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4詞典 1分類詞匯 93
《漢語大詞典》:返袂
用衣袖拭淚。形容哭泣。太平廣記卷二○三引 五代 劉□ 《耳目記·王中散》:“ 敬傲 即應(yīng)命而奏之,聲清韻古,感動神人,曲終, 敬傲 潸然返袂云:‘憶在 咸通 ,王庭秋夜,供奉至尊之際,不意流離於此也?!眳⒁姟?反袂 ”。
分類:衣袖哭泣
《漢語大詞典》:反袂
用衣袖拭淚。形容哭泣。《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孔子家語·辯物》:“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唐 鄭浣 《唐故同州司兵參軍杜行方墓志銘》:“有子五人, 碩 、 顥 、 顗 、 頎 ,其幼小字曰 老老 ;女子子二人,皆柴立致毀,弔賓為之反袂?!?/div>
分類:衣袖哭泣
《漢語大詞典》:泣荊
因遺失荊釵而哭泣。比喻留戀舊物。 宋 惠洪 《跋山谷字》之一:“ 魯 女有遺荊釵而泣者,路人笑之曰:‘以荊為釵易辦,女乃泣何也?’女以手掠髮曰:‘非以其難致也,以其故舊耳?!杷酝嬷撸瑢嶇?魯 女泣荊之情?!?/div>
《漢語大詞典》:銜啼(銜啼)
忍住哭泣,含著眼淚。 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佳期竟不歸》詩:“銜啼拂鏡不成粧,促柱繁弦還亂曲?!?/div>
《漢語大詞典》:驚哭(驚哭)
受驚而哭泣。太平廣記卷三六四引 唐 張讀 宣室志·僧發(fā)長:“又頃,聞驚哭,有出者, 長 佯過訊之。曰:‘主人有子十餘歲,忽卒?!Z未竟,又聞哭音。”
分類:受驚哭泣
《漢語大詞典》:絮泣
謂哭泣不停。明史·閹黨傳·曹欽程:“瀕行猶頓首 忠賢 前曰:‘君臣之義已絶,父子之恩難忘?!跗ァ!?明 沈德符 野獲編·佞幸·佞人涕泣:“ 江陵 召去,跪而詈之, 陳 亦絮泣,謂非出本意。”
分類:哭泣不停
《漢語大詞典》:孺泣
對父母的哀悼哭泣。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冊文》:“孺泣無時,蔬饘不溢。”
《漢語大詞典》:歔泣
嘆息哭泣。 南朝 梁 江淹 《無錫縣歷山集詩》:“一聞清琴奏,歔泣方留連?!?/div>
分類:嘆息哭泣
《漢語大詞典》:詀啼
猶言低語并哭泣。 明 李子昌 《南梁州令·四時怨別》套曲:“自恨今生分緣寡,紅爐畔共誰閒話。詀啼罷,托香腮悶加?!?/div>
分類:低語哭泣
《漢語大詞典》:程糜
程曾 七歲喪母,哀號哭泣如同成人,祖母憐之,嚼肉成糜而食之。事見藝文類聚卷二十引 南朝 宋 師覺授 《孝子傳》。后因以“程糜”指喂養(yǎng)孤幼的食物。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 程 糜不繼, 原 粟何資?”
《漢語大詞典》:乾哭
1.沒有眼淚的哭。 茅盾 《子夜》四:“ 阿金 尖著聲音說,猛的哭起來了,是沒有眼淚的干哭?!?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五:“在撕和撲和罵的紛亂當中, 韓愛貞 干哭著,叫著她娘?!?br />2.哭泣而無應(yīng)對措施。紅樓夢第九四回:“ 麝月 等依言,分頭各處追問。人人不曉,個個驚疑。二人連忙回來,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窺, 寶玉 也嚇怔了, 襲人 急的只是乾哭?!?/div>
《國語辭典》:乾哭  拼音:gān kū
1.只顧著哭?!都t樓夢》第四四回:「打的平兒有冤無處訴,只氣的乾哭?!?br />2.號哭而不流眼淚。如:「看他那種有聲無淚的乾哭,八成是在作秀?!?/div>
《國語辭典》:抽泣  拼音:chōu qì
一吸一頓地哭泣。如:「小明剛到外地求學(xué)時,常躲在棉被里抽泣,不久,就漸漸習(xí)慣了?!?/div>
《漢語大詞典》:了飲(了飲)
指一種邊唱挽歌邊哭泣的豪飲。 宋 張舜民 畫墁錄一:“ 蘇舜欽 、 石延年 輩,有名曰鬼飲、了飲、囚飲、鱉飲、鶴飲。鬼飲者,夜不以燒燭;了飲者,飲次挽歌哭泣而飲;囚飲者,露頭圍坐;鱉飲者,以毛席自裹其身,伸頭出飲,畢,復(fù)縮之;鶴飲者,一盃復(fù)登樹下再飲耳。”
《國語辭典》:枕戈泣血  拼音:zhèn gē qì xuè
頭枕兵器,眼睛哭出血來。形容滿懷悲憤,時刻準備殺敵以復(fù)仇雪恨?!稌x書。卷九八。桓溫傳》:「溫時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復(fù)讎?!固?。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畏賊顧望,貢獻不至,莫有斗心。侍郎慨然,枕戈泣血,奮不顧命,捍衛(wèi)圣主。」
《漢語大詞典》:晝吟宵哭(晝吟宵哭)
晝夜哀嘆、哭泣。戰(zhàn)國策·楚策一:“﹝ 棼冒勃蘇 ﹞于是贏糧潛行……七日而薄 秦 王之朝,雀立不轉(zhuǎn),晝吟宵哭,七日不得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