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刀山劍樹(刀山劍樹)  拼音:dāo shān jiàn shù
一種極殘忍的刑罰。參見「劍樹刀山」條?!端问?。卷四八一。列國世家四。南漢劉鋹傳》:「作燒煮剝剔、刀山劍樹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div>
《漢語大詞典》:刀葉(刀葉)
(1).佛教語。指地獄中用以刺割罪人的尖利之葉。正法念處經(jīng)·地獄品四:“所謂多有大利劍樹高一由旬,刀葉甚利,樹莖炎熱,煙毒熾盛?!?br />(2).刀片。 巴金 《秋》三十:“ 王氏 那對(duì)勝利者的威逼的眼光卻不肯放松這張帶可憐相的臉,它們象鋒利的刀葉在那上面刮來刮去?!?/div>
《漢語大詞典》:大叫喚
(1).佛教語。八大地獄之一。大智度論卷十六:“第四、第五名叫喚、大叫喚?!?span id="pjgtysr"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十一:“五名大呼,亦名大叫喚地獄,四山火起,欲逃無路,故名大叫喚地獄?!?br />(2).指大叫喚地獄中受苦的鬼魂。 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后》:“我眼前總充塞著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喚,無叫喚,使我不堪聞見?!?/div>
《漢語大詞典》:楚江王
也寫作“初江王”。 中國 佛教所傳十個(gè)主管地獄的閻王之一。參見“ 十殿閻王 ”。
《國語辭典》:十殿閻王(十殿閻王)  拼音:shí diàn yán wáng
民間信仰中將陰曹地府分為十殿,分由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卞成)王、泰山王、平等(平正)王、都市王、五道轉(zhuǎn)輪王等十位閻王所掌理,合稱為「十殿閻王」。負(fù)責(zé)審判陰魂,給予刑罰并投入「六道」中進(jìn)行輪回。
《漢語大詞典》:牛頭夜叉(牛頭夜叉)
佛教指地獄里的鬼卒。《醒世恒言·盧太學(xué)詩酒傲王侯》:“眾公差押 盧柟 等,直至丹墀下,舉目看那知縣,滿面殺氣,分明坐下個(gè)閻羅天子;兩行隸卒排列,也與牛頭夜叉無二?!眳⒁姟?牛頭阿旁 ”、“ 夜叉 ”。
《國語辭典》:牛頭馬面(牛頭馬面)  拼音:niú tóu mǎ miàn
神話傳說地獄中的鬼卒?!队魇烂餮?。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詩》:「階下侍立百馀人,有牛頭馬面,長喙朱發(fā),猙獰可畏。」
《漢語大詞典》:牛頭阿旁(牛頭阿旁)
亦作“ 牛頭阿傍 ”。亦作“ 牛首阿旁 ”。
(1).佛教謂地獄中的鬼卒。語本《五苦經(jīng)》:“獄卒名阿帝,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span id="4cjbjbr"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業(yè)報(bào)應(yīng)教化地獄經(jīng)》:“牛頭阿傍,以三股鐵叉,叉人內(nèi)著鑊湯中,煮之令爛?!?宋 洪邁 《夷堅(jiān)乙志·李孝壽》:“貴人就坐,女妓環(huán)列左右,忽拊掌一聲,悉變?yōu)榕n^阿旁之屬,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閻羅薨:“﹝ 魏經(jīng)歷 ﹞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執(zhí)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呂湛恩 注:“牛首阿旁,惡鬼名?!?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我也沒有研究過小乘佛教的經(jīng)典,但據(jù)耳食之談,則在 印度 的佛經(jīng)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br />(2).喻指兇惡可怖的人。新唐書·路巖傳:“俄與 韋保衡 同當(dāng)國,二人勢(shì)動(dòng)天下,時(shí)目其黨為‘牛頭阿旁’,言如鬼陰惡可畏也?!?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 琴心 ﹞最后為 李 姓者挾持,牽連入獄,雖緣情得保,猶守以牛頭阿旁也?!?/div>
