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jiǎn)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姓里不詳。文宗開成間酒徒鮑生之家妓。善琵琶,故以四弦代名。能詩。鮑生攜至歷陽,使之盛妝獻(xiàn)歌侑酒,并以其與外弟韋生交換良馬。事跡見《太平廣記》卷三四九引《纂異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其詩2首。
《漢語大詞典》:四弦
指琵琶。因有四弦,故稱。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生別離》詩:“別離四弦聲,相思雙笛引?!?宋 姜夔 《浣溪沙》詞:“恨入四弦人欲老,夢(mèng)尋千驛意難通。”
《漢語大詞典》:十四弦(十四絃)
見“ 十四絃 ”。古樂器名。因有十四根弦而得名。 宋 孟珙《蒙韃備錄·燕聚舞樂》:“國(guó)王出師,亦以女樂隨行,率十七八美女,極慧黠,多以十四絃等彈大官樂等?!?宋 無名氏 鬼董·周寶:“十四弦,胡樂也。 江南 舊無之, 淳熙 間,木工 周寳 以小商販易 安豐場(chǎng) ,得其制於敵中,始以獻(xiàn)美閹。遂盛行?!?
分類:十四樂器
《漢語大詞典》:四弦曲
樂府《相和歌》的一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五·四弦曲 郭茂倩 題解引《古今樂錄》:“ 張永 《元嘉技録》《四弦》一曲,《蜀國(guó)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調(diào)之首,古有四曲,其《張女四弦》、《李延年四弦》、《嚴(yán)卯四弦》三曲,闕《蜀國(guó)四弦》。節(jié)家舊有六解, 宋 歌有五解,今亦闕?!?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 唐 李賀 等有《蜀國(guó)弦》擬作,詠 蜀 中故事。
《國(guó)語辭典》:四弦琴  拼音:sì xián qín
樂器名:(1)四弦撥弦樂器的通稱。(2)太魯閣族傳統(tǒng)樂器之一。由四條鐵線固定于木板上,底下放有鐵盒之類的共鳴箱。其他原住民族群亦有使用,今已少用。
《漢語大詞典》:幺弦
亦作“么弦”。亦作“么絃”。 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 唐 劉禹錫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聆音還竊抃,不覺撫么絃?!苯L,一本作“ 弦 ”。 宋 張先 《千秋歲》詞:“莫把幺絃撥,怨極弦能説?!?清 黃景仁 《琵琶仙·留別孫吟秋程云槎》詞:“問何苦幺絃澒洞,把如此歡場(chǎng)變悽哽?!?清 鈕琇 觚賸·姜楚蘭:“ 劉 歸視 蘭 室,么絃在壁,黼帳闃如,撫膺太息而已。”
分類:琵琶四弦
《國(guó)語辭典》:渾不似(渾不似)  拼音:hún bù sì
1.全部都不像。宋。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詞:「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shí)顏色。」《董西廂》卷四:「見人扶弱騁精神,幸自沒嗔剛做嗔,渾不似那臨危忙許親?!?br />2.火不思的別名。參見「火不思」條。明。蔣一葵《長(zhǎng)安客話。渾不似》:「渾不似制如琵琶,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相傳王昭君琵琶壞,使胡人重造,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遂以名?!对贰芬詾榛鸩凰?,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