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銅仙淚
 
清淚如鉛
  
銅仙鉛淚
 
淚如鉛水
 
金仙淚
 
酸風射眸子
 
酸風射眼
 
天也瘦
 
仙人淚
 
仙人辭漢
 
金人辭漢
 
露冷銅仙
 
衰蘭送客咸陽道
 
銅人辭漢
 
辭漢淚
 
金仙鉛淚
 
泣金莖
 
銅盤人去
 
銅仙泣露盤
 
金泣
 
金人泣露盤
 
淚盤
 
唐諸李
 
仙人泣露盤
 
攜盤獨出
 
辭漢金仙
 
辭漢盤
 
金人秋淚
 
金銅移盤
 
老卻天公
 
淚老金銅
 
清鉛泣露
 
傾鉛水
 
銅仙去漢
 
咸陽送客
 
金銅去國
 
金仙泣漢
   
傾淚移盤
  
銅仙清如水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諏h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典故
大農(nóng)錢

相關人物
東郭咸陽


《史記》卷三十〈平準書〉~428~
于是以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nóng)丞,領鹽鐵事;桑弘羊以計算用事,侍中。咸陽,齊之大煮鹽,孔僅,南陽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鄭當時進言之。弘羊,雒陽賈人子,以心計,年十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大農(nóng)上鹽鐵丞孔僅、咸陽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屬少府,陛下不私,以屬大農(nóng)佐賦。愿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煮鹽,官與牢盆。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貨,以致富羨,役利細民。其沮事之議,不可勝聽。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釱左趾,沒入其器物??げ怀鲨F者,置小鐵官,便屬在所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韋昭云:「天子私所賜經(jīng)用也。公用屬大司農(nóng)也?!埂故箍變H、東郭咸陽乘傳舉行天下鹽鐵,作官府,除故鹽鐵家富者為吏。吏道益雜,不選,而多賈人矣。
典故
紙價高
  
增紙價
 
衡陽紙貴
  
紙貴咸陽
  
洛陽價增紙

相關人物
左思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左思〉~2376~
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會妹芬入宮,移家京師,乃詣著作郎張載訪岷邛之事。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見不博,求為秘書郎。及賦成,時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謝班張,恐以人廢言,安定皇甫謐有高譽,思造而示之。謐稱善,為其賦序。張載為注魏都,劉逵注吳蜀而序之曰:「觀中古以來為賦者多矣,相如子虛擅名于前,班固兩都理勝其辭,張衡二京文過其意。至若此賦,擬議數(shù)家,傅辭會義,抑多精致,非夫研覈者不能練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統(tǒng)其異。世咸貴遠而賤近,莫肯用心于明物。斯文吾有異焉,故聊以馀思為其引詁,亦猶胡廣之于官箴,蔡邕之于典引也?!龟惲魴嘤譃樗假x作略解,序曰:「余觀三都之賦,言不茍華,必經(jīng)典要,品物殊類,稟之圖籍;辭義瑰瑋,良可貴也。有晉徵士故太子中庶子安定皇甫謐,西州之逸士,耽籍樂道,高尚其事,覽斯文而慷慨,為之都序。中書著作郎安平張載、中書郎濟南劉逵,并以經(jīng)學洽博,才章美茂,咸皆悅玩,為之訓詁;其山川土域,草木鳥獸,奇怪珍異,僉皆研精所由,紛散其義矣。余嘉其文,不能默已,聊藉二子之遺忘,又為之略解,祇增煩重,覽者闕焉?!棺允侵螅⒅赜跁r,文多不載。司空張華見而嘆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馀,久而更新?!褂谑呛蕾F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初,陸機入洛,欲為此賦,聞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云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甕耳。」及思賦出,機絕嘆伏,以為不能加也,遂輟筆焉。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文學〉~258~
庾仲初作揚都賦成,以呈庾亮。亮以親族之懷,大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褂诖巳巳烁倢懀枷录垶橹F。謝太傅云:「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

簡釋

洛陽紙貴:喻作品風行一時。唐宋之問《范陽王挽詞二首》之一:“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p>


例句

洛陽紙價因兄貴,蜀地紅箋為弟貧。 何兆 贈兄

四方雖紙貴,誰怕費錢刀。 姚合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 宋之問 范陽王挽詞二首

遙知盈卷軸,紙貴在江城。 崔峒 喜逢妻弟鄭損因送入京

南中紙價當日貴,只恐貪泉成墨池。 蘇渙 贈零陵僧

春興不知凡幾首,衡陽紙價頓能高。 郭受 寄杜員外

典故 
方鏡
  
秦臺鏡
 
照膽清
 
鏡照膽
 
秦鏡照膽
 
秦臺破心膽
 
見膽明鏡
 
秦家鏡
 
秦明鏡
 
咸陽鏡
 
肝膽難隱
 

《西京雜記》卷三
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其尤驚異者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燃?!蟹界R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冑五臟歷然無。人有疾病在內(nèi)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高祖悉封閉以待項羽。羽并將以東。后不知所在。

