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38,分116頁顯示  上一頁  110  111  112  113  114  1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暮楚朝秦
莫斯科公國
木材蓄積量
孟加拉國
民富國強
民困國貧
民安國泰
民生國計
民族資產(chǎn)階級
民殷國富
勵精求治
量入為出
兩黨制
兩觀之誅
兩院制
《國語辭典》:暮楚朝秦  拼音:mù chǔ zhāo qín
比喻反覆無常?!痘ㄔ潞邸返诎嘶兀骸讣嬷畠阮櫉o憂,儻來常有,以此輕裘肥馬,暮楚朝秦,名宿傾心,美人解佩。」也作「朝秦暮楚」。
《漢語大詞典》:莫斯科公國
中世紀俄羅斯的封建國家。公元13世紀末以莫斯科(建于1147年)為中心形成。1328年伊凡一世獲得“大公”稱號后,改稱“莫斯科大公國”。1480年伊凡三世時結束蒙古人的統(tǒng)治,1485年采用“全羅斯大公”的稱號。1521年完成俄羅斯國家的統(tǒng)一。1547年伊凡四世稱“沙皇”。后領土不斷擴張,1721年彼得一世稱皇帝,國名也改為“俄羅斯帝國”。
《漢語大詞典》:木材蓄積量
即森林蓄積量、活立木蓄積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森林中各種活立木(尚未砍伐的樹木)的材積總量,以立方米為計算單位。
《漢語大詞典》:孟加拉國
南亞國家。臨孟加拉灣。面積14.4萬平方千米。人口1.2億(1995年)。首都達卡。大部分位于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沖積平原。熱帶季風氣候。農(nóng)業(yè)國。主要產(chǎn)稻米和黃麻。出口以黃麻和麻制品為主。
《國語辭典》:民富國強(民富國強)  拼音:mín fù guó qiáng
百姓富裕,國家強盛?!笍姟刮墨I異文作「彊」。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內實府庫,墾其田疇,民富國彊,眾安道泰?!?/div>
《漢語大詞典》:民困國貧(民困國貧)
人民困苦,國家貧窮。宋史·河渠志一:“今又聞復有修 河 之役,三十萬人之眾,開一千餘里之長河,計其所用物力,數(shù)倍往年。當此天災歲旱,民困國貧之際,不量人力,不順天時,知其有大不可者五?!?/div>
《國語辭典》:民安國泰(民安國泰)  拼音:mín ān guó tài
國家太平,人民安樂?!洞笏涡瓦z事。元集》:「除兇去惡,長治華夷,民安國泰?!埂豆卤驹麟s劇。曹彬下江南。第四折》:「治法調和風雨順,民安國泰賀升平?!挂沧鳌竾┟癜病埂?/div>
《國語辭典》:民生國計(民生國計)  拼音:mín shēng guó jì
國家經(jīng)濟及人民生活。也作「國計民生」。
《漢語大詞典》:民族資產(chǎn)階級(民族資産階級)
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某些民族獨立國家里同帝國主義聯(lián)系較少的中等資產(chǎn)階級。民族資產(chǎn)階級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有參加革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對革命的敵人的妥協(xié)性。
《國語辭典》:民殷國富(民殷國富)  拼音:mín yīn guó fù
人民充實,國家富裕。如:「政府施政的主要目標是全力發(fā)展經(jīng)濟,期使民殷國富,百姓安居樂業(yè)。」《三國演義》第六○回:「益州險塞,沃野千里,民殷國富?!埂豆卤驹麟s劇。太平宴。頭折》:「俺主公自得西川,民殷國富,黎庶謳歌?!?/div>
《國語辭典》:勵精求治(勵精求治)  拼音:lì jīng qiú zhì
發(fā)憤圖強,力求有所作為?!缎绿茣?。卷一七四。元稹傳》:「以陛下睿博洪深,勵精求治,豈言而不用哉?」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一○:「神宗即位,擢天章閣待制,復知諫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挂沧鳌竻柧珗D治」。
《國語辭典》:量入為出(量入為出)  拼音:liàng rù wéi chū
根據(jù)稅收的多寡來制定支出的限度。語本《禮記。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购蠓褐父鶕?jù)收入來斟酌開支?!度龂?。卷二一。魏書。衛(wèi)覬傳》:「計校府庫,量入為出。」清。李文炤〈儉訓〉:「則何若量入為出,享恒足之利乎?」也作「量入制出」。
《國語辭典》:兩黨制(兩黨制)  拼音:liǎng dǎng zhì
政黨政治的型態(tài)之一。在民主國家中,國會由對立的兩大政黨互相競爭而輪流執(zhí)政。雖不乏第三勢力的小黨存在,但其實力遠遜于此二大黨。與多黨制不同。英、美兩國是典型代表。
《漢語大詞典》:兩觀之誅(兩觀之誅)
語本 漢 劉向 《上災異封事》:“自古明圣,未有無誅而治者也,故 舜 有四放之罰,而 孔子 有兩觀之誅,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焙笏煲浴皟捎^之誅”喻指為了國家安定而對亂臣賊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殺戮。隋書·高祖紀上:“近者內有艱虞,外聞妖寇,以鷹鸇之志,運帷帳之謀,行兩觀之誅,掃萬里之外?!?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圣廟堂碑文》:“奸雄獨立,初明兩觀之誅;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眳⒁姟?兩觀 ”。
《漢語大詞典》:兩觀(兩觀)
(1).宮門前兩邊的望樓。左傳·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漢書·董仲舒?zhèn)鳌?/a>:“及至 周 室,設兩觀,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陳於庭,而頌聲興?!?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唐 儲光羲 《貽劉高士別》詩:“壯哉麗百常,美矣崇兩觀?!?br />(2).特指 春秋 魯 闕, 孔子 誅 少正卯 之處。《孔子家語·始誅》:“於是朝政七日而誅亂政大夫 少正卯 ,戮之于兩觀之下?!?span id="62i6sss" class="book">《舊唐書·李義府傳》:“ 仲尼 為 魯 司寇七日,誅 少正卯 於兩觀之下; 義方 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姦邪於雙闕之前,實以為愧?!?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六:“兩觀餘坡陀,萬世示頑獷?!?br />(3).借指行刑正法之所。 宋 李綱 《上淵圣皇帝實封言事奏狀》:“罪實比於四兇,誅宜行於兩觀?!?/div>
《國語辭典》:兩院制(兩院制)  拼音:liǎng yuàn zhì
一個國家中,國會以兩院之組織形式組成,分別行使其職權。例如美國分為參議院與眾議院,英國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
《漢語大詞典》:兩院(兩院)
議會的上、下院。各國兩院名稱不同。如 美國 國會叫參議院、眾議院; 英國 叫貴族院、平民院; 法國 叫共和國參議院、國民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