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4詞典 4分類詞匯 210
《國語辭典》:圖案(圖案)  拼音:tú àn
原指為了制造器物,而事先設(shè)計的施工圖樣。包括造型結(jié)構(gòu)、色彩、紋飾等。后泛指具有美術(shù)與裝飾性的圖形和色彩。
《國語辭典》:幾何圖案(幾何圖案)  拼音:jǐ hé tú àn
以各種直線、曲線、方形、三角形、圓形等構(gòu)成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幾何圖形的裝飾圖案。
《國語辭典》:貼紙圖案(貼紙圖案)  拼音:tiē zhǐ tú àn
美術(shù)創(chuàng)造的技巧。是立體派的畢卡索和布拉克合作開發(fā)出來的創(chuàng)作方式,把實物經(jīng)過修剪之后,拼合在一起,又在上面繪畫,提出新的空間觀念。這種技巧后來常由達達主義及超現(xiàn)實主義加以應(yīng)用。
《國語辭典》:圖案畫(圖案畫)  拼音:tú àn huà
一種美術(shù)設(shè)計的圖畫種類。創(chuàng)作者以鮮明的色彩、美化的圖案,制作圖形重覆、具裝飾性功能的繪畫。
《國語辭典》:熊虎  拼音:xióng hǔ
1.熊和虎。漢。張衡〈西京賦〉:「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谷龂?。阮籍 元父賦:「崇陵崔巍,深溪崢嶸,美類不處,熊虎是生。」
2.形容勇猛?!蹲髠鳌P哪辍罚骸甘亲右?,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埂度龂?。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guān)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3.比喻勇猛善戰(zhàn)的將士。晉。陸云 吳故丞相陸公誄:「帝曰將軍,整爾熊虎,赫赫明明,皇輿出祖?!埂侗饼R書。卷三。文襄帝紀(jì)》:「揚旌北討,熊虎齊奮,剋復(fù)中原?!?br />4.古代旗幟常以熊、虎為圖案,后亦引申指旗幟?!吨芏Y。春官。司?!罚骸感芑槠?,鳥隼為旟。」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翠華卷飛雪,熊虎亙阡陌?!?/div>
《國語辭典》:斗紋(斗紋)  拼音:dǒu wén
一種指紋形態(tài)。指頭中心部位的紋線呈圓形、螺形或橢圓形。
分類:交叉圖案
《國語辭典》:鴛鴦(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小于鴨,雄者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黃褐色,雌者全體蒼褐色,棲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鴛,雌曰鴦。也稱為「匹禽」。
2.因鴛鴦常偶居不離,故以鴛鴦比喻夫婦。《紅樓夢》第一回:「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br />3.成對的物件。如:「鴛鴦劍」、「鴛鴦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稱為「鴛鴦」。如菜肴中有鴛鴦捲。
4.《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鴛鴦,刺幽王也?!够蛞嘀笧轫灦\天子之詩。首章二句為:「鴛鴦于飛,畢之羅之?!?/div>
《漢語大詞典》:鴛鴦劍(鴛鴦劍)
寶劍名。劍分雌雄兩股,故稱。紅樓夢第六六回:“正走之間,只聽得隱隱一陣環(huán)佩之聲, 三姐 從那邊來了,一手捧著鴛鴦劍,一手捧著一卷冊子。” 清 王韜 《淞隱漫錄·薊素秋》:“女初見其入也,微有慍色,及聞斯語,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斂衽再拜曰:‘當(dāng)如君教?!窗未差^鴛鴦劍引頸自刎。”
《漢語大詞典》:鴛鴦陣(鴛鴦陣)
古代陣法名。兵馬兩翼分列,相互聯(lián)絡(luò)拴伴。 明 戚繼光 練兵實紀(jì)·練營陣:“外圍兵將馬退入隊后,仍照鴛鴦陣,二馬一列,聯(lián)絡(luò)拴伴如式,務(wù)要隊伍分明,兵俱趨出馬前,立成鴛鴦陣勢,鳴鑼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 譚綸 、 戚繼光 之鴛鴦陣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參將領(lǐng)三千人為一營,十人為隊,隊有長,百人為哨,哨有長,五百一把總,六總一參將。儻一營全退,斬參將;一總?cè)?,斬把總;一隊一哨全退,斬哨長、隊長。如是則將與長無敢不奮死矣?!?/div>
《國語辭典》:云霞(雲(yún)霞)  拼音:yún xiá
1.彩霞。如:「云霞滿天」。唐。皇甫曾 晚至華陰詩:「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br />2.比喻清高?!赌鲜?。卷一九。謝晦傳》:「澹任達仗氣,不營當(dāng)世,與順陽范泰為云霞之交?!?br />3.比喻文采或色彩艷麗。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云霞雕色,有踰畫工之妙。」唐。白居易送毛仙翁〉詩:「肌膚冰雪瑩,衣服云霞鮮。」
《國語辭典》:云錦(雲(yún)錦)  拼音:yún jǐn
一種織有鮮麗圖案的高級絲織品。
《漢語大詞典》:云龍(雲(yún)龍)
