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38,分116頁顯示  上一頁  69  70  71  72  73  75  76  77  7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民主櫥窗
民為邦本
民惟邦本
蠻觸相爭
冒進政策
貿(mào)易保護
失業(yè)救濟
收歸國有
世界大戰(zhàn)
社稷之器
舍身報國
社稷為墟
升學主義
四海歸心
太平時節(jié)
《國語辭典》:民主櫥窗(民主櫥窗)  拼音:mín zhǔ chú chuāng
實施高度民主,可供參考、學習模范的國家。如:「美國社會為全球人共同矚目的民主櫥窗?!?/div>
《國語辭典》:民為邦本(民為邦本)  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宋。陸九淵〈與陳倅書〉:「民為邦本,誠有憂國之心,肯日蹙其本而不之恤哉?」也作「民惟邦本」。
《國語辭典》:民惟邦本  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書經(jīng)。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元史。卷一三○。阿魯渾薩理傳》:「民惟邦本,傷本以斂怨,亦非宰相福也?!挂沧鳌该駷榘畋尽埂?/div>
《國語辭典》:蠻觸相爭(蠻觸相爭)  拼音: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蠻氏是蝸牛右角上的國家,觸氏是左角上的國家,兩國為爭地,每十五日就戰(zhàn)一次,死傷逾萬。典出《莊子。則陽》。比喻為小利而時起爭端。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下》:「顧答以蠻觸相爭,天朝從不過問?!挂沧鳌感U爭觸戰(zhàn)」、「蠻觸干戈」、「干戈蠻觸」、「蝸角之爭」。
《國語辭典》:冒進政策(冒進政策)  拼音:mào jìn zhèng cè
國家決策者處理國際爭端時所采行的政策。當危機發(fā)生時,決策者在衡量利益得失后,為維護本國利益所采取訴諸戰(zhàn)爭的冒險政策。
《國語辭典》:貿(mào)易保護(貿(mào)易保護)  拼音:mào yì bǎo hù
國家為了保護確有發(fā)展前途的新興產(chǎn)業(yè),主張實施保護貿(mào)易,采取配額輸入或課重稅之方式,以排除或減少先進國家的競爭。參見「保護主義」條。
《國語辭典》:失業(yè)救濟(失業(yè)救濟)  拼音:shī yè jiù jì
失業(yè)者在失業(yè)期間國家所給予的津貼。
《國語辭典》:收歸國有(收歸國有)  拼音:shōu guī guó yǒu
徵收私人的財產(chǎn)歸屬于國家所有。如:「為了擴建機場,政府打算將附近的土地收歸國有?!埂肚迨犯?。卷二五。宣統(tǒng)本紀》:「七月壬申,趙爾豐奏鐵路收歸國有,川民仍多誤會,相率要求?!?/div>
《國語辭典》:世界大戰(zhàn)(世界大戰(zhàn))  拼音:shì jiè dà zhàn
一種全球各主要國家皆被捲入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國語辭典》:社稷之器  拼音:shè jì zhī qì
比喻國家的棟梁、人才。《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蔣琬傳》:「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國語辭典》:舍身報國(舍身報國)  拼音:shě shēn bào guó
舍棄己身報效國家?!度龂萘x》第一○一回:「大丈夫舍身報國,雖萬死無恨?!?/div>
《國語辭典》:社稷為墟(社稷為墟)  拼音:shè jì wéi xū
國家滅亡變成廢墟?!痘茨献?。人間》:「重耳反國,起師而伐曹,遂滅之。身死人手,社稷為墟?!?/div>
《國語辭典》:升學主義(升學主義)  拼音:shēng xué zhǔ yì
教學活動以升學為唯一目的,不重視個人的性向、志趣、能力以及國家、社會的需要,稱為「升學主義」。
《國語辭典》:四海歸心(四海歸心)  拼音:sì hǎi guī xīn
比喻國家統(tǒng)一得到全民的擁護。如:「如今天下太平,四海歸心,正是空前未有的盛世?!?/div>
《國語辭典》:太平時節(jié)(太平時節(jié))  拼音:tài píng shí jié
國家富強,社會安定的時候。《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若是太平時節(jié),天生幾個好人出來扶持世界;若要禍亂時節(jié),天生幾個歹人出來攪亂乾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