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一言回天力

相關(guān)人物
張玄素
 
李世民(唐太宗)
 
魏徵


《新唐書》卷一百三〈張玄素列傳〉~3999~
帝曰:「卿謂我不如煬帝,何如桀、紂?」對曰:「若此殿卒興,同歸于亂。臣聞東都始平,太上皇詔宮室過度者禁之,陛下謂瓦木可用,請賜貧人,事雖不從,天下稱為盛德。今復(fù)度而宮之,是隋役又興。不五六年間,一舍一取,天下謂何?」帝顧房玄齡曰:「洛陽朝貢天下中,朕營之,意欲便四方百姓。今玄素言如此,使后必往,雖露坐,庸何苦?」即詔罷役,賜?二百匹。魏徵名梗挺,聞玄素言,嘆曰:「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哉?!?/span>
《國語辭典》:唐太宗  拼音:táng tài zōng
帝號。指唐代第二位君主李世民。參見「李世民」條。
《國語辭典》:唐太宗入冥記(唐太宗入冥記)  拼音:táng tài zōng rù míng jì
敦煌變文名。殘卷編號為S2630。通篇散體。敘述唐太宗魂魄離開身體,冥間判官崔玨帶領(lǐng)游地府,并為太宗添壽的故事。
分類:編號散體
《國語辭典》:天可汗  拼音:tiān kè hán
中世紀時中國西北邊疆民族對唐太宗所稱的尊號?!缎绿茣?。卷二。太宗本紀》:「四月戊戌,西北君長請上號為天可汗?!?/div>
《漢語大詞典》:髭龍(髭龍)
唐太宗 的別稱。 明 王世貞 《定武蘭亭真本歌》:“髭龍蛻骨 咸陽 陌,玉匣千秋閟神蹟?!眳⒁姟?髭圣 ”。
分類:唐太宗
《漢語大詞典》:髭圣(髭聖)
唐太宗 的別稱。 宋 陶谷 清異錄·髭圣:“ 唐文皇 虬鬚壯冠,人號‘髭圣’?!?明 王世貞 《褚河南文皇哀冊歌》:“ 長安 城頭日中暝,萬戶呼天哭‘髭圣’?!眳⒁姟?髭龍 ”。
分類:唐太宗
《漢語大詞典》:髭圣(髭聖)
唐太宗 的別稱。 宋 陶谷 清異錄·髭圣:“ 唐文皇 虬鬚壯冠,人號‘髭圣’。” 明 王世貞 《褚河南文皇哀冊歌》:“ 長安 城頭日中暝,萬戶呼天哭‘髭圣’?!眳⒁姟?髭龍 ”。
分類:唐太宗
《漢語大詞典》:髭龍(髭龍)
唐太宗 的別稱。 明 王世貞 《定武蘭亭真本歌》:“髭龍蛻骨 咸陽 陌,玉匣千秋閟神蹟?!眳⒁姟?髭圣 ”。
分類:唐太宗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傳說為東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島?!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div>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傳說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時,立文學館,以十八學士入選,備受皇帝禮遇與敬重,各方欽羨不已,稱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豆卤驹麟s劇。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幾時得墜鞭誤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腳步兒長。」
《國語辭典》:高文  拼音:gāo wén
文章寫得很好。唐。裴度 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代步本慚非逸足,緣情何幸枉高文?!?/div>
《國語辭典》:史館(史館)  拼音:shǐ guǎn
負責編修史書的機構(gòu)?!缎绿茣?。卷四七。百官志二》:「史館,脩撰四人,掌脩國史。」《金瓶梅》第四九回:「不想被曹禾論劾,將學生敝同年一十四人之在史館著,一時皆黜授外職?!?/div>
《國語辭典》:昭陵  拼音:zhāo líng
1.唐太宗的陵墓。位于今陜西省醴泉縣東北的九嵏山主峰內(nèi)。
2.宋仁宗的代稱。仁宗葬于永昭陵,故宋人亦稱仁宗為「昭陵」。
3.明穆宗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昌平縣大峪山東。為明十三陵之一。
4.清太祖皇太極和孝端大皇后的陵墓。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北郊。也稱為「北陵」。
《國語辭典》:青雀  拼音:qīng què
1.動物名:(1)桑扈。嘴巴彎曲,食肉。(2)鹢。一種水鳥,羽毛白色,形似鷺鷥。不怕風,能高飛。
2.舊時船頭常刻有青雀,后以借指船舶。北周。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詩:「時看青雀舫,遙逐桂舟回?!?/div>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動物名。雀形目鳴禽類。頭黑色,嘴曲而厚,色黃,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實及谷類。也稱為「桑雇」。
