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12,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梅花塢
橐皋
關渡
代谷
夾馬營
鶴沙
烏日
林口
后里
長樂坡
諸葛壘
黃父
邏娑
桃波
下箬
《漢語大詞典》:梅花塢(梅花塢)
地名。在 江蘇省 宜興縣 東南三十里。以盛植梅花著名。 唐 陸希聲 有《梅花塢》詩。
《漢語大詞典》:橐皋
地名。今作 柘皋 ,在 安徽省 巢湖市 境。《春秋·哀公十二年》:“公會 吳 於 橐皋 ?!?杜預 注:“ 橐皋 ,在 淮南 逡遒縣 東南?!?陸德明 釋文:“橐,章夜切?!?/div>
分類:地名安徽
《國語辭典》:關渡(關渡)  拼音:guān dù
1.陸地和水路的交通要道,通常設有關卡?!端问?。卷二五四。趙晁傳》:「坐遣親吏市竹木,所過關渡矯稱制免算,責授登州團練使,令赴任。」也作「關津」。
2.地名。位于新北市淡水區(qū)。因地處河海交會處,常有水鳥棲止覓食,為著名賞鳥區(qū),并定為紅樹林生態(tài)保育區(qū)。
《漢語大詞典》:代谷
地名。在今 山西 繁峙 及舊 崞縣 一帶。管子·輕重戊:“ 離枝 聞之,則侵其北。 代王 聞之,大恐,則將其士卒葆於 代谷 之上?!?漢 桓寬 鹽鐵論·伐功:“ 趙武 靈王 踰 句注 ,過 代谷 ,略滅 林胡 、 樓煩 ?!?span id="15ugyrt"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高帝七年》:“上居 晉陽 ,聞 冒頓 居 代谷 ,欲擊之?!?胡三省 注:“史記正義曰:‘ 代谷 ,今 嬀州 。’余據(jù) 唐 嬀州 在 幽州 西北,此 代谷 在 句注 之北。 后魏 都 平城 ,建為 代都 ,蓋因 代谷 而名也。 唐 屬 云州 界?!?/div>
分類:地名山西
《漢語大詞典》:夾馬營(夾馬營)
地名。在 河南 洛陽市 東北。相傳 宋太祖 趙匡胤 生于此。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府·洛陽縣》:“ 夾馬營 ,在府東北二十里, 朱梁 開平 初,置營于此…… 宋太祖 誕生焉。 真宗 時建為 應天寺 ,后又改為 發(fā)祥寺 ?!?/div>
《漢語大詞典》:鶴沙(鶴沙)
地名。在今 上??h 境。 元 薩都剌 《吳姬曲》:“郎居 柳浦 頭,妾住 鶴沙 尾?!?殷孟倫 案:“ 鶴沙 在 松江 上??h 。” 元 王逢 《題趙生克敏戲綵堂》詩:“戲綵高堂俯 鶴沙 ,孝承清獻故侯家?!?/div>
《國語辭典》:烏日(烏日)  拼音:wū rì
地名。為臺中市轄的一個區(qū)。位于臺中盆地西部,大肚溪與大里溪交會處。高鐵臺中站設置于此。
《國語辭典》:林口  拼音:lín kǒu
地名。隸屬新北市林口區(qū),位于市區(qū)西側,面積約五十四平方公里,原名「樹林口」。其東半部屬于林口臺地,境內(nèi)遍植茶樹,現(xiàn)已成為臺北都會區(qū)的開發(fā)中新市鎮(zhèn)。
《國語辭典》:后里  拼音:hòu lǐ
地名。隸屬臺中市后里區(qū)。制糖業(yè)興盛,以馬場聞名。名勝有觀音山、畀盧禪寺等。
《漢語大詞典》:長樂坡(長樂坡)
地名。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郊。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卷二五:“ 長樂坡 在 滻水 之西岸,舊名 滻阪 。 隋文帝 惡有反字,改名 長樂坡 。” 唐 白居易 《長樂坡送人賦得愁字》:“終日坡前恨離別,謾名 長樂 是長愁。”《敦煌曲子詞·斗白草》:“望春希 長樂 ,南樓對北華?!?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 長樂 ,指 長樂坡 ?!?/div>
《漢語大詞典》:諸葛壘(諸葛壘)
地名。又名 武侯壘 。 清 吳偉業(yè) 《送吳門李仲木出守寧羌》詩:“ 隗囂宮 尚在, 諸葛壘 應荒?!?吳翌鳳 箋注:“《水經(jīng)》: 沔水 又東經(jīng) 武侯壘 南。 酈道元 注: 諸葛武侯 所居也,南枕 沔水 ,南有 亮壘 ,背山向水,中有小城?!?/div>
分類:地名武侯
《漢語大詞典》:黃父
(1).即 黃父鬼 。初學記卷二六引 漢 東方朔 《神異記》:“東方有人名 黃父 ,以鬼為飯,以露為漿?!眳⒁姟?黃父鬼 ”。
(2).地名。左傳·文公十七年:“ 晉侯 蒐於 黃父 。” 楊伯峻 注:“其地即今 山西省 翼城縣 東北六十五里之 烏嶺 ,接 沁水縣 界?!?/div>
分類:地名
《漢語大詞典》:黃父鬼
傳說中的鬼名。神異經(jīng)·東南荒經(jīng):“此人以鬼為飯,以露為漿,名曰 尺廓 ,一名 食邪 。道師云 吞邪鬼 ,一名 赤黃父 。今世有 黃父鬼 。”后漢書·欒巴傳“ 巴 素有道術,能役鬼神,乃悉毀壞房祀,翦理姦巫” 李賢 注引 晉 葛洪 神仙傳:“ 巴 未到十數(shù)日,廟中神不復作聲。郡中?;?黃父鬼 為百姓害, 巴 到,皆不知所在?!?/div>
分類:鬼名
《國語辭典》:邏娑(邏娑)  拼音:luó suō
地名。唐朝時吐蕃的都城,即今西藏的拉薩。也作「邏些」、「邏逤」。
《漢語大詞典》:桃波
地名。在今 安徽省 貴池縣 。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七:“ 桃波 一步地,了了語聲間。”
分類:地名安徽
《漢語大詞典》:下箬
地名。在今 浙江省 長興縣 南。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六·湖州引 南朝 梁 顧野王 《輿地志》:“ 夾溪 ( 箬溪 )悉生箭箬,南岸曰 上箬 ,北岸曰 下箬 ;二箬皆村名。村人取 下箬 水釀酒,醇美勝於 云陽 ,俗稱箬下酒?!?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64645' target='_blank'>《太平御覽》卷六五引《輿地志》作 上若 、 下若 。后因稱該地所產(chǎn)美酒為“下箬”或“下若”。 宋 張先 《醉落魄·吳興莘老席上》詞:“下若醲醅,競欲金釵當?!?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品酒:“論其品格,亦止如 蘇州 之福貞, 惠泉 之三白, 宜興 之紅友, 揚州 之木瓜, 鎮(zhèn)江 之苦露, 邵寶 之百花, 苕溪 之下若?!?/div>
分類:地名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