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邦基
敝邑
宣敕
主計
正典
賣國
理國
歸公
史學
小朝
斷國
國運
大機
蠹國
內(nèi)難
《國語辭典》:邦基  拼音:bāng jī
國家的基礎(chǔ)。如:「愿邦基永固,國運昌隆。」《清史稿。卷一五九。邦交志七》:「辟地之始,允宜宣教布化,治政養(yǎng)民,聯(lián)與國之誼以敦和睦,興通商之利以固邦基?!?/div>
《漢語大詞典》:敝邑
(1).謙辭。稱自己的國家。禮記·檀弓下:“君王討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span id="4kttnih" class="book">《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資治通鑒·周赧王四年:“大王之威行於 山 東,敝邑恐懼?!?胡三省 注:“ 春秋 以來,列國交聘,行人率自稱其國曰敝邑?!?br />(2).猶言偏僻的地方。文選·左思〈吳都賦〉:“習其敝邑,而不覿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呂延濟 注:“ 蜀 但知習其敝小都邑,不見上國,不知英雄之所行歷也?!北?,一本作“ 弊 ”。
《國語辭典》:宣敕  拼音:xuān chì
1.通知傳達命令?!逗鬂h書。卷一九。耿弇傳》:「弇乃嚴令軍中趣修攻具,宣敕諸部,后三日當悉力攻巨里城?!?br />2.任命或調(diào)遣官員的正式公文?!顿Y治通鑒。卷二八二。后晉紀三。高祖天福六年》:「凝請密留空名宣敕十數(shù)通,付留守鄭王?!埂督鹗贰>硪蝗?。外國傳上。西夏傳》:「詔陜西宣撫司及沿邊諸將,降空名宣敕,臨陣立功,五品以下并聽遷授?!?/div>
《國語辭典》:主計(主計)  拼音:zhǔ jì
1.職官名。漢代時掌管國家財政,計算出入。《漢書。卷四二。張蒼傳》:「遷為計相,一月,更以列侯為主計四歲。」
2.現(xiàn)稱主管歲計、會計、統(tǒng)計的部門。如:「主計處」、「主計室」。
《漢語大詞典》:正典
(1).正宗典籍。如儒家六經(jīng)之類。禮記·學記“教必有正業(yè)” 唐 孔穎達 疏:“正業(yè)謂先王正典,非諸子百家?!?br />(2).國家頒定的典章制度。《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至于制書,國之正典,朝廷所以辨章公制,宣昭軌儀于天下者也?!?span id="loufja6" class="book">《南齊書·王僧虔傳》:“以朝廷禮樂多違正典,民間競造新聲雜曲?!?/div>
《國語辭典》:賣國(賣國)  拼音:mài guó
為私利而通敵,以致危害國家。《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人有毀蘇秦者曰:『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將作亂。』」
《漢語大詞典》:理國(理國)
(1).治理國家。管子·問:“理國之道,地德為首?!?span id="z0ncinh" class="book">《后漢書·宦者傳·曹節(jié)》:“﹝ 審忠 ﹞上書曰:‘臣聞理國得賢則安,失賢則危。故 舜 有五臣而天下理?!?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理國之道,莫若安民;勸課之規(guī),宜從薄賦。”
(2).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國家。 唐 柳宗元 《封建論》:“大凡亂國多,理國寡?!?/div>
《國語辭典》:歸公(歸公)  拼音:guī gōng
歸屬公家?!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肝业漠a(chǎn)業(yè),攢湊攏來,大約還有七千金,你一總呈出歸公便了?!埂段拿餍∈贰返诙鸹兀骸高@個錢又不是歸公的,橫豎是你自己上腰?!?/div>
《國語辭典》:史學(史學)  拼音:shǐ xué
研究歷史本質(zhì)及其因果關(guān)系的學術(shù)。
《漢語大詞典》:小朝
(1).古代人臣晉見君主的尋常朝會,和“大朝”對言。隋書·禮儀志七:“﹝胡帽﹞ 后周 一代,將為雅服,小朝公宴,咸許戴之?!?span id="y41hy99" class="book">《隋書·何稠傳》:“此乃晦朔小朝之服?!?br />(2).小朝廷,小國家。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景 既割地稱臣,有語及朝廷為大朝者, 夢錫 ( 常夢錫 )大笑曰:‘君等嘗欲致君如 堯 舜 ,今日自為小朝邪?’” 清 錢大昕 《岳忠武墓》詩:“小朝誓表和親日,大將圜扉絶命年?!?嚴復 《原強》:“ 忽必烈 汗薦食小朝,混一華夏?!?/div>
《漢語大詞典》:斷國(斷國)
決定國家大計。語本漢書·薛宣傳:“經(jīng)術(shù)文雅足以謀王體,斷國論。” 宋 黃庭堅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 范公 秉文德,斷國極可否?!?/div>
《國語辭典》:國運(國運)  拼音:guó yùn
國家的命運。如:「國運昌隆」?!度龂萘x》第九回:「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div>
《漢語大詞典》:大機(大機)
(1).事物變化的樞要、關(guān)鍵。《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公以至弱當至彊,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楚人伐鄭公子遂會晉人云云救鄭楚子使椒來聘》:“此夷夏盛衰之大機也?!?br />(2).國家的機要事務(wù)。新唐書·權(quán)德輿傳:“帝又自用 李絳 參贊大機。”
(3).佛教語。真諦,精義。《古尊宿語錄》卷十九:“出門弟子八十有四人,其角立者,唯 百丈海 得其大機?!?宋 陸游 《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大機大用君已傳,那遣老夫安注腳。” 明 陳恭尹 《立秋日送雪樵和尚開法曹溪》詩:“ 濟 上家風得大機,白雪高坐見人稀。”
《國語辭典》:蠹國(蠹國)  拼音:dù guó
禍害國家。《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昭因黃皓蠹國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遲處死?!?/div>
分類:危害國家
《國語辭典》:內(nèi)難(內(nèi)難)  拼音:nèi nàn
內(nèi)部的騷亂動蕩。《公羊傳。莊公二十七年》:「君子辟內(nèi)難,而不辟外難?!埂度龂萘x》第一一四回:「天子方疑主公,若一旦輕出,內(nèi)難必作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