(1).云和龍。 漢 王充 論衡·亂龍:“ 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設(shè)土龍以招雨,其意以云龍相致?!?五代 齊己 《春雨》詩:“云龍相得起,風(fēng)電一時來。” 前蜀 杜光庭 《天冊巡官何文濟為東院生日齋詞》:“猶風(fēng)虎以相須,若云龍而感契?!?br />(2).《易·乾》:“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云是水氣,故龍吟則景云出,是云從龍也?!焙笠蛞浴霸讫垺北扔骶硷L(fēng)云際會。 宋 陸游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云龍際千載,典冊冠三公。” 明 張居正 《圣母圖贊·慶都毓圣》:“元云入戶,赤龍在宮,遂開景運,萬國時雍,濟濟岳牧,是謂云龍?!?br />(3).喻朋友相得。 清 趙翼 《余簡稚存詩稚存答詩再簡奉酬》:“昔 唐 有 韓 孟 ,云龍兩連翩?!?清 徐夔 《移居贈永夫》詩:“爾我重訂云龍交,歲惟作噩月當(dāng)且。”
(4).即龍。《易·乾》:“云從龍?!惫史Q。 唐 張祜 《憶游天臺寄道流》詩:“云龍出水風(fēng)聲過,海鶴鳴皋日色清?!?南唐 沈汾 續(xù)仙傳·酆去奢:“﹝ 安和觀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見云龍、雷公、電姥,神鬼甚眾?!?br />(5).喻豪杰。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fēng)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和卓閣老紀(jì)恩詩:“云龍追逐當(dāng)時志,愧我衰齡獨閉關(guān)?!?br />(6).駿馬的美稱。文選·曹植〈七啟〉:“僕將為吾子駕云龍之飛駟,飾玉輅之繁纓?!?李善 注:“馬有龍稱,而云從龍,故曰云龍也。周禮曰:凡馬八尺已上為龍?!?br />(7). 漢 宮殿門名。文選·班固〈東都賦〉:“爾乃盛禮興樂,供帳置乎 云龍 之庭?!?呂延濟 注:“ 云龍 ,門名?!?span id="16rjrtq"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飛 云龍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綜 注:“ 德陽殿 東門稱 云龍門 ?!?br />(8).山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 宋 蘇軾 《訪張山人得山中二字》詩之二:“萬木鎖 云龍 ,天留與 戴公 。”自注:“ 云龍 ,山名?!?br />(9).印有龍的圖案的茶餅,為 宋 朝的貢茶。泛指優(yōu)質(zhì)名茶。 宋 舒亶 《菩薩蠻·湖心寺席上賦茶》詞:“香泛雪盈杯,云龍疑夢回?!?宋 黃庭堅 《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楊休》詩:“家山鷹爪是小草,敢與好賜云龍同?!?明 高啟 《贈墨翁沈蒙泉》詩:“人間留藏敢輕試,傳玩正比云龍茶?!眳⒁姟?龍團 ”。
《國語辭典》:龍團(龍團)  拼音:lóng tuán
宋時專供皇帝飲用的上等茶。將茶制成圓餅狀,上印龍鳳圖紋。也稱為「龍鳳茶」。
《漢語大詞典》:蛟螭
(1).猶蛟龍。亦泛指水族。 漢 揚雄 《羽獵賦》:“探巖排碕,薄索蛟螭?!?明朱鼎《玉鏡臺記·石勒稱王》:“倚天長劍泣蛟螭,那怕金壘湯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觀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書文藝近取 支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無二國者, 日本 則終古為蛟螭蜃蛤耳。”參見“ 蛟龍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 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士題名碑》詩:“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br />(3).指形似蛟龍的拐杖。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蛟螭盤拏露頭角,熊經(jīng)樹顛虎山腳?!?/div>
《國語辭典》:蛟龍(蛟龍)  拼音:jiāo lóng
傳說中能發(fā)洪水、興風(fēng)作浪的龍。漢。王充《論衡。龍?zhí)摗罚骸蛤札堃姸朴曛?,雨至則雷電擊。」
《國語辭典》:瑣闥(瑣闥)  拼音:suǒ tà
舊時宮門上多雕飾連瑣花紋,故稱宮門為「瑣闥」。《樂府詩集。卷一二。郊廟歌辭十二。漢宗廟樂舞辭。章慶舞》:「霧集瑤階瑣闥,香生綺席華茵?!?/div>
《國語辭典》:織成(織成)  拼音:zhī chéng
1.編織而成。唐。元稹估客樂〉詩:「炎洲布火浣,蜀地錦織成。」
2.古代以彩絲或金縷織成的名貴絲織品。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發(fā)簏,取織成裙衫兩副遺超,又贈詩一首?!固?。杜甫太子張舍人遺織成縟段〉詩:「客從西北來,遺我翠織成?!?/div>
《國語辭典》:瑣窗(瑣窗)  拼音:suǒ chuāng
刻有環(huán)形連瑣花紋的窗戶。《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人在瑣窗深處好,悶回羅帳靜中吟?!挂沧鳌告i窗」。
《漢語大詞典》:云旗(雲(yún)旗,雲(yún)旂)
亦作“ 云旂 ”。
(1).以云為旗。《楚辭·九歌·東君》:“駕龍輈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王逸 注:“以云為旌旗?!?br />(2).畫有熊虎圖案的大旗。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拖蜺旌,靡云旗?!?張守節(jié) 正義:“ 張 云:‘畫熊虎於旌,似云氣也。’”文選·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庭,云旗拂霓?!?薛綜 注:“旗謂熊虎為旗,為高至云,故曰云旗也?!?唐 錢起 《送鮑中丞赴太原軍營》:“云旂臨塞色,龍笛出關(guān)聲?!?劉師培 文說·宗騷:“云旗星蓋,遽宇高堂,靃靡千古,鏤錯萬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