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機政
阿衡
板蕩
大故
變法
條約
鄰國
官田
禮制
靖國
龍庭
國破
外國
邦計
舊邦
《漢語大詞典》:機政(機政)
國家樞機政務。后漢書·盧植傳:“時皇后父大將軍 竇武 援立 靈帝 ,初秉機政,朝議欲加封爵?!?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倏然朝廷走一封之傳,升執(zhí)事於嚴近,與諸公對掌機政,召和氣於天下?!?span id="gifiqiv"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理宗淳祐十二年》:“ 謝方叔 、 吳潛 乞解機政,疏四上,不許?!?/div>
《漢語大詞典》:阿衡
指 漢 相 匡衡 。漢書·匡衡傳稱:“無説, 匡 鼎來; 匡 説,解人頤?!?宋 黃庭堅 《奉謝劉景文送團茶》詩:“收藏殘月惜未碾,直待 阿衡 來説?!?/div>
分類:匡衡
《國語辭典》:板蕩(板蕩)  拼音:bǎn dàng
板、蕩是《詩經(jīng)。大雅》中的二篇,諷刺周厲王無道、敗壞國家;后用作亂世的代稱。《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王粲詩》:「幽厲昔崩亂,桓靈今板蕩?!埂段倪x。劉孝標。辯命論》:「自金行不競,天地板蕩,左帶沸唇,乘閒電發(fā)?!挂沧鳌赴媸帯?。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 gù
1.父親或母親去世。《孟子。滕文公上》:「今言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問于孟子,然后行事?!埂读凝S志異。卷一一。陳云樓》:「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黃省問?!?br />2.死期、死亡。《楚辭。屈原。九章。懷沙》:「舒憂娛哀兮,限之于大故?!埂稘h書。卷六○。杜周傳》:「延年愚,以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棄也?!?br />3.重大的錯誤?!墩撜Z。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br />4.充足條件?!赌?。經(jīng)說上》:「大故,有之必無然,若見之成見也?!?/div>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i gù
1.大略?!吨熳诱Z類輯略》卷五:「因言讀書用功之難,諸公覺得大故淺近,不曾著心。」也作「大古」。
2.特別。也作「大古」。
《國語辭典》:大古  拼音:dài gǔ
1.大扺、大概。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更問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姑?。賈仲名《金安壽》第三折:「正末云:『大古里你吃了風藥來也?!弧挂沧鳌复蠊省?。
2.總之。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大古是家富小兒嬌,我則愁腌日月沒柴沒米怎生熬泠。」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又不是心中愛聽,大古似林風瑟瑟,巖溜泠泠。」也作「待古」。
3.特別。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我從小里文章不大古,年老也還有甚詞賦。」也作「大故」、「待古」、「待骨」、「特古」、「特故」。
《漢語大詞典》:大古
太古。儀禮·士冠禮:“始冠緇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齊則緇之?!?鄭玄 注:“大古,指 唐 虞 以上?!?span id="nqi1uce" class="book">《荀子·非十二子》:“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 唐 李白 《明堂賦》:“觀夫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曈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氣之結(jié)空。”
分類:太古
《國語辭典》:變法(變法)  拼音:biàn fǎ
改變原有的法令規(guī)章制度?!渡叹龝?。更法》:「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埂妒酚?。卷五。秦本紀》:「衛(wèi)鞅說孝公變法修刑?!?/div>
