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執(zhí)囚(執(zhí)囚)
(1).拘捕囚禁。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大長公主執(zhí)囚 青 ,欲殺之。”
(2).指被拘捕囚禁。 漢 桓寬 鹽鐵論·世務:“身執(zhí)囚而國幾亡?!?/div>
《漢語大詞典》:徽繩(徽繩)
徽索。指捆綁罪人的繩索。亦比喻囚禁。 南朝 梁 王僧孺 《辭府箋》:“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繩,解籙收簪,且歸初服?!眳⒁姟?徽纆 ”。
《國語辭典》:徽纆  拼音:huī mò
捆綁犯人的繩索。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序〉:「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div>
《漢語大詞典》:監(jiān)房(監(jiān)房)
牢房,囚禁犯人房間。《水滸傳》第五四回:“ 宋江 心中憂悶,尋到一處監(jiān)房內,卻監(jiān)著 柴皇城 一家老小。” 明 張景《飛丸記·全家配遠》:“這官府還是好方便的,廊下雖則凄涼,尤勝監(jiān)房囉唣。” 郭沫若 《海濤集·跨著東?!?/span>:“看守走出他的圈域來,把我?guī)У接覀鹊牡谌柕谋O(jiān)房門前?!?/div>
《漢語大詞典》:枉禁
無辜而被囚禁。《元典章·刑部十六·違枉》:“ 婺州路 阿老瓦丁 被刼, 蘭溪縣 尉涉疑捉拿 包捨 等二十一名,枉禁身死,后獲正賊真贓?!?/div>
《漢語大詞典》:幽劫
謂遭囚禁,被脅制。文選·劉琨〈勸進表〉:“主上幽劫,復沉虜庭?!?劉良 注:“幽,囚;劫,脅也?!?/div>
分類:囚禁脅制
《漢語大詞典》:鞫系(鞫繫)
審訊囚禁。 明 歸有光 《〈戴楚望集〉序》:“當是時,廷臣以言事忤旨,鞫繫者先后十數人?!?/div>
《漢語大詞典》:系勘(繫勘)
囚禁審訊。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顧炎武》:“又以 吳 人 陳濟生 所輯忠節(jié)録指為 炎武 作。 炎武 聞之,馳赴 山左 ,自請繫勘。”
分類:囚禁審訊
《漢語大詞典》:鎖士(鎖士)
亦作“鏁士”。亦作“鎻士”。 囚禁的士人。梁書·元帝紀:“長徒鏁士,特加原宥?!?span id="4webum9" class="book">《南史·梁紀下·元帝》作“鎻士”。隋書·刑法志:“遇赦降死者,黵面為刧字,髠鉗,補冶鎖士終身?!?/div>
分類:囚禁士人
《國語辭典》:幽殺(幽殺)  拼音:yōu shài
1.幽禁處死?!妒酚?。卷九。呂太后本紀》:「帝廢位,太后幽殺之?!埂逗鬂h書。卷七八?;鹿賯鳌2芄?jié)傳》:「曹節(jié)、王甫幽殺太后?!?br />2.陰乾。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四。草部。迷迭香》:「收采幽殺,摘去枝葉。入袋佩之,芳香甚烈。」
《漢語大詞典》:冤殍
無辜被囚禁而餓死的人。 明 沈鯨《雙珠記·奏議頒赦》:“囹圄多冤殍,誅戮如芟草?!?/div>
《漢語大詞典》:里監(jiān)(裏監(jiān))
清 代監(jiān)獄中囚禁重犯的牢房。因多設于牢獄深處,故稱。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けO(jiān)禁》:“此輩兇徒,應置重監(jiān)。若未經審結,須牢加杻鎖,止繫里監(jiān),不得概置黑獄?!眳㈤?span id="rvsqs3e" class="book">《清會典·刑部四·尚書侍郎職掌四》。
《漢語大詞典》:鞠系(鞠繫)
審訊囚禁。鞠,通“ 鞫 ”。《漢書·刑法志》:“年八十以上,八歲以下,及孕者未乳,師、朱儒當鞠繫者,頌繫之。”
《漢語大詞典》:桎檻(桎檻)
囚禁,囚于檻車。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 夷吾 桎檻而建匡合之績, 應侯 困辱而著入 秦 之勛?!?/div>
分類:囚禁
《漢語大詞典》:幽薨
指王侯被囚禁而死。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 瑯邪王 ﹞居別宮,禮數優(yōu)僭,不與諸王等……后竟坐此幽薨?!?/div>
《國語辭典》:探監(jiān)(探監(jiān))  拼音:tàn jiān
探望獄中被監(jiān)禁的人。如:「探監(jiān)前,必須先了解時間、可攜帶的物品等相關規(guī)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