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
詞典
回應
分類詞匯
答應
單板
感動天地
互動式廣告
得不的一聲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天理報應
應嘴應舌
不見則聲
討公道
石投大海
《國語辭典》:
回應(回應)
拼音:
huí yìng
回答他人問話。《水滸傳》第一回:「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應,又吹著鐵笛,轉(zhuǎn)過山坡去了?!?/div>
分類:
回應
響應
回話
應和
回答
《國語辭典》:
答應(答應)
拼音:
dā yìng
1.應聲回答?!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劉官人打門,他那里便聽見?敲了半晌,方才知覺,答應一聲:『來了!』起身開了門?!埂都t樓夢》第一一回:「鳳姐兒立起身來答應了一聲,方接過了戲單?!?br />2.對答、應付。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那禮節(jié)上便不省的,倘遇著人說起詩詞歌賦來,怎生答應?!埂端疂G傳》第一四回:「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問時,保正也好答應。」
3.允許、同意?!独蠚堄斡洝返谝痪呕兀骸竻嵌俗诱f:『再賭一場,一統(tǒng)算帳。』大家不答應。」《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機會,又訛了人家一千銀子,答應替他想法,包打贏官司。」
4.感應。漢。蔡邕〈伯夷叔齊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禱請名山,求獲答應?!?br />5.聽候使喚、伺候。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老漢最殷勤,答應在白門,謹遵老母命,持言見大人。」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兀那樓下有聰明伶俐的,著一個上樓去,答應元帥。」《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寧國府及賈赦那宅兩處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個小太監(jiān)答應?!?br />6.清時宮女有答應之稱,位在貴人之下,僅供使令。見《稱謂錄。卷一○。列宮。常在答應》。
分類:
答應
應酬
感應
回答
伺候
同意
供應
應付
服役
應允
答覆
回應
允許
近侍
太監(jiān)
宮女
《國語辭典》:
單板(單板)
拼音:
dān bǎn
單單一塊板。一塊板拍不響,用以形容沒有回應,不相唱和。《崇禎本金瓶梅》第四六回:「你是我的切鄰,就如副東一樣,三姑四姑跟前酒,你也替我勸勸兒,怎的單板著,像客一般?」
分類:
單單
單一
回應
《國語辭典》:
感動天地(感動天地)
拼音:
gǎn dòng tiān dì
使天地神明感知而有所回應。比喻感動至深。如:「他的孝心感動天地,一家人終于團圓了?!?/div>
分類:
天地
地神
神明
感知
回應
感動
《國語辭典》:
互動式廣告(互動式廣告)
拼音:
hù dòng shì guǎng gào
消費者可以透過信件、電話或網(wǎng)路來回應廣告內(nèi)容,進而注意到廣告商品的廣告型態(tài)。
分類:
消費者
透過
信件
電話
網(wǎng)路
來回
回應
廣告
《國語辭典》:
得不的一聲(得不的一聲)
拼音:
dé bù de yī shēng
巴不得的應諾。形容心中非常盼望、迫切的立刻回應對方?!?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七一回:「周瑞家的聽了,得不的一聲,──素日因與這幾個人不睦,──出來了便命一個小廝到林之孝家傳鳳姐的話?!埂镀缏窡簟返谌兀骸溉擞心槝溆衅?,前日趕出來,磕頭亂央不肯收下,今日得不的一聲兒,又回去了?!?/div>
分類:
巴不得
應諾
心中
中非
盼望
迫切
立刻
回應
應對
《國語辭典》: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拼音:
jiào tiān tiān bù yìng,jiào dì dì bù líng
呼天喚地也得不到回應。形容處境十分困難,得不到任何幫助。如:「在山中迷路多日,饑寒交迫,又面臨暴風雨,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不知如何才能脫困?」
分類:
也得
回應
處境
困難
《國語辭典》:
天理報應(天理報應)
拼音:
tiān lǐ bào yìng
上天對善惡作為的回應。多指做壞事會遭受上天的懲罰?!缎咽酪鼍墏鳌返诹鸹兀骸高@卻是你自己進來,我又不曾使丫頭去請,我又不曾自己叫你,這卻是天理報應,我今把你監(jiān)在里邊,你只敢出我繩界,我有本事叫你立刻即死!」《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凡這宗沒良心的人,大概都是這么著,若是一見錢,立刻就把天理報應,全都忘在九霄云外了?!?/div>
分類:
上天
天對
善惡
惡作
回應
壞事
事會
遭受
懲罰
《國語辭典》:
應嘴應舌(應嘴應舌)
拼音:
yìng zuǐ yìng shé
指責晚輩隨便回應長輩所說的話。如:「長輩教誨時,晚輩最好不要應嘴應舌!」
分類:
晚輩
隨便
回應
長輩
話
《國語辭典》:
不見則聲(不見則聲)
拼音:
bù jiàn zé shēng
不見做聲,指沒有回應?!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崔生心疑,坐住床沿,正要穿鞋到門邊靜聽,只聽得又敲響了,卻只不見則聲?!?/div>
分類:
不見
做聲
回應
《國語辭典》:
討公道(討公道)
拼音:
tǎo gōng dao
討回應該享有的公平合理。如:「他們欺人太甚,我得討公道去!」
分類:
回應
應該
享有
公平合理
《國語辭典》:
石投大?! ?span id="wacewob" class='label'>拼音:shí tóu dà hǎi
比喻毫無回應或杳無音訊?!斗馍裱萘x》第八○回:「呂岳聞楊戩之言,如石投大海,半晌無言?!埂妒幙苤尽返诙寤兀骸改瞧抛右残χ?,便幫那女子收了繡繃,同下樓去了。這一去就如石投大海,再不上來?!挂沧鳌甘链蠛!?。
分類:
毫無
回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