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宰執(zhí)
治國
國計
大同
云雷
國門
邊防
梁棟
大法
軍國
自治
國步
府庫
大典
職方
《漢語大詞典》:宰執(zhí)(宰執(zhí))
指宰相等執(zhí)掌國家政事的重臣。 唐 陸龜蒙 《自憐賦》:“丞相府不開, 平津閣 不立,布衣之説無由自通乎宰執(zhí)。”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大內(nèi):“外廊橫門北去百餘步,又一橫門,每日宰執(zhí)趨朝,此處下馬?!?span id="ifs0obj" class="book">《金史·侯摯傳》:“ 摯 為人威嚴,御兵人莫敢犯。在朝遇事敢言……南渡后宰執(zhí)中,人望最重?!?清 戴名世 《九科文總序》:“以謂天下之為選政者,以草莽而操文章之權(quán),其轉(zhuǎn)移人心,乃與宰執(zhí)侍從及督學之官等而深有望於大儒者,為之別黑白而定邪正,使天下曉然知所去取?!?/div>
《國語辭典》:治國(治國)  拼音:zhì guó
1.治理國事?!抖Y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埂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治國以禮,民無怨聲?!?br />2.政治清明百姓安樂的國家。《荀子。富國》:「其耕者樂田,其戰(zhàn)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diào)議,是治國已?!?/div>
《國語辭典》:國計(國計)  拼音:guó jì
1.國家的經(jīng)濟?!盾髯?。富國》:「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br />2.國家的政策、計畫?!洞笏涡瓦z事。貞集》:「往時肅王已為奸臣所誤,大王可復誤耶?不如暫留,審視國計?!?/div>
《國語辭典》:大同  拼音:dà tóng
1.最和平安樂的盛世。如:「世界大同」。
2.天地萬物與人合而為一。《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br />3.大致相同?!稘h書。卷九六。西域傳上。大宛國傳》:「自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自相曉知也?!埂逗鬂h書。卷七二。董卓傳》:「天下反覆未可知,相與州里,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共一言。」
4.南朝梁武帝的年號(西元535~546)。
5.縣名。在山西省內(nèi)外長城之間,是平綏鐵路的中心,產(chǎn)煤。舊為大同府治。
《漢語大詞典》:云雷(雲(yún)雷)
(1).云和雷。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蘇軾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澤,救焚拯溺,不待崇朝?!?span id="ogdfxum"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十六回:“一日,場內(nèi)曬了許多麥,倐?cè)辉评状笞髌饋怼!?br />(2).指云紋和雷紋。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云罇刻畫云雷之形?!?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爐》詩:“云雷縈帶古文章,子子孫孫永奉常。” 明 李東陽 《臺寺夏日》詩:“云雷畫壁丹青壯,神鬼虛堂世代遙?!?清 龔自珍 《偽鼎行》:“徒取云雷傅,汝敗漆朽壤?!?br />(3).易·屯:“《彖》曰:屯,剛?cè)崾冀欢y生,動乎險中,大亨貞?!卑?,《屯》之卦象為《坎》《震》下,《坎》之象為云,《震》之象為雷。因以“云雷”喻險難環(huán)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道鐘《屯》《剝》,世屬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為丘行恭贊》序:“圣人創(chuàng)經(jīng)綸之業(yè),起草昧之時,云雷方興,《屯》難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br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棄疾 《沁園春·城中諸公載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詞:“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鄧廣銘 箋注:“意謂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預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將遭受拒絶也?!?br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span id="ph6yatl" class="book">《屯》之卦象是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動于下。