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7詞典 1分類詞匯 206
共206,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英國
緬甸
勃律
小宛
西燕
錫金
伊蘭
前趙
希臘
南非
德國
古巴
美國
蘇丹
尼日
《國語辭典》:英國(英國)  拼音:yīng guó
國名。東瀕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峽與法國相望,西北瀕大西洋。參見「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條。
《國語辭典》:緬甸(緬甸)  拼音:miǎn diàn
國名。位于亞洲東南部。參見「緬甸聯(lián)邦」條。
《國語辭典》:勃律  拼音:bó lǜ
國名。位于克什米爾北部印度河流域,唐時有大小勃律二國?!缎绿茣>矶?。西域列傳下。大勃律》:「大勃律,或曰『布露』。直吐蕃西,與小勃律接,西鄰北天竺、烏萇?!挂沧鳌咐徛读_國」。
《國語辭典》:小宛  拼音:xiǎo wǎn
1.《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jù)〈詩序〉:「小宛,大夫刺宣王也。」或亦指為傷時之詩。首章二句為:「宛彼鳴鳩,翰飛戾天。」
2.國名。為漢時西域諸國之一,在今新疆且末縣境的戈壁沙漠中。
《國語辭典》:西燕  拼音:xī yān
國名。(西元384~394)晉時北方列國之一。鮮卑族慕容沖破苻堅后所建,據(jù)有今陜西咸陽,后為后燕所滅。
《國語辭典》:錫金(錫金)  拼音:xí jīn
Sikkin
國名。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為一內(nèi)陸國。面積約七千一百平方公里,首都為干托(Ga-ngtok)。居民大多為來自尼泊爾的移民,主要語言為廓爾喀語,多信奉印度教。拉普查人為主要的土著,講藏緬族的語言,多信奉佛教,官方語言為英語。經(jīng)濟(jì)以農(nóng)業(yè)為主,主要農(nóng)作物有小豆蔻、馬鈴薯、柑橘等。交通運(yùn)輸以公路為主。本為擁有自主權(quán)的國家,但于西元一九五○年與印度簽定條約,成為印度的保護(hù)國。一九七五年,被并為印度的一個邦。
《國語辭典》:伊蘭(伊蘭)  拼音:yī lán
1.一種樹木。產(chǎn)于印度,花朵鮮紅美麗,但具惡臭,氣味遠(yuǎn)播,佛經(jīng)中多用以比喻煩惱。
2.一種花。形小如金粟,香氣濃烈,簪戴于發(fā)髻上,香聞十步,經(jīng)月不散。
3.番荔枝科「香水樹」、「加拿楷」之別稱。常綠大喬木。葉卵狀長橢圓形?;ù?,甚芳香,萼片三枚,花瓣六枚。漿果?;ü┨釤捴枷阌停卜Q為「依蘭」。
《國語辭典》:前趙(前趙)  拼音:qián zhào
國名。(西元304~329)十六國政權(quán)之一。西晉末,匈奴人劉淵稱帝,國號漢,劉曜時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其所控制疆域,大約僅在河南、山西、陜西、寧夏及甘肅部分地區(qū)。后為后趙石勒所滅。
《國語辭典》:希臘(希臘)  拼音:xī là
Greece
國名。位于巴爾干半島南部。參見「希臘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南非  拼音:nán fēi
South Africa
1.非洲南部。指尚比亞、莫三比克、那密比亞諸國以南的地區(qū)。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
2.國名。位于非洲南端。參見「南非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德國(德國)  拼音:dé guó
Germany
國名。位于歐洲中部。參見「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古巴  拼音:gǔ bā
Cuba
國名。位于加勒比海的一個島國。參見「古巴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美國(美國)  拼音:měi guó
America
國名。參見「美利堅合眾國」條。
分類:美國國名
《國語辭典》:蘇丹(蘇丹)  拼音:sū dān
1.回教國家對國王或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號。為英語Sultan的音譯。
2.國名。位于非洲東北部。參見「蘇丹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尼日  拼音:ní rì
Niger
國名。位于西非內(nèi)陸。參見「尼日共和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