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理不忘亂
禮讓為國
利國福民
禮義之邦
立憲政體
立國安邦
跨國企業(yè)
基層建設
基輔公國
濟世安邦
濟世經(jīng)邦
濟弱扶危
極權國家
極權主義
集體安全
《國語辭典》:理不忘亂(理不忘亂)  拼音:lǐ bù wàng luàn
國家處于盛平安定的時候,不能忘記混亂不安的時候。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一○。慎終》:「然安不忘危,理不忘亂,雖知今日無事,亦須思其終始?!顾?。王禹偁〈進端拱箴表〉:「然而安不忘危,理不忘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古圣賢之深旨也。」
《國語辭典》:禮讓為國(禮讓為國)  拼音:lǐ ràng wèi guó
以守禮謙讓的精神治理國家。語出《論語。里仁》:「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國語辭典》:利國福民(利國福民)  拼音:lì guó fú mín
造福國家與人民。如:「政府的施政措施,應以利國福民為宗旨?!?/div>
《國語辭典》:禮義之邦(禮義之邦)  拼音:lǐ yì zhī bāng
崇禮尚義的國家。唐?劉禹錫〈為裴相公賀冊魯王表〉:「既示之以君親之道,又錫之以禮義之邦。寰海聞風,室家相慶?!姑?歸有光〈祈雨文〉:「邇者人心不古,吏道多端,遂以禮義之邦,化為夷鬼之俗?!?/div>
《國語辭典》:立憲政體(立憲政體)  拼音:lì xiàn zhèng tǐ
凡制定《憲法》,以規(guī)定國家權力行使的政體,即稱為「立憲政體」。
《國語辭典》:立國安邦(立國安邦)  拼音:lì guó ān bāng
建立國家,安定天下。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你看我立國安邦為相宰,那其間日轉(zhuǎn)千階,喜笑迎腮,掛印懸牌?!乖o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圣朝卿相,一個個忠君上,立國安邦,扶持萬載山河壯?!挂沧鳌噶I(yè)安邦」。
《國語辭典》:跨國企業(yè)(跨國企業(yè))  拼音:kuà guó qì yè
泛指一家公司其經(jīng)營范圍跨越多個國家,在國際上從事生產(chǎn)、銷售、技術轉(zhuǎn)移、資金流通等活動,有不同型態(tài),因此也有不同名稱,如多國籍企業(yè)、國際企業(yè)等。
《國語辭典》:基層建設(基層建設)  拼音:jī céng jiàn shè
泛指與人民生活關系較密切的國家建設。如道路、橋梁的興建皆屬基層建設之一。
《國語辭典》:基輔公國(基輔公國)  拼音:jī fǔ gōng guó
國名。俄羅斯第一個有組織的國家,主要民族為斯拉夫人,因國都為基輔,故稱為「基輔公國」。建于西元第九世紀中葉,十世紀中葉傳入基督教,貿(mào)易發(fā)達。十三世紀滅于蒙古人之手,建為欽察汗國,至十五世紀方獨立為莫斯科公國。
《國語辭典》:濟世安邦(濟世安邦)  拼音:jì shì ān bāng
拯救世人,安定國家。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你學濟世安邦策,按《六韜》、《三略》書。」
《國語辭典》:濟世經(jīng)邦(濟世經(jīng)邦)  拼音:jì shì jīng bāng
救濟世人,治理國家。明。屠隆《?毫記》第一七出:「此行指望濟世經(jīng)邦,誰想竟成畫餅?」
《國語辭典》:濟弱扶危(濟弱扶危)  拼音:jì ruò fú wéi
救濟扶助弱小或遭到危難的人或國家?!端逄蒲萘x》第四回:「更喜新娶妻張氏,奩中頗有積蓄,得以散財結(jié)交,濟弱扶危?!挂沧鳌笣醴鰞A」。
《國語辭典》:極權國家(極權國家)  拼音:jí quán guó jiā
政權由個人或少數(shù)人控制,實行極權主義的國家。如義大利由法西斯黨執(zhí)政的時期。
《國語辭典》:極權主義(極權主義)  拼音:jí quán zhǔ yì
toltalitarianism
一種政治制度。指國家對社會有絕對權威,并盡可能控制公眾與私人生活的各種面向。與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不同的是,威權主義通常指一個集權的個人獨裁者、軍事單位或其他政治菁英所組成的政權,極權主義則實質(zhì)控制社會中的經(jīng)濟、思想、教育、藝術、公民道德等全部面向。極權主義代表政權包括希特勒政權、墨索里尼政權、史達林政權、毛澤東政權、北朝鮮金氏政權等。
《國語辭典》:集體安全(集體安全)  拼音:jí tǐ ān quán
由幾個國家互相保證、承諾,遇有破壞和平、發(fā)生侵略事件時,即采取集體行動,以維持和平,制止侵略的一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