(鐵雷)
地雷的一種。雷殼用鐵制成。 邢四娃 《軍火田》:“我們聯(lián)防的二百多民兵,連夜拉上了山,每人都抱一個鐵雷或者石雷?!?/div>
分類:地雷用鐵
《漢語大詞典》:子母雷
地雷的一種。踩響雷群中任何一枚,即引起連續(xù)爆炸。 王文 《樊家窯的地雷陣》:“他是個布雷老手了,拉雷、踏雷、弓雷、子母雷……安排得多樣而巧妙?!?/div>
《國語辭典》:彈坑(彈坑)  拼音:dàn kēng
炮彈、地雷、炸彈等爆炸后,在地面或物體表面形成的坑洞。
《漢語大詞典》:地雷戰(zhàn)(地雷戰(zhàn))
特指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根據(jù)地軍民利用地雷巧妙地同敵人進行的戰(zhàn)斗。《解放軍報》1977.4.10:“地雷戰(zhàn)對粉碎敵人的進犯,鞏固和發(fā)展革命根據(jù)地,奪取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漢語大詞典》:地雷陣(地雷陣)
布設一系列地雷所形成的陣勢。《中國歌謠資料·鬼子最怕子弟兵》:“鬼子最怕子弟兵,遍地大擺地雷陣。”
《國語辭典》:掃雷(掃雷)  拼音:sǎo léi
掃除敷設的地雷或水雷。
《漢語大詞典》:梅花雷
埋設成梅花狀的地雷群。 王文 《樊家窯的石雷陣》:“地槍,是 老樊 在布好一群梅花雷之后,又專門埋設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