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清廟器
牛人
調(diào)元手
邦儲
邦儀
頌魯
危國
場人
海關(guān)
國恤
國利
國花
邦法
解紐
平價
《漢語大詞典》:清廟器(清廟器)
太廟之祭器。喻指可以擔(dān)當(dāng)國家重任的人。新唐書·李玨傳:“宰相 韋處厚 曰:‘清廟之器,豈擊搏才乎?’” 宋 蘇軾 《聞?wù)o表兄將至以詩迎之》:“我兄清廟器,持節(jié)瘴海頭?!眳⒁姟?清廟 ”。
《國語辭典》:清廟(清廟)  拼音:qīng miào
《詩經(jīng)。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jù)〈詩序〉:「清廟,祀文王也?!贡菊露錇椋骸赣谀虑鍙R,肅雍顯相。」
《國語辭典》:牛人  拼音:niú rén
職官名。職掌國家牛匹的畜養(yǎng)。《周禮。地官。牛人》:「牛人掌養(yǎng)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
《漢語大詞典》:調(diào)元手(調(diào)元手)
指執(zhí)掌大政,治理國家的人。 宋 唐庚 《內(nèi)前行》:“明日化為甘雨來,官家喚作調(diào)元手?!?元 柳貫 《河南北水后民往往告饑胡安常以工部主事為其省員外郎賦贈識別》詩:“外廷亦用調(diào)元手,化地何殊宰相功。”
《漢語大詞典》:邦儲(邦儲)
國庫,國家的蓄藏。 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濟窘邦儲發(fā),蠲窮井賦優(yōu)?!?/div>
《漢語大詞典》:邦儀(邦儀)
國家的禮制。 宋 岳飛 《奏乞依樞副舊例敘位札子》:“欲望圣慈令臣只依舊例敘位,在參知政事之下,庶使邦儀不易,愚分可安?!?/div>
分類:國家禮制
《漢語大詞典》:頌魯(頌魯)
春秋 魯僖公 臣 公子魚 ,字 奚斯 ,作《魯頌·閟宮》,頌揚自己的君主與國家,“頌美 僖公 能復(fù) 周公 之宇”。見詩·魯頌·閟宮 鄭 箋 孔 疏。后因以“頌魯”謂人臣頌揚君主功德的美行。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故 皋陶 歌 虞 , 奚斯 頌 魯 ,同見采於 孔氏 ,列于,其義一也?!?李善 注:“《韓詩·魯頌》曰:新廟奕奕, 奚斯 所作。 薛君 曰:‘ 奚斯 , 魯 公子也。言其“新廟奕奕”然盛,是詩公子 奚斯 所作也。’”后漢書·曹褒傳:“昔 奚斯 頌 魯 , 考甫 詠 殷 。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
《漢語大詞典》:危國(危國)
(1).謂局勢不安寧、面臨危急的國家。戰(zhàn)國策·東周策:“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寳也。”史記·蘇秦列傳:“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諸侯,存危國,寡人謹(jǐn)奉社稷以從?!?span id="g9iglgr" class="book">《后漢書·獨行傳·李業(yè)》:“危國不入,亂國不居?!?br />(2).危害國家。晏子春秋·問上十七:“不從欲以勞民,不修怒而危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李斯列傳》:“臣聞之,臣疑其君,無不危國;妾疑其夫,無不危家?!?span id="w1dgca0" class="book">《后漢書·楊震傳》:“昔 鄭嚴(yán)公 從母氏之欲,恣驕弟之情,幾至危國,然后加討,春秋譏之?!?/div>
《漢語大詞典》:場人(場人)
周 代掌管國家場圃的官名。周禮·地官·場人:“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珍異之物,以時斂而藏之?!?/div>
《國語辭典》:海關(guān)(海關(guān))  拼音:hǎi guān
1.舊時設(shè)置于沿海地區(qū)以管制出入的關(guān)口。漢。劉向《列女傳。珠崖二義》:「遂奉喪歸,至海關(guān)?!?br />2.辦理出入國境的監(jiān)督、檢查及徵收關(guān)稅等事務(wù)的機關(guān)。
《國語辭典》:國恤(國恤)  拼音:guó xù
1.值得憂恤的國事。《左傳。襄公四年》:「忘其國恤,而思其麀牡。」
2.國喪。《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紀(jì)一》:「朕以國恤方新,誠有未忍?!?/div>
《漢語大詞典》:國利(國利)
(1).于國有利。左傳·成公六年:“國利君樂,不可失也?!?br />(2).國家的財利。后漢書·劉陶傳:“議者不達農(nóng)殖之本,多言鑄冶之便,或欲因緣行詐,以賈國利。國利將盡,取者爭競,造鑄之端於是乎生?!?/div>
《國語辭典》:國花(國花)  拼音:guó huā
代表國家的花朵。可以顯示國性,凸顯民族精神,如我國的梅花、英國的薔薇、法國的百合等。
《漢語大詞典》:邦法
亦作“ 邦灋 ”。 管理百姓的通法。亦泛指國家大法。周禮·秋官·大司寇:“凡卿大夫之獄訟,以邦灋斷之。” 鄭玄 注:“邦法,八法也,以八法待官府之治。”新唐書·韋處厚傳:“以邦法從事?!眳⒁姟?八法 ”。
《國語辭典》:八法  拼音:bā fǎ
1.周代治理官府的八種方法?!吨芏Y。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屬,以舉邦治;二曰官職,以辦邦治;三曰官聯(lián),以會官治;四曰官常,以聽官治;五曰官成,以經(jīng)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糾邦治;八曰官計,以弊邦治。」
2.我國書法中的側(cè)、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種筆法。參見「永字八法」條。
《國語辭典》:解紐(解紐)  拼音:jiě niǔ
失去維系。《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九州絕貫,皇綱解紐?!埂段倪x。干寶。晉紀(jì)總論》:「名實反錯,天網(wǎng)解紐。」
分類:國家一出
《國語辭典》:平價(平價)  拼音:píng jià
1.不高不低的普通價格。如:「像我們這樣靠薪水過日子的公務(wù)員,購買東西時,當(dāng)然要求平價啰!」
2.使上漲的物價平穩(wěn)。如:「最近物價節(jié)節(jié)上漲,政府將擬訂一套平價措施,以免嚴(yán)重影響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br />3.國際間通貨價值的兌換比率,或是兩國間的本位貨幣單位與含純金量的比值。如以黃金表示的平價,便稱為「金平價」,以美元表示,便稱為「美元平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