《國語辭典》:條約(條約)  拼音:tiáo yuē
1.約定的事項、規(guī)章?!缎绿茣?。卷二二二。南蠻傳中。南詔傳》:「詔殿中監(jiān)段文楚為經(jīng)略使,數(shù)改條約,眾不悅,以胡懷玉代之?!埂独镎Z徵實。卷中下》:「條約:昔箕子避地朝鮮,其國俗未有檢束之教,乃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后條約始此?!?br />2.國家與國家間所締結(jié)的契約。如:「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后,訂立馬關條約?!?/div>
《國語辭典》:鄰國(鄰國)  拼音:lín guó
鄰近的國家?!睹献?。梁惠王上》:「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挂沧鳌膏彴睢?。
《國語辭典》:官田  拼音:guān tián
公家所有的田地。如:「古時官田通常由佃農(nóng)耕種。」宋。樂雷發(fā) 逃戶詩:「燒侵無主墓,地占沒官田。」
《國語辭典》:禮制(禮制)  拼音:lǐ zhì
國家所定的禮儀制度?!盾髯?。王霸》:「天子之禮制,如是者也。」《漢書。卷一○。成帝紀》:「圣王明禮制,以序尊卑。」
《國語辭典》:靖國(靖國)  拼音:jìng guó
使國家安定。唐。孫逖〈授牛仙客殿中監(jiān)制〉:「出則靖國,方資五利之功;入則訓騶,宜修六尚之職?!?/div>
《漢語大詞典》:龍庭(龍庭)
亦作“ 龍廷 ”。
(1). 匈奴 單于祭天地鬼神之所。后漢書·竇憲傳:“躡 冒頓 之區(qū)落,焚 老上 之 龍庭 ?!?李賢 注:“ 匈奴 五月大會 龍庭 ,祭其先、天地、鬼神。” 南朝 齊 謝朓 《永明樂》詩之五:“化洽鯷海君,恩變 龍庭 長。西北騖環(huán)裘,東南盡龜象?!?br />(2).借指 匈奴 和其他邊塞少數(shù)民族國家。 唐 李白 《古風》之六:“昔別 雁門關 ,今戍 龍庭 前。”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枕席間,臨寢處,越顯的吾當薄倖。萬里 龍廷 ,知他宿誰家一靈真性?!?清 龔自珍 《皇朝碩輔頌序》:“八地九天之奇兵,祕乎豹略;五行十守之正道,撻此 龍庭 ?!?br />(3).指朝廷。《敦煌曲子詞·菩薩蠻》:“ 敦煌 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jié)望龍庭, 麟臺 早有名?!?span id="p7hjbj2" class="book">《英烈傳》第六八回:“孩兒應聲道:‘萬年天子坐龍廷?!?魯迅 《吶喊·風波》:“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br />(4).隆起的天庭。舊時以為帝王異相。舊唐書·唐儉傳:“明公日角龍庭, 李氏 又在圖牒,天下屬望,非在今朝?!卑矗?span id="ymebily" class="book">《新唐書》作“龍廷”。
《國語辭典》:國破(國破)  拼音:guó pò
國家淪亡。唐。杜甫〈春望〉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iv>
《國語辭典》:外國(外國)  拼音:wài guó
稱本國以外的國家?!都t樓夢》第五二回:「你到我那里去,就說我們這里有一個外國美人來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九回:「去年外國新到了一種紙捲煙的機器,小巧得很?!?/div>
《漢語大詞典》:邦計(邦計)
國家大計。《舊唐書·崔彥昭傳》:“入司邦計,開張用經(jīng)緯之文;出統(tǒng)藩維,撫馭得韜鈐之術?!?宋 曾鞏 《代宋敏求知絳州謝到任表》:“進聞邦計,出假使符?!?span id="2kxe5wd"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 王仁贍 ﹞掌邦計幾十年,恣下吏為姦,怙恩固寵,莫敢發(fā)者?!?/div>
分類:國家大計
《國語辭典》:舊邦(舊邦)  拼音:jiù bāng
1.歷史悠久的國家?!对娊?jīng)。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br />2.舊都。漢。蔡琰〈悲憤詩〉二首之一:「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彊?!?br />3.樂曲名。三國魏〈鼓吹曲〉十二篇之第五曲,繆襲作。樂曲有十二句歌詞,六句四字與六句三字相間組織而成,因句首「舊邦蕭條,心傷悲」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