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大司徒
殉難
宗稷
府倉
國道
鼎命
女禍
侵略
曹社
貴國
官都
國靈
國干
戰(zhàn)蝸
國建
《國語辭典》:大司徒  拼音:dà sī tú
職官名。周代為掌教化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漢。光武帝〈臨淄勞耿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dāng)詔大司徒釋其怨?!?/div>
《國語辭典》:殉難(殉難)  拼音:xùn nàn
為拯救危難而犧牲生命。通常多指為國捐軀?!稌x書。卷一一六。姚萇載記》:「卿以身殉難,將為誰乎?」《明史。卷二八九。忠義傳。序》:「以暨神、熹兩朝,邊陲多故,沉身殉難者,未易更仆數(shù)?!挂沧鳌羔唠y」。
《漢語大詞典》:宗稷
宗廟社稷。古代亦常用以代表國家政權(quán)。《宋書·袁顗傳》:“王室不造,昏兇肆虐,神鼎將淪,宗稷幾泯,幸天未亡 宋 ,乾歷有歸?!?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出 江 派而風(fēng)翔,入京師而雷動;鳴控弦於宗稷,流鋒鏃於象魏?!?宋 司馬光 《交趾獻(xiàn)奇獸賦》:“陛下功冠邃古,化侔儀極,恭承神祇,嚴(yán)奉宗稷。”
《漢語大詞典》:府倉(府倉)
古時(shí)指國家的倉庫。國語·越語下:“田野開闢,府倉實(shí),民眾殷?!?韋昭 注:“貨財(cái)曰府;米粟曰倉?!?span id="7777drk" class="book">《韓非子·解老》:“獄訟繁則田荒,田荒則府倉虛,府倉虛則國貧?!?/div>
《國語辭典》:國道(國道)  拼音:guó dào
屬于國有的道路。如國道中山高速公路。
《漢語大詞典》:鼎命
指帝王之位;國家之命運(yùn)。宋書·傅亮傳:“ 桓玄 暴篡,鼎命已移?!?span id="m1q39vm" class="book">《北史·僭偽附庸傳序》:“至如 晉 、 宋 、 齊 、 梁 雖曰偏據(jù),年漸三百,鼎命相承?!?span id="y9fgd9g" class="book">《舊唐書·穆宗紀(jì)贊》:“皇皇上帝,為民立正。此何人哉,遽主鼎命。”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jì):“且主上乾綱獨(dú)斷,鼎命時(shí)隆?!?/div>
《國語辭典》:女禍(女禍)  拼音:nǚ huò
由女子所引起的禍害。多指君主寵信女子,或由于女主執(zhí)政而敗壞國事。含貶義?!缎绿茣>砦?。玄宗本紀(jì)》:「嗚呼,女子之禍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數(shù)十年間,再罹女禍,唐祚既絕而復(fù)續(xù)?!?/div>
《國語辭典》:侵略  拼音:qīn lüè
1.侵犯掠奪?!赌鲜?。卷五一。梁宗室傳上。吳平侯景傳》:「齊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盜賊,景移書告示,魏即焚塢戌保境,不復(fù)侵略?!?br />2.一國侵犯破壞另一國的主權(quán)、領(lǐng)土完整及政治獨(dú)立,或任何不符合聯(lián)合國憲章的行為。侵略的主要形式有武裝入侵、政治干涉、經(jīng)濟(jì)迫害、文化滲透等方式。
《漢語大詞典》:曹社
左傳·哀公七年:“初, 曹 人或夢眾君子立于社宮,而謀亡 曹 ?!焙笠浴安苌纭睘閲覍⑼龅牡涔省?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鬼同 曹 社之謀,人有 秦 庭之哭?!?唐 楊炯 《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士女同嘆於 商 墟,鬼神共謀於 曹 社?!?span id="iui7g9v" class="book">《“五四”愛國運(yùn)動史料·上海罷市實(shí)錄》:“神州莽莽,見被髮于 伊川 ; 禹 域芒芒,遘鬼謀于 曹 社。”
分類:國家家將
《國語辭典》:貴國(貴國)  拼音:guì guó
尊稱他人的國家。如:「貴國的科技發(fā)達(dá),是敝國學(xué)習(xí)的榜樣。」
《漢語大詞典》:官都
國家眾官的首長或某地方某單位的行政長官。管子·問:“問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斷,今事之稽也何待?” 尹知章 注:“官都,謂總攝諸司者也?!?郭沫若 等集校:“此‘官都’與‘五官’同列,當(dāng)為中央之官都……唯官都有大小之別,在中央者‘總攝諸司’,等於冢宰, 尹 俞 未誤。在地方及其他官職,亦有都,《度地篇》水官有都,即其證?!?/div>
《漢語大詞典》:國靈(國靈)
(1).猶國命。國家的法令。 漢 揚(yáng)雄 《法言·淵騫》:“或問循吏,曰:吏也;游俠,曰:竊國靈也?!?李軌 注:“靈,命也。”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惟時(shí)諸侯,上脫下競。圖服淆蕩,實(shí)綴仁圣。煇燿國靈,導(dǎo)揚(yáng)主命?!?br />(2).國家的威靈。 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仰宣國靈,介茲景福。延吉祥於清廟,納萬壽於神躬?!?/div>
《漢語大詞典》:國干(國幹)
國家之主干,治國之本。左傳·襄公三十年:“ 子駟氏 欲攻 子產(chǎn) , 子皮 怒之曰:‘禮,國之干也。殺有禮,禍莫大焉?!?南朝 齊 王儉 《侍皇太子釋奠宴》詩:“禮惟國干,義實(shí)民端。身由業(yè)澡,世以教安?!?/div>
《漢語大詞典》:戰(zhàn)蝸(戰(zhàn)蝸)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蝸牛角上的國家,右角上的叫 蠻氏 ,左角上的叫 觸氏 ,雙方常為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見莊子·則陽。后以“戰(zhàn)蝸”比喻在細(xì)小事情上的爭奪。 元 趙孟俯 《蘇武慢》詞:“細(xì)看來聚蟻功名,戰(zhàn)蝸事業(yè),畢竟又成何濟(jì)!”
《國語辭典》:國建(國建)  拼音:guó jiàn
「國家建設(shè)」的縮稱。參見「國家建設(sh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