簡釋

秦鏡:詠鏡。唐劉長卿《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p>


例句

詮材秉秦鏡,典樂去齊竽。 劉禹錫 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懷贈答十韻

且喜禮闈秦鏡在,還將妍丑付春官。 劉長卿 溫湯客舍

方寸抱秦鏡,聲名傳楚材。 劉長卿 硤石遇雨宴前主簿從兄子英宅

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 劉長卿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

寶鏡凌曙開,含虛凈如水。獨懸秦臺上,萬象清光里。 劉長卿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春鏡

一日辭秦鏡,千秋別漢宮。 司空曙 故郭婉儀挽歌

妾有秦家鏡,寶匣裝珠璣。 喬知之 定情篇

借取秦宮臺上鏡,為時開照漢妖狐。 徐夤 詠懷

秦鏡無人拭,一片埋霧月。 應稹 諭寶二首

秦人失金鏡,漢祖升紫極。 李白 商山四皓

秦帝淪玉鏡,留侯降氛氳。 李白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

肝膽誠難隱,妍媸信易窮。 李益 府試古鏡

舊是秦時鏡,今來古匣中。 李益 府試古鏡

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秦臺破心膽,黥陣驚毛發(fā)。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德業(yè)懸秦鏡,威聲隱楚郊。 杜牧 送牛相出鎮(zhèn)襄州

梁獄書因上,秦臺鏡欲臨。 杜甫 贈裴南部聞袁判官自來欲有按問

既有虛心鑒,還如照膽清。 盧綸 清如玉壺冰

一振聲華入紫薇,三開秦鏡照春闈。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

蛾眉不入秦臺鏡,鹢羽還驚宋國風。 錢起 送鐘評事應宏詞下第東歸

典故
三茅兄弟
 
咸陽兄弟
 
茅家弟兄

相關人物
茅固
 
茅盈


《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308~2~
大茅君盈南治旬曲之山,元壽二年八月已酉,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方諸葛青童,并從王母降于茅盈之室,又王母命上元夫人授盈二第茅固、茅衷《太霄隱書》。
《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3082~2~
《茅君傳》曰:「盈字叔申,咸陽人也。父祚有三子,盈、固、衷也。盈少稟奇操,矯俗抗邁不求聞達,不交非類。入恒山讀老易餌朮潛影,在山中六年,精思念道誠感密應,夢太玄玉女持玉劄而攜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為師?!幻靼l(fā)乃尋求至西城,齋戒三月,果見王君,盈乃叩頭再拜,勤懇乞長生之術,乃得在西城洞臺之中金玉上宮親侍旦夕執(zhí)巾履之役,積十七年專一不懈,復二年,王君命駕造白玉龜山謁王毋于青琳宮將盈同行,王君見西王母稽首于前,盈乃叩頭再拜,自陳于王母前得治身之要道行其事歸家數(shù)十年以,漢元帝時,天官下迎,來渡江東,治句曲山?!?/span>
典故   
咸陽三月火
 
楚沐猴
 
咸陽一火
 
冠服衣猿狙
 
沐猴冠帶
 
沐猴自笑
 
冠沐猿
  
沐猴不冠
 
項籍屠國
 
相關人物
項羽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鬼椡趼勚胝f者。
《漢書》卷四十五《伍被傳》
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簡釋

楚沐猴:喻徒有其表之人。宋蘇軾《代書答梁先》:“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p>

沐猴冠:喻徒有其表。目光短淺之人。宋蘇拭《錦溪》:“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賢。”


例句

不獨凄涼眼前事,咸陽一火便成原。 吳融 廢宅

國為項籍屠,君同華元戮。 張九齡 和黃門盧監(jiān)望秦始皇陵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 李白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沐猴本不冠,未是謀生錯。 皮日休 初夏游楞伽精舍

