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6詞典 1分類詞匯 35
共36,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分類詞匯(續(xù)上)
骨膜
磽崅
磽脊
桑根紙
殼質(zhì)
角質(zhì)
《國語辭典》:骨膜  拼音:gǔ mò
覆在骨頭表面的一層白色強韌薄膜。由結(jié)締組織構(gòu)成,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jīng),能保護并供給骨細胞營養(yǎng)。
《漢語大詞典》:磽崅(磽崅)
土地堅硬瘠薄。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七:“三分去二為城郭市井,官府道路,山林川澤,與夫磽崅不毛之地?!?/div>
《漢語大詞典》:磽脊(磽脊)
土地堅硬瘠薄。《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那 青城縣 本在窮山深谷之中,田地磽脊,歷年歲歉民窮,盜賊生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桑根紙(桑根紙)
用桑樹根皮為原料制成的紙。質(zhì)地堅韌,耐用。 宋 蘇易簡 文房四譜·紙譜:“ 雷孔璋 曾孫 穆之 猶有 張華 與其祖書,所書乃桑根紙也?!?/div>
《漢語大詞典》:殼質(zhì)(殼質(zhì))
有機化合物。無色無定形的固體,質(zhì)地堅硬,有彈性,是構(gòu)成昆蟲的皮和甲殼動物的甲殼的主要物質(zhì)。
《漢語大詞典》:角質(zhì)(角質(zhì))
某些動植物體表皮的一層組織,質(zhì)地堅韌,由殼質(zhì)、石灰質(zhì)等構(gòu)成,具有保護內(nèi)部組織的作用。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蠼螋》:“尾端有角質(zhì)之附屬器,作鋏子狀,迫之,則泄毒液以自保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