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波蘭
枋國
法案
法權(quán)
法學(xué)
鳳諾
亡徵
議價
強予
各國
侏儒粟
存政
庫銀
冷戰(zhàn)
省馬
《國語辭典》:波蘭(波蘭)  拼音:bō lán
Poland
國名。位于歐洲東部。參見「波蘭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枋國(枋國)
掌握國家大權(quán)。 明 危素 日損齋筆記附錄《文獻黃公神道碑》:“ 秦丞相 檜 枋國,殺異己者?!?span id="suklgut" class="book">《明史·孫鑨傳》:“ 嚴嵩 枋國, 陞 其門生也,獨無所附麗。”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當(dāng) 慶元 枋國,方興 楚宗 妖書之獄,以陷君子。先生草疏劾 慶元 ?!?/div>
《國語辭典》:法案  拼音:fǎ àn
泛指向立法機關(guān)提出以備審議制定的法律草案。
《國語辭典》:法權(quán)(法權(quán))  拼音:fǎ quán
國家行使法律的權(quán)力,稱為「法權(quán)」。
《國語辭典》:法學(xué)(法學(xué))  拼音:fǎ xué
1.法律學(xué)的簡稱。參見「法律學(xué)」條。
2.狹義的法學(xué)指法釋義學(xué),主要探討如何在具體個案中解釋與適用法律。
《漢語大詞典》:鳳諾(鳳諾)
鳳尾諾。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暇日獨處見寄》:“知君滿篋前朝事,鳳諾龍奴借與窺?!卑矗酥竾沂佛^內(nèi)所藏的御批奏疏。
《漢語大詞典》:亡徵
國家將亡的征兆。韓非子·亡徵:“亡徵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雖相去百世,縣年一紀(jì),限隔九州,殊俗千里,然其亡徵敗跡,若重規(guī)襲矩,稽節(jié)合符。”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危機急於彍弩,亡徵著於日月?!?/div>
《國語辭典》:議價(議價)  拼音:yì jià
由買賣雙方共同協(xié)商議定物品價格。
《漢語大詞典》:強予
亦作“彊予”。 古代國家將土地授民耕種,若其人強壯,治一夫之田尚有馀力,則復(fù)予之田,稱為“彊予”。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時器勸甿,以彊予任甿。” 鄭玄 注:“彊予,謂民有餘力,復(fù)予之田,若餘夫然。”
《國語辭典》:各國(各國)  拼音:gè guó
各個不同的國家。如:「他夢想到世界各國去旅游?!?/div>
《漢語大詞典》:侏儒粟
亦作“ 侏儒米 ”。 語出漢書·東方朔傳:“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 朔 長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 朔 飢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 長安 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給對國家貢獻甚小的人的俸祿。 宋 陸游 《曉出城東》:“包羞強索侏儒米,豪舉何人記少年?!?清 唐孫華 《贈商州丞》詩之二:“終年未飽侏儒粟,昏夜頻麾 伯起 金?!?/div>
《漢語大詞典》:存政
謂使國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淮南子·兵略訓(xùn)》:“地廣人眾,不足以為強;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為存政者,雖小必存;為亡政者,雖大必亡。”
《國語辭典》:庫銀(庫銀)  拼音:kù yín
1.國庫的銀錢。《宋史。卷三二四。張亢傳》:「御史梁堅劾亢出庫銀給牙吏往成都市易,以利自入?!?br />2.舊時國家通用之銀,以庫平為其計重單位。
《國語辭典》:庫平(庫平)  拼音:kù píng
舊時的衡制標(biāo)準(zhǔn)。每庫平一兩大約等于關(guān)平九錢八分七釐二毫,合于標(biāo)準(zhǔn)制三七點三○一公分,合于市用制一點一九三六市兩。
《國語辭典》:冷戰(zhàn)(冷戰(zhàn))  拼音:lěng zhàn
1.泛指國際間除武力沖突外的其他一切緊張、對峙的狀態(tài)。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由于歐洲的崩潰、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產(chǎn)勢力的擴張,乃形成美國領(lǐng)導(dǎo)的民主陣營與蘇俄領(lǐng)導(dǎo)的共產(chǎn)集團非戰(zhàn)非和的微妙關(guān)系。雙方在意識型態(tài)、政治、經(jīng)濟與軍事等方面均有沖突,只是沒發(fā)動全面性的戰(zhàn)爭,稱為「冷戰(zhàn)」。
2.比喻人與人間,除肢體、語言的沖突外,任何緊張、對峙的狀態(tài)。如:「他夫妻倆已冷戰(zhàn)了個把月,至今仍無絲毫轉(zhuǎn)圜的馀地?!?/div>
《國語辭典》:冷戰(zhàn)(冷戰(zhàn))  拼音:lěng zhan
1.指國際間運用政治、經(jīng)濟、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戰(zhàn)爭。為英語coldwar的意譯。今也指人際間以冷默態(tài)度取代激烈爭論的方式。如:「夫妻間一有爭議就吵架或冷戰(zhàn),根本不能解決問題?!?br />2.因寒冷、驚嚇或緊張而發(fā)抖。如:「寒風(fēng)襲來,他不禁打了一個冷戰(zhàn),酒意全消了?!埂镀缏窡簟返谒奈寤兀骸高@『拐帶人命』四字,把王中嚇了一個冷戰(zhàn)。欲待上前去問,卻又苦于無因。只得傾耳細聽。」《俠義傳》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曉得本閣的規(guī)矩么?』艾虎聽了,暗暗打個冷戰(zhàn),道:『小人不知甚么規(guī)矩。』」也作「寒噤」。
《漢語大詞典》:省馬(省馬)
宋 時國家收購、支配馬匹的一種制度。宋史·兵志十二:“邊州置場,市蕃 漢 馬團綱,遣殿侍部送赴闕,或就配諸軍,曰省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