2.古代隱士名。《楚辭。屈原。九章。涉江》:「接輿髡首兮,桑扈羸行。」
3.傳說是少昊時的官名。為主管農(nóng)事的九扈之一,掌理獎勵百姓耕作養(yǎng)蠶之事。漢。蔡邑〈獨斷上〉:「桑扈氏,農(nóng)正趣民養(yǎng)蠶?!?br />4.《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桑扈,刺幽王也?!够蛞嘀疙灻捞熳又?。首章二句為:「交交桑扈,有鶯其羽?!?/div>
《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謂之鷁首?!?郭璞 注:“鷁,鳥名也。今 江東 貴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稱船首畫有青雀之舟為“青雀舫”。泛指華貴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臨泛》:“時看青雀舫,遙逐桂舟迴?!?唐 劉長卿 《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詩:“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羣?!?清 黃遵憲 《大阪》詩:“橫列東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欄橋。”亦省稱“ 青雀 ”、“ 青舫 ”。 唐 劉言史 《送人隨姊夫任云安令》:“閑逐維私向 武城 ,北風青雀片時行。” 宋 賀鑄 《減字浣溪沙·掩蕭齋》詞:“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明 張煌言 《送黃金吾馮侍御乞師日本》:“ 黃河 北去浮青雀,滄海東回獻白狼。”
《漢語大詞典》:飛騎(飛騎)
(1).快馬。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飛騎黃金勒,香車翠鈿裝?!?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人部一》:“時有良醫(yī) 薛子勉 者,家 芋江 ,距城二十里,病且亟,迺飛騎迎之。”明史·徐文溥傳:“貢獻本有定制,乃無故馳騁飛騎,出入都城,伺察動靜?!?br />(2). 唐 禁軍名。 貞觀 十二年 唐太宗 置左右屯營于 玄武門 ,其兵稱“飛騎”。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貞觀 中,揀材力驍捷善馳射者,謂之‘飛騎’。上出游幸,則衣五色袍,乘六閑馬,猛獸皮韉以從。”舊唐書·職官志三:“初, 太宗 選飛騎之尤驍健者,別署百騎,以為翊衛(wèi)之備。 天后 初,加置千騎, 中宗 加置萬騎,分為左右營,置使以領(lǐng)之?!?span id="fdlia6c" class="book">《舊唐書·高仙芝傳》:“命 仙芝 領(lǐng)飛騎、彉騎及 朔方 、 河西 、 隴右 應(yīng)赴京兵馬,并召募關(guān)輔五萬人,繼 封常清 出 潼關(guān) 進討。”新唐書·兵志:“﹝ 貞觀 ﹞十二年,始置左右屯營於 玄武門 ,領(lǐng)以諸衛(wèi)將軍,號‘飛騎’。”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左右羽林軍﹞掌統(tǒng)北衙禁兵,督攝左右?guī)w騎儀仗。大朝會,則周衛(wèi)階陛;巡幸,則夾馳道為內(nèi)仗。”
《漢語大詞典》:房魏
(1). 唐太宗 時名相 房玄齡 與 魏徵 的并稱。兩人皆出 河 汾 門下,并為 唐 初敢于直諫的大臣。 唐 杜甫 《折檻行》:“嗚呼 房魏 不復(fù)見, 秦王 學士時難羨?!?宋 陸游 《感懷》詩之四:“巍巍 貞觀 治, 房 魏 出 河 汾 ?!?br />(2).以 房 魏 代稱賢相。《堅瓠補集·酒歌》引 明 李冠 《酒歌》:“矧今鼎鼐付 房 魏 ,爕理陰陽無偏頗?!?/div>
《漢語大詞典》:行秘書(行祕書)
唐太宗 對 虞世南 的美稱。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嘗出行,有司請載副書以從,上曰:‘不須。 虞世南 在此,行祕書也。’”后用以泛稱博聞強記的人。 宋 趙蕃 《寄孫子進昆仲》詩:“大 孫 行祕書,今古靡不觀。” 清 趙翼 《偶有遺忘問之稚存輒錄示原委》詩:“快哉得此行祕書,讀萬卷如為我舊?!币嗍》Q“ 行祕 ”。 清 鈕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懷故國,記覽夢華;登 梁 苑而晤名賢,書攜行祕?!?/div>
《漢語大詞典》:文林郎
(1).文散官名。 隋 置,取 北齊 征文學之士充文林館之義。歷代因之。見通典·職官十六、《續(xù)通典·職官十六》
(2).一種梨的別名。 蒲中 產(chǎn)好梨,傳說 唐太宗 時有鳳棲于梨樹上,后所產(chǎn)梨,果肉細膩,紅頰玉液,因名鳳棲梨。至 宋 ,另有一家獨出一種,備眾梨之美,又超過了鳳棲梨。其人嘗進獻,得官文林郎,因以為名。見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