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738
詞典
59
分類詞匯
1677
佛典
2
共1677,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107
108
109
110
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兩院制
利益均沾
厲精圖治
里拉
里通外國
厲精為治
利改稅
離析分崩
龍荒蠻甸
龍荒朔漠
領事裁判權(quán)
陵壤
《國語辭典》:
兩院制(兩院制)
拼音:
liǎng yuàn zhì
一個國家中,國會以兩院之組織形式組成,分別行使其職權(quán)。例如美國分為參議院與眾議院,英國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
分類:
兩院制
資本主義
國家
議會
制度
《漢語大詞典》:
兩院(兩院)
議會的上、下院。各國兩院名稱不同。如 美國 國會叫參議院、眾議院; 英國 叫貴族院、平民院; 法國 叫共和國參議院、國民議會。
分類:
議會
各國
院名
《國語辭典》:
利益均沾(利益均霑)
拼音:
lì yì jūn zhān
共同分享利益。如:「兩公司彼此合作,利益均沾,何樂而不為呢!」
分類:
資本主義
國家
不平等
條約
侵略
《國語辭典》:
厲精圖治(厲精圖治)
拼音:
lì jīng tú zhì
發(fā)憤圖強,力求有所作為?!端问?。卷一六。神宗紀。贊曰》:「不治宮室,不事游幸,厲精圖治,將大有為?!埂肚迨犯?。卷八八。禮志七》:「請一月三朝,以副厲精圖治至意?!挂沧鳌竻柧笾巍埂ⅰ竸罹珗D治」、「勵精求治」。
分類:
振奮
精神
力圖
治理
國家
《國語辭典》:
里拉
拼音:
lǐ lā
義大利、土耳其、以色列等國家的貨幣名稱。為義大利語lira的音譯。也譯作「里爾」、「利拉」、「力刺」、「賴」。
分類:
義大利
土耳其
國家
貨幣
《國語辭典》:
里通外國(裡通外國)
拼音:
lǐ tōng wài guó
暗中與外國勾結(jié),進行陰謀活動。如:「任何稍有國家民族意識的人,都不會里通外國,謀取私利?!?/div>
分類:
外國人
勾結(jié)
出賣
賣國
國家
利益
背叛
祖國
《漢語大詞典》:
厲精為治(厲精爲治)
振奮精神,治理好國家。
《
漢書·魏相傳
》
:“ 宣帝 始親萬機,厲精為治,練羣臣,核名實,而 相 總領眾職,甚稱上意。”
《
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
》
:“ 蕭憺 厲精為治,廣屯田,省力役,存問兵死之家,供其乏困?!?
分類:
振奮
精神
治理
國家
《漢語大詞典》:
利改稅
以稅代利,即國營企業(yè)由向國家上繳利潤改為按國家規(guī)定的稅種和稅率繳納稅金。
《光明日報》
1984.5.16:“去年已經(jīng)實行了利改稅的第一步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務院決定,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進行利改稅的第二步改革,從稅利并存過渡到完全的以稅代利?!?/div>
分類:
國營
企業(yè)
向國
國家
上繳
利潤
改為
家規(guī)
規(guī)定
稅種
稅率
繳納
納稅
稅金
《漢語大詞典》:
離析分崩(離析分崩)
形容國家、集團或組織分裂瓦解。 郭沫若
《新華頌·頂天立地的巨人》
:“使那整個的侵略陣營已經(jīng)開始著離析分崩。”參見“ 分崩離析 ”。
分類:
國家
組織
分裂
瓦解
《國語辭典》:
分崩離析(分崩離析)
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宋。
司馬光
〈
保業(yè)
〉:「分崩離析,不可勝紀?!?/div>
分類:
分崩離析
國家
組織
分裂
瓦解
《漢語大詞典》:
龍荒蠻甸(龍荒蠻甸)
指邊遠蠻荒之地。亦指邊遠之地的少數(shù)民族國家。 明
宋濂
《法海精舍記》
:“遠而龍荒蠻甸, 弁 韓 巴 僰 之人,莫不持薌膜拜?!?/div>
分類:
邊遠
蠻荒
少數(shù)民族
國家
《漢語大詞典》:
龍荒朔漠(龍荒朔漠)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這些地方的少數(shù)民族國家。
《宋書·武帝紀中》
:“遂乃三俘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xiāng), 龍 荒朔漠之長,莫不迴首朝陽,沐浴玄澤?!币嗍》Q“ 龍朔 ”。 唐
殷堯藩
《送景玄上人還山》
:“地橫 龍 朔連沙暝,出入 烏桓 碧樹重?!?/div>
分類:
北方
塞外
荒漠
少數(shù)民族
國家
《國語辭典》:
領事裁判權(quán)(領事裁判權(quán))
拼音:
lǐng shì cái pàn quán
列強諸國僑民犯罪時,不受居僑國法律的管轄,而由本國領事依本國法律審判。為帝國主義國家對半殖民地國家所訂立的不平等條約。
分類:
帝國主義
國家
不平等
條約
殖民地
附屬國
攫取
特權(quán)
《漢語大詞典》:
陵壤
祖墓和土地。借指社稷、國家。
《
魏書·李沖傳
》
:“朕仰惟遠祖,世居幽漠,違眾南遷,以享無窮之美,豈其無心,輕遺陵壤?!?/div>
分類:
祖墓
和土
土地
社稷
國家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