按《象傳》以雨比恩澤,以雷比刑。謂君子觀此卦象和卦名,則善于兼用恩澤與刑罰,以經(jīng)緯國家。南史·張弘策樂藹等傳論:“ 藹 雖異帷幄之勛,亦讚云雷之業(yè),其當官任事,寵秩不亦宜乎?!?br />(6).指經(jīng)緯治理國家的人。 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三:“廊廟佇徵于舊德,云雷始洽于新恩?!?金 元好問 《射虎》詩:“得意云雷捲勍敵,回頭藜藿但空山?!?br />(7).行云下雨。 唐 盧綸 《寄贈庫部王郎中》詩:“草木承風偃,云雷施澤均?!?劉初棠 校注:“周易·上經(jīng)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為雷,調(diào)聲以就平仄?!?br />(8).比喻波濤。波濤翻卷如云,奔騰之聲如雷,故稱。 宋 蘇軾 《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詩:“擘開翠峽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金 元好問 《鸛雀崖北龍?zhí)丁?/span>詩:“云雷皷飛浪,噴薄齊萬弩。”
《國語辭典》:國門(國門)  拼音:guó mén
1.國都的城門。《三國演義》第二回:「合仍遷于河間安置,限日下即出國門?!?br />2.泛指國境以內(nèi)。如:「出國比賽的棒球代表隊返抵國門,上百名球迷夾道歡迎?!?/div>
《國語辭典》:邊防(邊防)  拼音:biān fáng
為保護國家安全而在邊境地區(qū)設置的軍事防禦措施?!缎绿茣?。卷五○。兵志》:「此自武德至天寶以前邊防之制?!?/div>
《國語辭典》:梁棟(梁棟)  拼音:liáng dòng
本指支撐屋宇的梁木。后用以比喻國家的良才。唐。杜甫古柏行〉:「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埂段饔斡洝返谌鸹兀骸改菄跻娝栛职合?,以為濟世之梁棟?!?/div>
《國語辭典》:大法  拼音:dà fǎ
1.基本法則。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愚以為凡史氏褒貶大法,《春秋》已備之矣?!?br />2.國家的基本法。如:「憲法是我國的基本大法?!?/div>
《國語辭典》:軍國(軍國)  拼音:jūn guó
1.軍務及國政?!段倪x。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值魏太祖創(chuàng)基之初,籌畫軍國,嘉謀屢中?!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上》:「威在河中討三叛時分,得朝廷詔書,見其處分軍國之事,皆合機宜?!?br />2.以軍事統(tǒng)治的獨裁國家。
《國語辭典》:自治  拼音:zì zhì
1.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含有能約束自己行為之意?!度龂?。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毛玠》:「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
2.實行民主政治,在各地方由選舉產(chǎn)生權(quán)力機構(gòu),管理地方事務。如:「民族自治」、「自治團體」。
《國語辭典》:國步(國步)  拼音:guó bù
國家的處境。唐。裴光庭〈宰相等上尊號表〉:「往昔國步多艱,克清內(nèi)難。」《明史。卷二七四。姜曰廣列傳》:「史可法憫國步多艱,忠義奮發(fā),提兵江滸,以當南北之沖,四鎮(zhèn)棋布,聯(lián)絡聲援,力圖興復。」
《國語辭典》:府庫(府庫)  拼音:fǔ kù
國家儲藏財物的處所?!睹献印A夯萃跸隆罚骸付畟}廩實,府庫充?!埂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div>
《國語辭典》:大典  拼音:dà diǎn
1.大典禮、隆重的典禮。如:「國慶大典」。
2.大典籍。如《永樂大典》。
3.國家的大法?!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至于軍國遠圖、刑政大典既道,在廊廟則理擅民宗,若乃明練庶務,鑒達治體?!?/div>
《國語辭典》:職方(職方)  拼音:zhí fāng
1.職官名?!吨芏Y》夏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地圖,主四方之職貢;后每沿用,如明、清兵部及民國初年內(nèi)務部均有職方司。
2.主治地方之事?!抖Y記。曲禮下》:「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div>
《漢語大詞典》:職方氏(職方氏)
周 代官名。掌天下地圖與四方職貢。周禮·夏官·職方氏:“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 夷 、八 蠻 、七 閩 、九 貉 、五 戎 、六 狄 之人民與其財用、九穀、六畜之數(shù)要,周知其利害。”漢書·地理志上:“故《周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地,辯九州之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