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困厄  拼音:kùn è
處境艱難、困苦?!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附竦茉诶Ф蛑?,蒙先生慨然以尊齋相借,令弟感愧無地?!挂沧鳌咐шi」。
《國語辭典》:辛苦  拼音:xīn kǔ
1.身心勞累困苦。《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埂都t樓夢》第五七回:「如今日夜辛苦,并沒有怨意?!?br />2.請人作事的客氣話。如:「你就辛苦一趟吧!」《紅樓夢》第一三回:「也管不得許多了,橫豎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
3.見面時(shí)慰問的話。如:「你辛苦了,歇會(huì)兒吧!」《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您請進(jìn)來坐罷!』『辛苦俞掌匱的?!弧?/div>
《國語辭典》:隱約(隱約)  拼音:yǐn yuē
1.不分明的樣子。宋。蘇軾和陶止酒〉詩:「望道雖未濟(jì),隱約見津涘。」《薛仁貴征遼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復(fù)起去,用連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內(nèi),隱約如寒星之象?!?br />2.意義深微而言詞簡略。《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br />3.窮困不得志。三國魏。曹丕 典論論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wù),不以康樂而加思?!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閔已賦〉:「昔顏氏之庶幾兮,在隱約而平寬?!?/div>
《漢語大詞典》:奇窮(奇窮)
(1).猶困厄。 宋 陸游 《答勾簡州啟》:“伏念某性資冥頑,問學(xué)衰廢,留落殊方者累歲,奇窮舉世而一人?!?br />(2).指厄運(yùn)。 清 劉大櫆 《祭史秉中文》:“子之奇窮,匪我能救。”
《國語辭典》:迫脅(迫脅)  拼音:pò xié
1.用威勢強(qiáng)迫人服從?!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jì)》:「案不以罪,迫脅無辜,致令自殺者,一歲且多于斷獄?!埂度龂萘x》第二二回:「趙高執(zhí)柄,專制朝權(quán),威福由己,時(shí)人迫脅,莫敢正言。」
2.狹窄簡陋?!段倪x。張衡。西京賦》:「狹百堵之側(cè)陋,增九筵之迫脅?!?/div>
《國語辭典》:窮蹙(窮蹙)  拼音:qióng cù
窘迫?!逗鬂h書。卷七二。董卓傳》:「共表請司徒王允出,問太師何罪?允窮蹙乃下?!?/div>
分類:窘迫困厄
《漢語大詞典》:蹇劣
(1).駑鈍,拙劣。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珙:“下駟蹇劣,日勢已晚,方至石橋,於是驅(qū)馬徒行,情顧甚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冷生:“邑 宮生 ,家畜一驢,性蹇劣。”亦指文字拙劣。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科場文字之蹇劣,無足深責(zé)者?!?br />(2).指身體衰病。 明 文徵明 《病中》詩之一:“自憐身蹇劣,漸與老相將?!?br />(3).困厄;境遇不好。 唐 韋應(yīng)物 《幽居》詩:“自當(dāng)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清 趙翼 《詠物·杖》:“蹇劣平生愧逐羣,一枝籐助草鞋勤?!?鄭振鐸 《海燕》:“他們邀召不到那么雋逸的嘉賓,每以為自己運(yùn)命的蹇劣呢?!?/div>
《漢語大詞典》:否塞
(1).閉塞不通。后漢書·周舉傳:“陰陽閉隔,則二氣否塞。”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因之成否塞,十載真契闊。” 宋 蘇轍 《太皇太后以旱賜門下詔》:“上下否塞,情之不通者非一?!?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br />(2).猶困厄。《亢倉子·政道》:“赦不欲數(shù),赦數(shù)則惡者得計(jì),平人生心,而賢良否塞矣。”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逸倫之士,不以否塞而薄其節(jié)。”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陳衍 元詩紀(jì)事·黃公望引 明 汪砢玉 珊瑚網(wǎng):“氣象蕭索,有賢人在下位之象。豈感當(dāng)時(shí)胡運(yùn)否塞,高流隱遁而為是歟?”
