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38,分116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天紀(jì)
食貨
害政
恤緯
國經(jīng)
國賓
外交
出治
維翰
兩戒
斂散
雅度
國力
國重
邦基
《國語辭典》:天紀(jì)(天紀(jì))  拼音:tiān jì
1.時日?!稌?jīng)。胤征》:「俶擾天紀(jì),遐棄厥司?!固啤?追f達。正義:「此言天紀(jì)謂時日?!?br />2.比喻國家的綱紀(jì)。晉。陶淵明〈桃花源〉詩:「嬴氏亂天紀(jì),賢者避其世?!?/div>
《國語辭典》:食貨(食貨)  拼音:shí huò
食,與農(nóng)事飲食相關(guān)等事。貨,錢財布帛衣服等物。食貨泛指財政經(jīng)濟等事?!稘h書。卷一○○。敘傳下》:「厥初生民,食貨惟先?!?/div>
《漢語大詞典》:害政
有害于國家的治理。 漢 焦贛 《易林·家人之節(jié)》:“害政養(yǎng)賊,背主入愆,跋行不安,國危為患?!?span id="fsmevne" class="book">《梁書·武帝紀(jì)下》:“傷時害政,為蠹已甚?!?宋 歐陽修 《上杜中丞論舉官書》:“ 介 ,一賤士也,用不用當(dāng)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舉動也?!?/div>
《漢語大詞典》:恤緯(恤緯)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抑人有言曰:嫠不恤其緯,而憂 宗周 之隕?!敝^寡婦不憂其織事,而憂國家之危亡。后因以“恤緯”指憂慮國事。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太一推算:“人情業(yè)業(yè),皆有憂葵恤緯之慮?!?宋 陸游 《讀史》詩:“恤緯不遑嫠婦嘆,美芹欲獻野人心。” 清 趙翼 《讀史》詩之三:“頗聞臺省尚委蛇,風(fēng)議爭嗤恤緯嫠?!?/div>
《漢語大詞典》:國經(jīng)(國經(jīng))
國家的綱紀(jì)。 三國 魏 曹植 《責(zé)躬》詩:“伊爾小子,恃寵驕盈。舉掛時網(wǎng),動亂國經(jīng)?!?南朝 陳 徐陵 《太極殿銘》:“況復(fù)皇寢,宜昭國經(jīng)。方流典訓(xùn),永樹天庭。”《舊唐書·崔慎由傳》:“合聚兵甲,暗養(yǎng)死士,將亂國經(jīng)。”
《國語辭典》:國賓(國賓)  拼音:guó bīn
1.應(yīng)國家政府之邀來訪問的外國元首或官員。
2.古代指娶宗室之女子者。《幼學(xué)瓊林。卷二。新增外戚類》:「郡主、縣君皆宗女之謂;儀賓、國賓皆宗婿之稱。」
《國語辭典》:外交  拼音:wài jiāo
以和平的方法,處理對外的關(guān)系。通?;蛑敢粐耐饨徽?,或指處理外交的程序。
《漢語大詞典》:出治
治理國家。 明 宋濂 《送徐教授纂修日歷還任序》:“凡興王出治之典,命將行師之績,采章文物之懿,律歷刑法之詳……必商榷而謹(jǐn)書之?!?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父下凡詔書》二:“至若閨門為王化之始,宮中為出治之原,故明明德於天下者必先治其國,而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div>
《漢語大詞典》:維翰(維翰)
《詩·大雅·文王有聲》:“四方攸同,王后維翰?!?毛 傳:“翰,干也?!?鄭玄 箋:“王后為之干者,正其政教,定其法度?!焙笠蛞浴熬S翰”喻捍衛(wèi)。亦指保衛(wèi)國家的重臣。晉書·宗室八王傳序:“始則 韓 彭 菹醢,次乃 吳 楚 稱亂。然雖克滅權(quán)偪,猶足維翰王畿?!?南朝 梁 江淹 《蕭冠軍進號征虜詔》:“門下維翰之重,實資名品?!?明 張居正 《賀少宰鎮(zhèn)山朱公重膺殊恩序》:“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div>
《漢語大詞典》:兩戒(兩戒)
(1).國家疆域的南北界限。新唐書·天文志一:“ 一行 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故《星傳》謂北戒為 胡 門,南戒為 越 門?!?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七:“踏徧 中華 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陳世宜 《游雙清別墅即事一首索中壘和》:“行行心跡雙清地,莽莽河山兩戒思?!?br />(2).借指兩戒之內(nèi)的全境。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豈謂一蹶,震驚兩戒。”
(3).謂分成不相統(tǒng)屬的兩部分。 嚴(yán)復(fù) 《原強》:“而南北雖屬一君,彼是居然兩戒。”
《漢語大詞典》:斂散(斂散)
古代國家對糧食物資的買進和賣出。語本管子·國蓄:“夫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貨賄之有無不可以不制,而輕重、斂散之權(quán)不可以無術(shù)?!?span id="jokbunh" class="book">《明史·靳學(xué)顏傳》:“ 宋 則準(zhǔn)民間正稅之?dāng)?shù),取二十分之一以為社。誠倣而推之……著為令,而歲歲修之,時其豐歉而斂散之?!?清 黃六鴻 《?;萑珪るs課·積穀》:“斂散出易之際,尤其留心。”
《漢語大詞典》:雅度
(1).正度,國家規(guī)定的法度。晉書·張茂傳:“每所經(jīng)營,輕違雅度,實非士女所望於明公?!?br />(2).高雅的風(fēng)度。 南朝 梁 沈約 《懷舊詩》之九:“ 豫州 懷風(fēng)范,綽然標(biāo)雅度?!迸f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李約》:“ 約 雅度簡遠,有山林之致。”《西湖佳話·葛嶺仙跡》:“嘗聞賢人君子之涉世,即居仕路中吐握風(fēng)云,亦宜有山水之雅度,如老先生今日是也?!?br />(3).高雅的度量。 晉 孫綽 《潁州府君碑》:“君天縱杰邁,奇逸卓犖,茂才亮拔,雅度恢廓?!?唐 王勃 《三國論》:“然 備 數(shù)困而意不折,終能大啟西土者,其惟雅度最優(yōu)乎?” 宋 蘇軾 《與人書》之四:“恃公雅度闊略細謹(jǐn)耳,然亦皇恐不可言也。”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誰知他竟無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師的學(xué)識雅度?!?/div>
《國語辭典》:國力(國力)  拼音:guó lì
國家所具備的力量。包括人口、土地、經(jīng)濟能量、軍事能量、國策與意志。
《漢語大詞典》:國重(國重)
國家的重任。三國志·吳志·孫晧傳“陳事勢利害,以申喻 晧 ”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xí)鑿齒 《漢晉春秋》:“方今主上圣明,覆幬無外,僕備位宰輔,屬當(dāng)國重。”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臣以寡劣,負荷國重,實賴 穆之 匡翼之?!?/div>
《國語辭典》:邦基  拼音:bāng jī
國家的基礎(chǔ)。如:「愿邦基永固,國運昌隆?!埂肚迨犯?。卷一五九。邦交志七》:「辟地之始,允宜宣教布化,治政養(yǎng)民,聯(lián)與國之誼以敦和睦,興通商之利以固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