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66,分105頁顯示  上一頁  92  93  94  95  96  98  99  100  101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生凈土法八
十七種凈土
凈土宗
凈土門
凈土論
凈土七經
凈土真宗
凈土變相
凈土文類
凈土不退地
凈土三部經
凈土十疑論
凈土往生論
凈土生無生論
凈土境觀要門
生凈土法八
【佛學大辭典】
(名數)維摩居士應眾香國眾香菩薩之問:說于此土成就八法得生凈土:一饒益眾生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二心等眾生,謙下無礙。三于諸菩薩視之如佛。四于所未聞之經文聞之不疑。五與聲聞不相違背。六不嫉他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調伏其心。七常省己過,不訟他短。八恒以一心求諸功德。見維摩經香積品。
十七種凈土
【佛學大辭典】
(名數)佛于毗耶離國庵摩羅樹園對寶積童子說十七種之凈土:一、直心,是菩薩之凈土,菩薩成佛時,不諂之眾生,來生其國云云。二、深心,三、大乘心,四、布施,五、持戒,六、忍辱,七、精進,八、禪定,九、智慧,十、四無量行,十一、四攝法,十二、方便,十三、三十七品,十四、回向心,十五、除八難,十六、守戒行,十七、十善。是菩薩之凈土。見維摩經佛國品。
凈土宗
【佛學大辭典】
(流派)佛教之一派。以普賢為初祖,主于念佛往生。晉慧遠專倡凈土法門,住廬山,結蓮社,得一百二十三人。同愿往生極樂國土。魏之曇鸞,唐之道綽,皆專修此道。以觀想持名專修為上,一名蓮宗,日本亦盛行之,為二十宗之一。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蓮宗,或念佛宗,以普賢菩薩為初祖,主張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凈土門
【佛學大辭典】
(術語)門者差別之義,對于圣道門而云凈土門。(參見:二門)
凈土論
【佛學大辭典】
(書名)無量壽經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之異名。
凈土七經
【佛學大辭典】
(名數)為支那凈土教依典之七經也。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二卷,大阿彌陀經二卷,無量壽經二卷,觀無量壽經一卷,阿彌陀經一卷,稱贊凈土佛攝受經一卷,鼓音聲三陀羅尼經一卷。皆為贊嘆凈土之經典。故亦曰稱贊凈土七經。
【佛學常見辭匯】
凈土宗所依持的七部經典,即無量清凈平等覺經、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稱贊凈土佛攝受經、鼓音聲三陀羅尼經。
凈土真宗
【佛學大辭典】
(流派)常略云真宗。日本二十宗之一。凈土宗所分出。以他力回向之信心為凈土往生之正因,以信后相續(xù)之稱名為佛恩報謝之行業(yè),且其宗規(guī)許蓄妻啖肉,不別要持戒,倫理綱常,通似世之修齋也。親鸞為其宗祖。
凈土變相
【佛學大辭典】
(術語)變者動也,圖畫不動,而畫極樂種種之動相,故云變相?;蛟蛔冋咦儸F之義,圖凈土種種之相而令變現,故名變相。樂邦文類曰:「李翰林白。金銀泥畫凈土變相贊曰:圖金創(chuàng)端,繪銀設像。八法功德,波動青蓮之池。七寶香華,光映黃金之地。清風所拂,如生五音。百千妙樂,咸說動作?!?/div>
凈土文類
【佛學大辭典】
(書名)日本真宗之本典,教行信證文類也。
凈土不退地
【佛學大辭典】
(術語)凈土門四不退中之處不退地也。(參見:不退)
不退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譯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進而無退失退轉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轉,言勤行修習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學常見辭匯】
不再退轉的意思。有三種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圓教的初信位,破了見惑,進入圣人的境界,便永遠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圓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與塵沙惑,此時專門濟度一切眾生,永遠不會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圓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靈性,而且得到無生法忍,此時的心便安住在這種真實智慧的念頭上,永遠不會再退失。
凈土三部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參見:三部經)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三部經)
凈土十疑論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隋智者大師說。
凈土往生論
【佛學大辭典】
(書名)同凈土論。
凈土生無生論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明傳燈撰。各家注述如下:凈土生無生論注一卷,明正寂注。凈土生無生論親聞記二卷,明受教記。凈土生無生論會集一卷,達默集。
凈土境觀要門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元懷則述。明約心觀佛境觀不二之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