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812
詞典
2
分類詞匯
810
共812,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19
20
21
2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五股
鎮(zhèn)南關
虎頭關
鄹邑
鮚埼亭
謝公鄉(xiāng)
白沙灣
威海衛(wèi)
莫高窟
大草原
黃花岡
丁字簾
叱灘
蒲甘
麝香山
《國語辭典》:
五股
拼音:
wǔ gǔ
地名。隸屬新北市五股區(qū),面積約三十四平方公里。原名五股坑莊,民國九年改為五股莊。
分類:
地名
隸屬
北市
面積
平方公里
《國語辭典》:
鎮(zhèn)南關(鎮(zhèn)南關)
拼音:
zhèn nán guān
地名。位于廣西憑祥縣西南,與越南交界,為廣西通往越南的必經門戶,系邊防重地。關外有坡壘驛,即東漢馬援立銅柱處。
分類:
地名
越南
交界
《國語辭典》:
虎頭關(虎頭關)
拼音:
hǔ tóu guān
地名。位于湖北省和河南省交界的大別山間,是湖北與河南間的重要隘道。
分類:
地名
湖北
河南
交界
大別山
《國語辭典》:
鄹邑
拼音:
zōu yì
地名。位于今山東省曲阜縣東南。春秋時魯邑,為孔子的故居。
分類:
地名
于今
山東
曲阜縣
東南
《國語辭典》:
鮚埼亭(鮚埼亭)
拼音:
jié qí tíng
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奉北縣東南。也作「蛣埼亭」
分類:
地名
于今
浙江
縣東
東南
《漢語大詞典》:
謝公鄉(xiāng)(謝公鄉(xiāng))
地名。在今 浙江省 長興縣 南 三鴉村 。 晉 謝安 初葬 建康 梅山 , 陳 始興王 叔陵 發(fā)其墓,后 謝安 裔孫 長城 令 夷吾 徙葬于此。 元
楊維楨
《謝文靖墓詩》
:“不如 謝公鄉(xiāng) ,名字長在耳?!?/div>
分類:
地名
浙江
《國語辭典》:
白沙灣(白沙灣)
拼音:
bái shā wān
地名。位于新北市三芝區(qū)內。已開發(fā)為游樂海水浴場,因其具有白色沙灘而聞名,為北部地區(qū)夏季的游樂勝地。
分類:
地名
北市
區(qū)內
開發(fā)
游樂
《國語辭典》:
威海衛(wèi)(威海衛(wèi))
拼音:
wēi hǎi wèi
地名。位于山東省文登縣北。明初筑城以固海防,三面環(huán)山,北臨黃海,成一港灣,劉公島橫臥其前,港內深闊,可泊巨艦,形勢險固,是優(yōu)良的軍港。
分類:
地名
山東
筑城
海防
《國語辭典》:
莫高窟
拼音:
mò gāo kū
地名。位于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內藏豐富文物,對中國佛教、文學、藝術貢獻頗大。參見「敦煌石室」條。
分類:
地名
甘肅
敦煌縣
內藏
豐富
文物
《國語辭典》:
大草原
拼音:
dà cǎo yuán
1.草叢茂盛的廣大平原。
2.地名。北美中部的大平原。寬約六百公里,海拔六百到一千八百公尺,有密蘇里河和密士失必河向東流。是北美洲的谷倉,礦藏也非常豐富。
分類:
地名
草叢
茂盛
廣大
大平原
六百
公里
《國語辭典》:
黃花岡(黃花岡)
拼音:
huáng huā gāng
地名。位于廣東省廣州城北門外的白云山麓。清宣統(tǒng)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1911),革命黨人起義,攻襲總督署,事敗,殉難者八十馀人,得遺骸七十二具,合葬于此。
分類:
地名
北門
門外
《漢語大詞典》:
丁字簾(丁字簾)
(1).丁字形的卷簾。 清
錢謙益
《留題秦淮丁家水閣》
詩:“夕陽凝望春如水,丁字簾前是 六朝 ?!?清
黃景仁
《步蟾宮》
詞:“一層丁字簾兒底,只繡著花兒不理。”亦省作“ 丁字 ”、“ 丁簾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二五回:“帶三分暖收丁字,隔一重紗放午晴?!?劉國鈞
《月詞》
之六:“偷向丁簾深處立,怕他花影妬腰支?!?br />(2).地名。在 南京市 利涉橋 畔。 明 末為妓女聚居的地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 桃根 桃葉 無人問, 丁字簾 前是斷橋?!?/div>
分類:
地名
丁字
字形
南京
妓女
聚居
《漢語大詞典》:
叱灘(叱灘)
地名。在 湖北 秭歸縣 西二里,為 川江 中險灘之一。 唐
白居易
《開龍門八節(jié)石灘》
詩之二:“十里 叱灘 變河漢,八寒陰獄化陽春?!?宋
范成大
《
吳船錄
》
卷下:“九十里至 歸州 。未至州數里,曰 叱灘 ,其險又過 東奔 ?!?宋
周煇
《清波別志》
卷中:“ 歸州 西門 蜀江 叱灘 ,俗號 人鮓甕 ,大石四五,橫截江道,夏秋舟行,多罹其害?!?/div>
分類:
地名
湖北
秭歸縣
二里
中險
險灘
《國語辭典》:
蒲甘
拼音:
pú gān
地名。位于緬甸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為緬甸佛教勝地。興建于一世紀時,十一世紀成為蒲甘王朝國都和緬甸上座部佛教中心。據西元一九七三年緬甸考古調查局紀錄共有佛教建筑物二千二百一十七座。
分類:
地名
緬甸
伊洛
江中
中游
東岸
《漢語大詞典》:
麝香山
地名。在今 四川省 奉節(jié)縣 東四十里。 唐
杜甫
《入宅》
詩之二:“水生 魚復浦 ,云暖 麝香山 。” 明
楊慎
《竹枝詞》
:“ 魚復浦 邊曬網去, 麝香山 上打柴回?!?清
王士禛
《蜀道驛程記》
:“祠( 白帝山 三功祠 )北即 麝香山 ?!?/div>
分類:
地名
四川
奉節(jié)縣
四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