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土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三土之一。變化身所住之土也。此中有凈土穢土之別。唯識論十曰:「變化身依變化土?!沽x林章七末曰:「身既有三,土隨亦爾。(中略)三變化土,通凈及穢。」(參見:三土)
【佛學常見辭匯】
三土之一。(參見:三佛土)
【三藏法數(shù)】
變化土者,即應(yīng)身如來變化之土也。謂佛以不思議神力,隨諸眾生善惡之業(yè),變現(xiàn)凈穢之土,方便設(shè)化是也。
【三藏法數(shù)】
改易不常為變,無而忽有為化。謂如來變化身所依之土,以利他成事智為體。此由往昔修習利他之行,故能隨眾生心變現(xiàn)凈穢種種國土,是名變化土。
三土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三佛土)
【佛學常見辭匯】
三佛土。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三土者:
一、法性土 自性身之所依。
二、受用土 受用身之所依。
三、變化土 變化身之所依。
三佛土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對于唯識論所說之三佛身,定三佛所居之國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與體雖無差別,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覺相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為土。二、受用土,即報身受用之國土。為與大圓鏡智相應(yīng)之凈識所變現(xiàn),盡未來際而相續(xù),以無漏之色為體。此中有自受用土與他受用土二種:自受用土如上,他受用土者,依平等性智之大慈悲力,對于初地已上之菩薩,變凈土者。亦以無漏之五塵為體。三、變化土,即變化身所居之土也。依成所作智之大慈悲力。應(yīng)初地以下乃至一切之凡夫?;颥F(xiàn)凈土,或現(xiàn)穢土者,見義林章七末。
【佛學常見辭匯】
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法性土是佛法性身所住的國土,亦即真如的理體;受用土是佛報身所受用的國土,乃由佛的凈識所變現(xiàn);變化土是佛變化身所住的國土。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華嚴經(jīng)疏云三佛土:
一、法性土 法性土者,即法身如來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謂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現(xiàn)外諸器界,則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也。
二、受用土 受用土者,即報身如來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
一者、若以相應(yīng)凈識所修自利行滿,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xù)變?yōu)榧儍舴鹜粒軋A無際,眾寶莊嚴,是名自受用土。
二者、若以大慈悲力,所修化他行滿,隨十地菩薩所宜,變成凈土,或大或小,或勝或劣等是也。
三、變化土 變化土者,即應(yīng)身如來變化之土也。謂佛以不思議神力,隨諸眾生善惡之業(yè),變現(xiàn)凈穢之土,方便設(shè)化是也。
此三土或?qū)⑹苡猛灵_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則為四土。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來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謂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現(xiàn)外諸器界,則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也。(器界者,世界如器故也。)
〔二、受用土〕,受用土者,即報身如來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一者,若以相應(yīng)凈識所修,自利行滿,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xù)變?yōu)榧儍舴鹜?,周圓無際,眾寶莊嚴,是名自受用土。二者,若以大慈悲力所修,化他行滿,隨十地菩薩所宜,變成凈土,或大或小,或勝或劣等是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三、變化土〕,變化土者,即應(yīng)身如來變化之土也。謂佛以不思議神力,隨諸眾生善惡之業(yè),變現(xiàn)凈穢之土,方便設(shè)化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