《國語辭典》:咸陽(咸陽)  拼音:xián yáng
地名。秦朝的首都,位于今陜西省長安市東北。
《國語辭典》:咸陽宮(咸陽宮)  拼音:xián yáng gōng
戰(zhàn)國時,秦孝公遷都于咸陽城所建的宮室。位于今陜西省長安縣附近。
《國語辭典》:咸陽火(咸陽火)  拼音:xián yáng huǒ
楚漢之際,項羽攻入咸陽城,縱火焚燒宮室,火三月不滅。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后比喻戰(zhàn)火、戰(zhàn)爭。唐。吳融 廢宅詩:「不獨凄涼眼前事,咸陽一火便成原?!?/div>
分類:項羽咸陽
《漢語大詞典》:咸陽橋(咸陽橋)
即 西渭橋 。 漢 建元 三年始建,因與 長安城 便門 相對,也稱 便橋 或 便門橋 。故址在今 咸陽市 南。 唐 代稱 咸陽橋 ,當時送人西行多于此相別。 唐 杜甫 《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 咸陽橋 。”
《國語辭典》:悲犬咸陽(悲犬咸陽)  拼音:bēi quǎn xián yáng
李斯本為秦國宰相,后為趙高所害,將腰斬于咸陽時,對他的兒子說:「我再想和你牽著黃獵犬,出上蔡東門去打獵,還有這種可能嗎?」于是父子相對而泣。見《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后以此語感慨人世變幻,生死無常。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折:「你道英也么雄,下場頭一場春夢!悲犬咸陽總是空?!?/div>
《漢語大詞典》:咸秦
(1).指 秦 都城 咸陽 。 唐 人多借指 長安 。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出門可憐惟一身,弊裘瘦馬入 咸秦 。” 唐 羅隱 《上霅川裴郎中》詩:“貴提金印出 咸秦 ,瀟灑江城兩度春?!?br />(2).指 秦朝 。 唐 胡曾 《青門》詩:“ 漢皇 提劍滅 咸秦 ,亡國諸侯盡是臣?!?/div>
《漢語大詞典》:秦京
指 秦國 首都 咸陽 。 唐 宋子問 《早發(fā)韶州》詩:“緑樹 秦京 道,青云 洛水 橋?!?/div>
《漢語大詞典》:秦肆
指 秦 都 咸陽 。 唐 李嶠 《上高長史述和詩啟》:“用過 秦 肆,懸輕 呂氏 之金;持入 周 京,即貴 洛陽 之紙?!卑?, 高誘 《〈呂氏春秋〉序》:“ 不韋 乃集儒書,使著其所聞,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合十餘萬言。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名為呂氏春秋。暴之 咸陽 市門,懸千金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李嶠 文即用此事。
分類:咸陽李嶠
《國語辭典》:莫怪  拼音:mò guài
1.不足為奇。五代十國。韋莊〈咸陽懷古〉詩:「莫怪楚吟偏斷骨,野煙蹤跡似東周?!?br />2.不要怪罪。請人原諒之詞。明。阮大鋮《燕子箋》第一六出:「莫怪我犯諱了,是茂陵霍都梁寫贈云娘妝次十一個字兒,說得不差么?」《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華,你莫怪我說!你雖世家大族,你家發(fā)過的老先生們離的遠了,你又不曾中過,這些官場上來往的儀制,你想是未必知道?!?/div>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蘚。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宋 周邦彥 《風流子·春景》詞:“羨金屋去來,舊時巢燕,土花繚繞,前度莓墻。” 元 傅按察 《鴨頭綠·錢塘懷古》詞:“禁庭空、土花暈碧,輦路悄、呵喝聲乾。”
(2).金屬器皿表面長期受泥土剝蝕而留下的痕跡。 宋 梅堯臣 《古鑒》詩:“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獸角微訛?!?元 楊載 《臥鐘》詩:“ 漢 殿經(jīng)焚后,呺然臥草中。雕幾牙板廢,銹澀土花蒙?!?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七)》:“﹝土財主﹞買了一個鼎,據(jù)說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駁,古香古色?!?/div>
《國語辭典》:天若有情天亦老  拼音: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哀傷而憔悴。形容傷感的氣氛悲悽已極。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div>
《漢語大詞典》:鉛水(鉛水)
比喻晶瑩凝聚的眼淚。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空將 漢 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宋 周密 《水龍吟·白蓮》詞:“擎露盤深,憶君涼夜,暗傾鉛水?!?元 金絅 《踏莎行》詞:“不教 潘 鬢總成霜,也應有淚如鉛水?!?/div>
《國語辭典》:鉛淚(鉛淚)  拼音:qiān lèi
眼淚如融鉛般的滴滴落下。元。張雨 白無咎黃蜀葵詩:「金銅仙人雨中立,鉛淚恰如辭漢時。」
