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4詞典 1分類詞匯 93
《國語辭典》:流連(流連)  拼音:liú lián
1.貪戀玩樂而忘歸?!睹献印A夯萃跸隆罚骸噶鬟B荒亡,為諸侯憂?!?br />2.留滯、徘徊不忍離去?!度龂?。卷一五。魏書。劉馥傳》:「封符指期,無流連之吏?!埂段倪x。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游九京者,亦流連于隨會?!挂沧鳌噶暨B」。
3.轉(zhuǎn)徙離散?!稘h書。卷八六。師丹傳》:「百姓流連,無所歸心?!?br />4.流淚。《后漢書。卷四八。翟酺傳》:「既坐,言無所及,唯涕泣流連?!?/div>
《國語辭典》:痛哭  拼音:tòng kū
極為傷心的大哭?!度龂萘x》第三回:「崔毅引貢見帝,君臣痛哭?!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父兮桎梏亡身,女兮街衢痛哭?!挂沧鳌笐Q哭」。
《國語辭典》:痛哭流涕  拼音:tòng kū liú tì
語本《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形容非常悲痛、傷心而流淚。宋。楊萬里〈胡公行狀〉:「此膝一屈不可復(fù)振,……可為痛器流涕長太息者矣。」也作「慟哭流涕」。
《國語辭典》:涕泗  拼音:tì sì
眼淚和鼻涕。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三二:「齊景升牛山,涕泗紛交流?!固?。杜甫 登岳陽樓詩:「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也作「涕洟」。
《國語辭典》:涕泗滂沱  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滂沱,雨勢盛大。涕泗滂沱指鼻涕眼淚流得像下大雨一樣。語出《詩經(jīng)。陳風。澤陂》:「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剐稳菘薜煤軅摹!赌鲜贰>砥?。梁武帝本紀下》:「月中再設(shè)凈饌,每至展拜,涕泗滂沱,哀動左右?!?/div>
《國語辭典》:人聲(人聲)  拼音:rén shēng
人所發(fā)的聲音?!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敢谎晕戳耍宦牭帽乇貏儎兊穆曇?,外邊人聲嘈雜,大聲喊叫。」《文明小史》第一九回:「站著呆看了一回,聽得樓上人聲嘈雜,熱鬧得很,于是四人邁步登樓。」
《國語辭典》:泣血  拼音:qì xuè
形容非常的悲慟?!抖Y記。檀弓上》:「高子皋之執(zhí)親之喪也,泣血三年。」《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div>
《國語辭典》:呦呦  拼音:yōu yōu
擬聲詞。形容鹿鳴聲?!对娊?jīng)。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固啤@铐牎?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8492'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詩:「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div>
《國語辭典》:幽咽  拼音:yōu yè
1.低沉微弱的水流聲。唐。白居易〈琵琶行〉:「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br />2.低微的哭聲。唐。杜甫石壕吏〉詩:「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div>
《國語辭典》:垂涕  拼音:chuí tì
哭泣流淚?!段倪x。宋玉。神女賦》:「惆悵垂涕,求之至曙?!埂秲号⑿蹅鳌返谝凰幕兀骸改抢项^兒天天從山里回來,不是垂涕抹淚,便是短嘆長吁?!?/div>
《國語辭典》:掩面  拼音:yǎn miàn
遮住臉孔。《三國演義》第四回:「酒行數(shù)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埂都t樓夢》第三回:「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div>
《國語辭典》:對泣(對泣)  拼音:duì qì
相對哭泣?!?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四回:「黛玉起先原惱寶玉說話不論輕重,如今見此光景,心有所感,本來素嘗愛哭,此時亦不免無言對泣。」
分類:哭泣
《漢語大詞典》:收淚(收淚)
止住眼淚,停止哭泣。 三國 魏 嵇康 《思親》詩:“中夜悲兮當誰告,獨收淚兮抱哀戚?!?span id="y0g0ceg" class="book">《晉書·孝友傳·劉殷》:“ 殷 收淚視地,便有堇生焉?!?清 無名氏 《后會仙記》:“﹝ 青青柳 ﹞言畢,泣良久,已收淚語曰:‘人生功名富貴,俱由天定。’”
《國語辭典》:悲泣  拼音:bēi qì
哀傷地哭泣?!稘h書。卷二三。刑法志》:「其少女緹縈,自傷悲泣,乃隨其父至長安?!埂都t樓夢》第九五回:「見了賈母,只有悲泣之狀,卻少眼淚。」
《漢語大詞典》:三舉(三舉)
(1).三次殺牲備膳。舉,殺牲盛饌。《周禮·天官·膳夫》:“王齊日三舉?!?孫詒讓 正義:“王齊日,朝食蓋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則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舉?!?br />(2).謂哭泣三次。孔叢子·陳士義:“﹝ 郈成子 ﹞聞 寧喜 作難,右宰死之,還車而臨,三舉而歸?!?br />(3).三度舉事。新五代史·梁臣傳·敬翔朱珍等傳論:“蓋自 高駢 死, 唐 以 梁 兼統(tǒng) 淮南 ,遂與 孫 、 楊 爭,凡三十年間,三舉而三敗?!?br />(4).指三期科考。宋史·選舉志一:“﹝ 乾德 元年﹞定諸州貢舉條法及殿罰之式:進士‘文理紕繆’者殿五舉,諸科初場十‘不’殿五舉,第二、第三場十‘不’殿三舉,第一至第三場九‘不’并殿一舉?!辈?,指文理不通。殿三舉,即指停止科考資格三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科場·預(yù)傳考官:“各省改遣京官主試,定於今上之乙酉,至辛卯則三舉矣?!?/div>
《國語辭典》:發(fā)悲(發(fā)悲)  拼音:fā bēi
悲從中來,放聲哭泣?!度龂萘x》第四回:「酒行數(shù)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眾官驚問曰:『司徒貴誕,何故發(fā)悲?』」
分類:放聲哭泣
《漢語大詞典》:嬌啼(嬌啼)
嬌媚地哭泣。 唐 元稹 《鶯鶯傳》:“ 崔氏 嬌啼宛轉(zhuǎn), 紅娘 又捧之而去?!?span id="m2qcc0g"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 真靜 見 李信 不肯,嬌啼宛轉(zhuǎn),做出許多媚態(tài)來?!?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桔樹:“女抱樹嬌啼。家人紿之曰:‘暫去,且將復(fù)來。’女信之,涕始止?!?/div>
分類:嬌媚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