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照如白晝(照如白晝)  拼音:zhào rú bái zhòu
光線把四周景物照耀得如同白天一樣明亮?!?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三回:「只見府門洞開,兩邊燈籠照如白晝,亂烘烘人來人往,里面哭聲搖山振岳?!?/div>
《國語辭典》:中心商品  拼音:zhōng xīn shāng pǐn
當(dāng)一個地點成為其四周居民所需商品(含服務(wù))的供應(yīng)地時,此地點即稱為「中地」。而由中地提供的商品,即稱為「中心商品」。
《國語辭典》:有齒郵票(有齒郵票)  拼音:yǒu chǐ yóu piào
四周軋有齒孔,以利撕裁的郵票。英國于西元一八五四年首先采用,后成為各國郵票最普遍的格式。
《國語辭典》:絲婚(絲婚)  拼音:sī hūn
結(jié)婚四周年紀(jì)念,西洋俗稱為「絲婚」。如:「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他倆絲婚的日子。」
《漢語大詞典》:走馬樓(走馬樓)
(1). 唐 代樓名,在 驪山 華清宮 。唐 溫庭筠 《走馬樓三更曲》 曾益 注引《西京記》:“ 大福殿 重樓連閣緜亙,西殿有 走馬樓 ,南北長百餘步。”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己:“ 驪山 華清宮 毀廢已久,今所存唯繚垣耳…… 明皇 吹笛樓 、宮人 走馬樓 故基猶存?!?br />(2).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樓屋。 清 陸筠 《海角續(xù)編》:“城上周圍砌走馬樓,拆沿城腳民房為之?!?span id="ekqoean" class="book">《雪巖外傳》第七回:“想不到住宅里的樓屋原來是走馬樓,處處都通的。”亦省稱“ 走樓 ”。 沙汀 《淘金記》十九:“凡是對于已經(jīng)分派停妥的負(fù)擔(dān)表示拒絕的人,他們便只有來住走樓和后臺了?!?/div>
《國語辭典》:楣式  拼音:méi shì
一種建筑樣式。以列柱支持橫梁,構(gòu)成門窗及四周的輪廓。以木或石為建材的古代建筑,大都為楣式。如:「我國古建筑中,除了城門以外,所有建筑幾乎都采用楣式結(jié)構(gòu)?!?/div>
《國語辭典》:涌升流(涌升流)  拼音:yǒng shēng liú
海水由深處向表面流動,該處海面水溫較四周為低。
《國語辭典》:馬子蓋(馬子蓋)  拼音:mǎ zi gài
一種男子發(fā)式。四周剃圓,半長,垂于腦后。也稱為「馬桶蓋」。
《國語辭典》:馬桶蓋(馬桶蓋)  拼音:mǎ tǒng gài
1.馬桶的蓋子。
2.一種男士發(fā)型。四周剃圓,半長,垂于腦后。如:「隨著流行趨勢,今年又盛行馬桶蓋的發(fā)型。」也稱為「馬子蓋」。
《國語辭典》:南冰洋  拼音:nán bīng yáng
海洋名。水域環(huán)繞南極四周,水溫低,結(jié)冰期長。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極海)合稱五大洋。也稱為「南極?!埂?/div>
《國語辭典》:咀嚼肌  拼音:jǔ jué jī
位于口腔四周,專司食物咀嚼作用的肌肉。包括咬肌、顳肌、內(nèi)翼狀肌等。
《國語辭典》:冷低壓(冷低壓)  拼音:lěng dī yā
大氣中某高度的低氣壓,其中心附近的空氣較四周冷,即稱為「低氣壓」。漩渦中有完全孤立的冷氣潭,氣旋環(huán)流強(qiáng)度隨高度遞增。也稱為「冷氣旋」。
《國語辭典》:冷高壓(冷高壓)  拼音:lěng gāo yā
大氣中某高度的高壓,其熱力結(jié)構(gòu)中心區(qū)域的空氣相對于四周為冷,即稱為「冷高壓」。其壓力強(qiáng)度隨高度遞減。
《漢語大詞典》:黃腸題湊(黃腸題湊)
漢 時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jié)構(gòu)。黃腸本謂柏木之心。柏木心黃,故稱。漢書·霍光傳:“ 光 薨……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lǐng),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币嗍∽鳌?黃腸 ”。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儉約:“黃腸再開,同暴骸於中野?!?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授職》:“只是小臣抱黃腸之慟,銜白首之悲,呵壁不能問天,拔劍祗堪斫地。”
《漢語大詞典》:華爪(華爪)
亦作“ 華蚤 ”。 天子車蓋四周所附的金花。 漢 蔡邕 獨斷卷下:“凡乘輿車,皆羽蓋金華爪,黃屋左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