《國語辭典》:蹇澀(蹇澀)  拼音:jiǎn sè
1.行動(dòng)遲鈍,舉步維艱。唐。白居易夢上山〉詩:「晝行雖蹇澀,夜步頗安逸。」
2.文筆不流暢或言語遲滯。唐。司空圖 與李生論詩書:「然視其全篇,意思殊餒,大抵附于蹇澀,方可致才,亦為體之不備也?!埂读凝S志異。卷二。珠兒》:「然性絕癡,五六歲尚不辨菽麥,言語蹇澀?!?/div>
《漢語大詞典》:迫迮
(1).物密聚、緊靠貌。《詩·唐風(fēng)·鴇羽》“集于苞栩” 毛 傳“苞,稹栩杼也” 漢 鄭玄 箋:“稹者,根相迫迮梱致也?!?孔穎達(dá) 疏:“ 孫炎 曰:‘物叢生曰苞, 齊 人名曰稹。’ 郭璞 曰:‘今人呼物叢緻者為稹。’箋云:‘稹者,根相迫迮梱緻貌。’亦謂叢生也。”釋名·釋宮室:“笮,迮也。編竹相連迫迮也。”
(2).狹窄;局促。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門不容車,而不可踰越” 晉 杜預(yù) 注:“門庭之內(nèi)迫迮,又有墻垣之限。” 宋 蘇軾 《石恪畫維摩頌》:“我觀 維摩 方丈室,能受九百萬菩薩。三萬二千師子坐,皆悉容受不迫迮。”
(3).指困厄。 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韻》:“久游不忍還,迫迮冠蓋場?!?/div>
《漢語大詞典》:窮屈(窮屈)
(1).窮盡;極盡。呂氏春秋·安死:“智巧窮屈,無以為之?!?高誘 注:“窮,極;屈,盡?!?span id="dw1xurk" class="book">《呂氏春秋·勿躬》:“是故圣王之德,融乎若日之始出,極燭六合,而無所窮屈?!?br />(2).屈從,聽使喚。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九年:“上所賜奴婢,卒不肯窮屈,奏請納之,悉自市寒賤可制指者?!?br />(3).困厄。 清 劉大櫆 《與吳閣學(xué)書》:“明公不嗤笑以為狂惑,而憫其窮屈,施之賞嘆。” 清 吳定 《答任幼直先生書》:“邂逅之交,情逾故舊,矜我窮屈,吁嘆再三?!?/div>
《漢語大詞典》:艱否(艱否)
困厄。 唐 司空圖 《答孫郃書》:“矧當(dāng)艱否之運(yùn),吾君吾相,方以爵秩來天下之賢材,將與之共拯,其可沽虛而自集耶!” 前蜀 杜光庭 《羅天醮眾神詞》:“運(yùn)鐘艱否,時(shí)屬播遷,天數(shù)未寧,帝車未復(fù),忠臣義士,皆懸報(bào)國之心?!?/div>
分類:困厄
《漢語大詞典》:杌隉
(1).不安;困厄。書·秦誓:“邦之杌隉,曰由一人?!?孔 傳:“杌隉,不安;言危也?!?唐 陸贄 《收河中后請罷兵狀》:“邦國之杌隉艱屯,綿綿聯(lián)聯(lián),若包桑綴旒。” 元 趙孟俯 《晉公子奔狄圖》詩:“杌隉居 蒲 日,艱難奔 狄 時(shí)。” 華嘉 《寂寞》:“ 余老師 這時(shí)記起了那怨恨的眼光,這很使他杌隉不安?!?br />(2).指動(dòng)蕩不安的時(shí)勢。 清 顧炎武 《王官谷》:“ 唐 至 昭宗 時(shí),干戈滿天闕。賢人雖發(fā)憤,無計(jì)匡杌隉。”
《國語辭典》:頓躓(頓躓)  拼音:dùn zhì
1.行路顛仆。《后漢書。卷六○上。馬融列傳》:「或夷由未殊,顛狽頓躓?!?br />2.比喻人處境窮困?!稌x書。卷九一。儒林列傳。杜夷》:「頃流離道路,聞其頓躓,刺史忝任,不能崇飾有道,而使高操之士有此艱屯?!?/div>
《漢語大詞典》:窮戚(窮慼)
窘迫;困厄。《楚辭·九辯》:“悲憂窮戚兮獨(dú)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王逸 注:“戚,一作慼。”文選作“蹙”。 洪興祖 補(bǔ)注:“戚、慼、蹙,竝倉歷、子六二切。迫也,促也,憂也?!眳⒁姟?窮蹙 ”。
窘迫;困厄。慼,通“ 蹙 ”。晉書·孫恩傳:“ 恩 窮慼,乃赴海自沉?!眳⒁姟?窮戚 ”、“ 窮蹙 ”。
分類:窘迫困厄
《國語辭典》:窮蹙(窮蹙)  拼音:qióng cù
窘迫?!逗鬂h書。卷七二。董卓傳》:「共表請司徒王允出,問太師何罪?允窮蹙乃下?!?/div>
分類:窘迫困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