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38,分116頁顯示  上一頁  77  78  79  80  81  83  84  85  8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自由貿(mào)易港
證券交易法
無政府狀態(tài)
無政府主義
無害通過權
未開發(fā)國家
被奴役國家
巴黎歌劇院
板蕩識忠臣
不抵抗主義
自由世界
自由稅率
阿拉伯聯(lián)盟
宗廟丘墟
總統(tǒng)直選
《國語辭典》:自由貿(mào)易港(自由貿(mào)易港)  拼音:zì yóu mào yì gǎng
由各國家所自行劃定的自由貿(mào)易區(qū),通常包括整個港區(qū)及其附近地區(qū),或國土中的某一區(qū)域。規(guī)定所有進入貨物的運輸、儲存、包裝及加工制造等,均可由商人自由經(jīng)營,不需繳納關稅及其他貨物稅捐,亦可免海關的干預。目前可分為商業(yè)性、工業(yè)性及工商綜合性三類。也稱為「自由貿(mào)易區(qū)」、「自由港」。
《國語辭典》:證券交易法  拼音:zhèng quàn jiāo yì fǎ
為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保障投資(國家債票、股票、公司債票)等之交易,所特別制定的法規(guī)。
《國語辭典》:無政府狀態(tài)(無政府狀態(tài))  拼音:wú zhèng fǔ zhuàng tài
一個國家沒有政府統(tǒng)治,全國陷于動亂不安、暴動迭起的狀態(tài)。
《國語辭典》: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  拼音:wú zhèng fǔ zhǔ yì
Anarchism
是一種政治學說,主張廢除國家、政府及一切永久性的權威體制,代之以個人、團體、宗教,以及民族之間完全自律協(xié)調(diào)的合作,以建設平等與公正的社會。也譯作「安那其主義」。無政府主義的主要倡議者包括法國政治家普魯東(Pierre Joseph Proudhon,西元1809~1865)與俄羅斯革命思想家巴枯寧(Mikhail Alexandrovich Bakunin,西元1814~1876)。
《國語辭典》:無害通過權(無害通過權)  拼音:wú hài tōng guò quán
國際海洋法賦予各國船只通過其他國家領海的權利。指任何船只必須以不損害沿海國之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方式,維持正常速度行駛,不得停止,且不得撈捕任何水產(chǎn),同時漁具、漁網(wǎng)要妥為收存,并加以覆蓋。
《國語辭典》:未開發(fā)國家(未開發(fā)國家)  拼音:wèi kāi fā guó jiā
經(jīng)濟未開發(fā)的國家。相對于已開發(fā)國家而言。通常具有下列特性:一、所得低而儲蓄少。二、人口成長率很高。三、勞動大部分用于農(nóng)業(yè)方面。四、成年人的識字率很低。五、有大量的隱藏性失業(yè)。六、出口依賴很少數(shù)的產(chǎn)品。也稱為「落后國家」。
《國語辭典》:被奴役國家(被奴役國家)  拼音:bèi nú yì guó jiā
國民生活不自由的國家。通常指被共黨暴政統(tǒng)治和壓迫的國家。如:「今年世盟擴大舉行聲援被奴役國家的活動。」
《國語辭典》:巴黎歌劇院(巴黎歌劇院)  拼音:bā lí gē jù yuàn
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歌劇院?,F(xiàn)稱為巴黎國家歌劇院(Opéra National de Paris)。為法語Opéra de Paris的意譯。由加尼葉(Charles Garnier)設計,西元一八六二年開始興建,一八七五年啟用,早期稱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現(xiàn)通稱巴黎歌劇院,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筑,擁有一千九百七十九個座位,被認為是新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之一。
《國語辭典》:板蕩識忠臣(板蕩識忠臣)  拼音:bǎn dàng shì zhōng chén
板蕩,都是《詩。大雅》中譏刺周厲王無道而導致國家動亂、社會動亂的詩篇。借指亂世。「板蕩識忠臣」意謂在亂世中才能識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亂中,張巡、許遠仍堅守不屈,所謂『板蕩識忠臣』的道理,于此可見?!埂墩f岳全傳》第三八回:「鑾輿萬里困胡塵,勇士勤王不顧身。自古疾風知勁草,由來板蕩識忠臣。」
《國語辭典》:不抵抗主義(不抵抗主義)  拼音:bù dǐ kàng zhǔ yì
一個國家對于他國的侵略行為,主張不用武力抵抗,而以和平方式來解決。也稱為「無抵抗主義」。
《國語辭典》:自由世界  拼音:zì yóu shì jiè
1.今日民主國家稱共產(chǎn)國家以外的地區(qū)為「自由世界」。
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一般人士稱實行極權主義的德國、日本、義大利三個軸心國家以外的地區(qū)為「自由世界」。
《國語辭典》:自由稅率(自由稅率)  拼音:zì yóu shuì lǜ
對于進口之外國貨物由國家自由定其稅率,稱為「自由稅率」。
《國語辭典》:阿拉伯聯(lián)盟(阿拉伯聯(lián)盟)  拼音:ā lā bó lián méng
西元一九四五年,由阿拉伯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其宗旨在促進會員國間的合作交流,維護主權與領土完整。其創(chuàng)立時原有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約旦、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葉門等七國,發(fā)展至今已有二十二個成員國,是中東地區(qū)重要的國際組織。
《國語辭典》:宗廟丘墟(宗廟丘墟)  拼音:zōng miào qiū xū
宮室變?yōu)閺U墟。比喻國家衰敗滅亡。元。施惠《幽閨記》第四出:「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間哭哭啼啼,可惜車駕奔馳,生民涂炭,宗廟丘墟?!骨濉`嵺啤捶犊h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以及宗廟丘墟,關山勞戍之苦,宛然在目。」
《國語辭典》:總統(tǒng)直選(總統(tǒng)直選)  拼音:zǒng tǒng zhí xuǎn
國家元首總統(tǒng)系由全體人民直接投票選舉產(chǎn)生,稱為「總統(tǒng)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