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四分
(1).分為四份。左傳·昭公五年:“四分公室, 季 氏擇二?!?br />(2).向四方散開。 漢 焦贛 《易林·豫之觀》:“十里望煙,散渙四分;形容滅亡,終不見君。”
(3).指四分歷。后漢書·律歷志中:“今改行《四分》,以遵於 堯 ,以順 孔圣 奉天之文?!?span id="hv5mzhj" class="book">《清史稿·時憲志一》:“ 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時》以溯《三統(tǒng)》《四分》以來諸家之術(shù)?!?/div>
《漢語大詞典》:四分
指佛教法相宗(唯識宗)的“四分”說,即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清 龔自珍 《最錄八識規(guī)矩頌》:“師復(fù)念法相宗大綱在八識,大緯在四分,乃製此頌一十二章,分四大支?!?/div>
《國語辭典》:四分律  拼音:sì fēn lǜ
佛教典籍。后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六十卷,屬印度佛教法藏部的律典。內(nèi)容記載僧團戒律規(guī)范和制戒因緣,主要分成四部分,故稱為「四分律」。唐代律宗所依據(jù)的基本律典,唐代以后并成為中國僧團共同奉行的律典。
《國語辭典》:四分歷(四分歷)  拼音:sì fēn lì
一種漢代所用的歷法。定一年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十九年為一章,每四章有一閏月與大小月,以與太陽配合。
《漢語大詞典》:四分五剖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統(tǒng)一。 漢 揚雄 《解嘲》:“往者 周 網(wǎng)解結(jié),羣鹿?fàn)幰?,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并為戰(zhàn)國?!?清 曾國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銘》:“四分五剖,精鋭星散?!?/div>
《國語辭典》:四分五落  拼音:sì fēn wǔ luò
散亂錯雜的樣子。元。白樸《墻頭馬上》第四折:「送的人四分五落,兩頭三緒?!埂端疂G傳》第一九回:「若是四分五落去捉時,又怕中了這賊人奸計?!挂沧鳌杆募娢迓洹?。
分類:分散零亂
《國語辭典》:四分五裂  拼音:sì fēn wǔ liè
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團結(jié)?!杜f五代史。卷一三五。周書。僭偽傳二。劉守光傳》:「當(dāng)今海內(nèi)四分五裂,吾欲南面以朝天下,諸君以為何如?」《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要弄得百姓四分五裂,各不相顧,便好發(fā)出苛刻的號令來?!?/div>
《國語辭典》:四分子體(四分子體)  拼音:sì fēn zǐ tǐ
當(dāng)細(xì)胞進行兩次減數(shù)分裂后,一個孢子母細(xì)胞所產(chǎn)生的四個孢子。又指第一次減數(shù)分裂前期組成每一個兩價體的四染色分體。
《國語辭典》:四分音符  拼音:sì fēn yīn fú
一種音符時值。在五線譜記法中,為一個實心的橢圓符頭加上一個不帶符尾的符桿。如?。為英語quarter note的意譯。
《國語辭典》:四分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  拼音:sì fēn wèi shù
是統(tǒng)計學(xué)中分位數(shù)的一種,即把所有數(shù)值由小到大排列并分成四等份,則有三個分割點,此三分割點即稱為「四分位數(shù)」。
《國語辭典》:四分衛(wèi)(四分衛(wèi))  拼音:sì fēn wèi
美式足球賽中防守位置在中鋒的后方,距攻擊線約一碼半處的進攻球員。擔(dān)任者須頭腦冷靜精明、反應(yīng)快、身材要高大,臂力要好,傳球要準(zhǔn),是為整隊的靈魂。
《國語辭典》:四分儀(四分儀)  拼音:sì fēn yí
古代測量天體仰角的九十度分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