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地應(地應)
越絕書見天倡下。
分類:地應
《漢語大詞典》:丕應(丕應)
很好地應和。書·皋陶謨:“其弼直,惟動丕應。” 孫星衍 疏:“天下大應之。”宋史·樂志十:“紛綸丕應,保祐下方?!?/div>
分類:地應應和
《漢語大詞典》:試館(試館)
古代科舉考試時各地應試的人居住的場所。 震鈞 天咫偶聞卷二:“ 于忠肅祠 ,在 裱背胡同 。蕪廢已久,近始重修, 浙 人逢春秋闈,居為試館。”
《漢語大詞典》:謾應(謾應)
隨便地應答。謾,通“ 漫 ”。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它日,晚幸祕閣,惟 杜鎬 方直宿。上驟問之曰:‘古所謂 河 出圖, 洛 出書,果如何事耶?’ 鎬 老儒,不測上旨,謾應曰:‘此圣人以神道設教耳?!?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衣內出火:“﹝ 李維楨 ﹞謂予曰:‘我昨日易一紵袍,而火星四出,子知為何祥?’余謾應曰:‘此為離明上燭臺耀,公內召必矣?!?清 戴名世 《〈張貢五文集〉序》:“翁曰:‘為文之道,吾贈君兩言,曰“割愛”而已?!嘀檻!?/div>
《漢語大詞典》:差銀(差銀)
清 代佃農至別縣佃種土地應補繳的丁稅。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編審·立局親審》:“若別縣民來此佃種,名曰寄莊,例不編丁,以彼縣原有丁差也。止納差銀?!?/div>
《國語辭典》:臨機應變(臨機應變)  拼音:lín jī yìng biàn
臨事能做適當?shù)淖兺ㄌ幹??!度龂萘x》第四三回:「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也作「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