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國紀(jì)
國賊
亂法
國患
歲出
牛宮
東洋
邦教
霸主
干國
國馬
邊界
他國
國瑞
得國
《國語辭典》:國紀(jì)(國紀(jì))  拼音:guó jì
1.國家的法律、禮制?!蹲髠?。襄公二十三年》:「干國之紀(jì),犯門斬關(guān)?!埂秶Z。晉語四》:「夫禮,國之紀(jì)也?!?br />2.善于治理國家的人?!豆茏印3廾摇罚骸笓衿浜妹?,因使長民。好而不已,是以為國紀(jì)?!固啤R?。注:「其有好虛譽(yù)之名者,則擇之,使為興利者之長。好名不已,財(cái)乃彌積,故為國紀(jì)?!?/div>
《國語辭典》:國賊(國賊)  拼音:guó zéi
危害或出賣國家的奸人?!逗鬂h書。卷五一。橋玄傳》:「奸人無狀,玄豈以一子之命而縱國賊乎!」《三國演義》第六九回:「二人感憤流淚,怨氣沖天,誓殺國賊?!?/div>
《漢語大詞典》:亂法(亂法)
(1).引起國家動(dòng)亂的法令。荀子·王霸:“無國而不有治法,無國而不有亂法?!?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杜恕傳》:“世有亂人而無亂法?!?br />(2).違法;犯法。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史記·平準(zhǔn)書:“不軌之臣,不可以為化而亂法?!?span id="reliask" class="book">《西游記》第七一回:“敗俗傷風(fēng),壞倫亂法?!?/div>
《漢語大詞典》:國患(國患)
國家的災(zāi)難、禍患。戰(zhàn)國策·趙策三:“一解國患,欲求益地,是親戚受封,而國人計(jì)功也。”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遂乃抗言率眾,欲除國患。”新唐書·高祖十九女傳:“人臣同國患為忠,不同為逆?!?/div>
《國語辭典》:歲出(歲出)  拼音:suì chū
一年的總支出。《宋史。卷一七八。食貨志上六》:「昔日雇役,中戶歲出幾何。」
《漢語大詞典》:牛宮
(1).古代國家飼養(yǎng)禽畜的處所。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桑里 東,今舍西者,故 吳 所蓄牛羊豕雞也,名為牛宮。”
(2).專指牛欄。 宋 范成大 《秋日田園雜興》詩之五:“乾高寅缺筑牛宮,巵酒豚蹄酹土公。”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帝社稷:“先是工部蓋農(nóng)舍,筑牛宮,造倉厫?!?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之八十:“左列牛宮右豕圈,冬烘開學(xué)鬧殘年。”
《國語辭典》:東洋(東洋)  拼音:dōng yáng
1.亞洲東部的海洋。
2.自清代以來至抗戰(zhàn)時(shí)期,常稱日本為東洋。如:「東洋貨」、「東洋人」?!段拿餍∈贰返诙兀骸肝乙烟婺阆氤鲆粭l路,莫如逃到東洋,那里有我?guī)讉€(gè)熟人,你去投奔他,自然妥當(dāng)?shù)??!挂卜Q為「東瀛」。
3.泛指大海。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疑是銀河落九天,淵泉云外懸,入東洋不離此徑穿?!乖?。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雖然大海號(hào)東洋,休謙讓,他則待招選你做東床?!?/div>
《國語辭典》:邦教  拼音:bāng jiào
國家的教化?!稌?jīng)。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地官之職,邦教是先,必選國華,以從人望?!?/div>
《國語辭典》:霸主  拼音:bà zhǔ
1.春秋時(shí)代勢(shì)力最大,取得統(tǒng)治地位的諸侯。《管子。樞言》:「王主積于民,霸主積于將戰(zhàn)士?!埂痘茨献?。人間》:「臣聞王主富民,霸主富武?!?br />2.在某一方面稱霸的人或集團(tuán)。如:「他是文壇上新近崛起的霸主?!?/div>
《漢語大詞典》:干國(幹國,榦國)
治理國家。后漢書·史弼傳:“議郎 何休 又訟 弼 有干國之器,宜登臺(tái)相?!?span id="m6fsam1" class="book">《后漢書·蘇章傳》:“時(shí)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論者舉 章 有干國才,朝廷不能復(fù)用,卒於家。”
榦國:猶治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yù):“若 許子政 者,有榦國之器,正色忠謇,則 陳仲舉 之匹?!?
《漢語大詞典》:國馬(國馬)
(1).國家所飼養(yǎng)的馬。周禮·考工記·輈人:“國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鄭玄 注:“國馬,謂種馬、戎馬、齊馬、道馬。” 唐 杜甫 《壯游》詩:“國馬竭粟豆,官鷄輸?shù)玖??!?span id="zgolsl6" class="book">《新唐書·姜晦傳》:“時(shí)國馬乏, 晦 請(qǐng)以詔書市馬 六胡州 。”
(2).養(yǎng)于民間、戰(zhàn)時(shí)由國家調(diào)用的馬。國語·楚語下:“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韋昭 注:“國馬,民馬也?!?br />(3).一國中上品之馬。莊子·徐無鬼:“吾相馬,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guī),是國馬也?!?成玄英 疏:“合上之相,是謂諸侯之國上品馬也。”
《國語辭典》:邊界(邊界)  拼音:biān jiè
1.國家領(lǐng)土的疆界,國與國間相鄰區(qū)別的界線?!稌x書。卷八四。殷仲堪傳》:「必使邊界無貪小利,強(qiáng)弱不得相陵?!埂段饔斡洝返谝蝗兀骸竻s又驚動(dòng)寺僧,整治茶湯齋供。齋罷,出離邊界?!挂沧鳌高厡谩?。
2.球賽范圍的邊線界限。如:「球被打出邊界,是個(gè)界外球!」
《國語辭典》:他國(他國)  拼音:tā guó
別國、其他的國家。如:「由于他國的大力救助,使飽受饑荒的非洲國家度過了危機(jī)。」
《國語辭典》:國瑞(國瑞)  拼音:guó ruì
國家的喜慶吉兆。《新唐書。卷一四九。劉晏傳》:「玄宗封泰山,晏始八歲,獻(xiàn)頌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張說試之,說曰:『國瑞也?!弧?/div>
《漢語大詞典》:得國(得國)
(1).謂獲得國家政權(quán)。禮記·檀弓下:“亡國恒於斯,得國恒於斯?!?span id="wugzb66" class="book">《史記·鄭世家》:“自 郢 至此,士大夫亦久勞矣。今得國舍之,何如?” 范文瀾 蔡美彪 《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他是完全依附 隋 朝得國的,不得不對(duì) 隋 表示忠誠?!?br />(2).指執(zhí)政。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三·內(nèi)閣稱大人:“時(shí) 江陵公 新得國,以位業(yè)自矜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