《漢語大詞典》:那落迦
梵語naraka的音譯。地獄。 遼 希麟 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卷九:“或云那落迦……此云苦器,或云苦具,謂受苦之器具,即八寒八熱無間等大地獄總名也?!?/div>
《漢語大詞典》:奈河橋(奈河橋)
佛教傳地獄中有 奈河 ,河上有橋名 奈河橋 。此橋險(xiǎn)窄,惡人魂過時(shí)墮入河中,便為蟲類所食。《西游記》第十一回:“時(shí)聞鬼哭與神號(hào),血水渾波萬丈高。無數(shù)牛頭并馬面,猙獰把守 奈河橋 ?!?/div>
《漢語大詞典》:十代冥王
即十殿閻王。冥界主管地獄的十個(gè)閻王。《西游記》第三回:“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陰間天子十代冥王。’ 悟空 道:‘快報(bào)名來,免打!’十王道:‘我等是 秦廣王 、 初江王 ……。’”參見“ 十殿閻王 ”。
《國語辭典》:十殿閻王(十殿閻王)  拼音:shí diàn yán wáng
民間信仰中將陰曹地府分為十殿,分由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卞成)王、泰山王、平等(平正)王、都市王、五道轉(zhuǎn)輪王等十位閻王所掌理,合稱為「十殿閻王」。負(fù)責(zé)審判陰魂,給予刑罰并投入「六道」中進(jìn)行輪回。
《國語辭典》:十殿閻王(十殿閻王)  拼音:shí diàn yán wáng
民間信仰中將陰曹地府分為十殿,分由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卞成)王、泰山王、平等(平正)王、都市王、五道轉(zhuǎn)輪王等十位閻王所掌理,合稱為「十殿閻王」。負(fù)責(zé)審判陰魂,給予刑罰并投入「六道」中進(jìn)行輪回。
《漢語大詞典》:十八地獄(十八地獄)
亦作“ 十八埊獄 ”。 即十八層地獄。梁書·諸夷傳·扶南國:“其后 西河 離石縣 有胡人 劉薩何 遇疾暴亡……經(jīng)十日更蘇。說云:‘有兩吏見録,向西北行,不測(cè)遠(yuǎn)近,至十八地獄,隨報(bào)重輕,受諸楚毒?!?唐 陳集原 《龍龕道場(chǎng)銘序》:“洪鐘一扣,響徹卅二,而石磬再鳴,還聞十八埊獄?!?宋 王逵 蠡海集·鬼神:“ 釋氏 有十八地獄之説,膾炙人口久矣,其義未詳。然 釋氏 有六根、六入、三毒之分,緣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六入色、聲、香、味、觸、法,皆有三毒貪、嗔、癡之惡業(yè),故三六共成十八之?dāng)?shù)也。”亦省稱“ 十八獄 ”。《冷眼觀》第二四回:“伏維大王,高聳金臀,宏宣寳屁,依稀有絲竹之音,彷彿若蘭麝之氣。直使九幽十八獄穢氣全消,還教三十六重天仁風(fēng)遠(yuǎn)繫?!?/div>
分類:十八地獄
《漢語大詞典》:設(shè)焰口(設(shè)焰口)
即放焰口。佛教謂和尚作佛事向地獄中的餓鬼施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設(shè)焰口,結(jié)高壇介]” 王季思 等注:“焰口,本是佛教傳説里餓鬼的名字,后來稱和尚作法為餓鬼施食作設(shè)焰口。”
《漢語大詞典》:開方破獄(開方破獄)
指僧人為亡靈誦宗鏡錄中的《破地獄偈文》,以求佛祖開恩,開度亡靈出地獄。為佛事活動(dòng)之一。紅樓夢(mèng)第十四回:“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應(yīng)佛僧正開方破獄,傳燈照亡。”
《國語辭典》:迷魂湯(迷魂湯)  拼音:mí hún tāng
1.傳說地獄中,在靈魂轉(zhuǎn)世前所喝的湯藥。服用后能忘卻前世所有的事情?!锻ㄋ壮Q允枳C。家族。前世娘》引《語怪》:「女言死者須飲迷魂湯,我方飲時(shí),為一犬所踣而失湯,遂不飲而過,是以記憶了了?!挂卜Q為「馬虎湯」、「孟婆湯」。
2.使人迷失本性的湯藥或言行?!督鹌棵贰返诙兀骸纲\強(qiáng)人,他吃了迷魂湯了,俺每說話不中聽,老婆當(dāng)軍──充數(shù)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