《漢語大詞典》:銅仙(銅仙)
“ 金銅仙人 ”的省稱。三輔黃圖·建章宮:“ 神明臺 在 建章宮 中,祀仙人處,上有銅仙舒掌捧銅承云表之露。” 宋 王沂孫 《齊天樂·蟬》詞:“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清 吳偉業(yè) 《送少司空傅夢禎還嵩山》詩:“銅仙露冷春門草,玉女臺荒洞口沙?!?吳翌鳳 注:“ 任昉 述異記:‘ 魏明帝 詔宮官西取 漢武帝 捧露盤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盤,臨行泣下?!?清 遯廬 《童子軍》第十一出:“不料銅仙欲泣,石馬長哀?!眳⒁姟?金銅仙人 ”。
《漢語大詞典》:金銅仙人(金銅仙人)
金銅鑄造的仙人像。(1)指 漢武帝 時所作以手掌舉盤承露的仙人。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序》:“ 魏明帝 青龍 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 漢孝武 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唐 諸王孫 李長吉 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清 孫枝蔚 《陸放翁研歌為畢載積題》詩:“古來得失何事無,金銅仙人來 魏 都?!?2)指漏壺上指示時刻的仙人像。文選·陸倕〈新刻漏銘〉“銅史司刻,金徒抱箭” 唐 李善 注:“ 張衡 漏水轉(zhuǎn)渾天儀制曰:蓋上又鑄金銅仙人,居左壺;為胥徒,居右壺。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別天時早晚。”
《國語辭典》:洛陽紙貴(洛陽紙貴)  拼音:luò yáng zhǐ guì
晉代左思寫成〈三都賦〉后,時人競相傳寫,使洛陽的紙價上漲而昂貴。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后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赌鹾;ā返诙兀骸讣慈鐚懽值哪阎ィ嫯嫷臏珘_伯,非不洛陽紙貴,名震一時,總嫌帶著江湖氣?!?/div>
《漢語大詞典》:紙貴(紙貴)
見“ 紙貴洛陽 ”。
《漢語大詞典》:紙貴洛陽(紙貴洛陽)
晉 左思 構思十年,寫成《三都賦》,豪富之家競相傳抄, 洛陽 為之紙貴。事見文選·左思〈三都賦〉 李善 題解引 臧榮緒 晉書晉書·文苑傳·左思。后因以“紙貴洛陽”形容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阿英 《關于〈巴黎茶花女遺事〉》:“譯本《巴黎茶花女遺事》,在當時確實是一時紙貴 洛陽 ,風行海內(nèi)?!币嘧鳌?紙貴洛城 ”。 唐 盧照鄰 《雙槿樹賦》序:“金懸 秦 市, 楊子 見而無言;紙貴 洛城 , 陸生 聞而罷笑。”亦省作“ 紙貴 ”。北齊書·邢邵傳:“自 孝明 之后,文雅大盛, 邵 雕蟲之美,獨步當時,每一文出,京師為之紙貴,讀誦俄遍遠近?!?唐 劉禹錫 《和留守令狐相公》:“君來不用飛書報,萬戶先從紙貴知。”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九:“作賦曾聞紙貴夸,誰令此紙徧京華?”
《漢語大詞典》:都中紙貴(都中紙貴)
猶言 洛陽 紙貴。形容別人的著作受人歡迎,廣為流傳。 晉 左思 以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開始不被人賞識,后得到名士 皇甫謐 的贊賞,親自為之作序, 張載 、 劉逵 為之作注釋,另一名流 張華 也大加贊嘆稱揚,“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 洛陽 為之紙貴”。見《晉書·文苑傳·左思》。 唐 元稹 《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后相賀》:“都中紙貴流傳后,海外金填姓字時?!?/div>
《漢語大詞典》:照膽(照膽)
(1).相傳 秦 咸陽宮 中有大方鏡,能照見五臟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鏡照之,可見膽張心動。見《南京雜記》卷三。后因以“照膽”為典,極言明鏡可鑒。 北周 庾信 《鏡賦》:“鏡乃照膽照心,難逢難值。”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宋 司馬光 《留別東郡諸僚友》詩之三:“ 楚國 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價連城。豈徒 豐 獄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膽明。” 明 劉基 《古鏡詞》:“百鍊青銅曾照膽,千年土蝕萍花黶?!?br />(2).劍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古今刀劍錄:“ 武丁 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歲次戊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照膽?!?/div>
《國語辭典》:照膽鏡(照膽鏡)  拼音:zhào dǎn jìng
傳說為秦朝咸陽宮中所藏的一面鏡子??梢哉找娙说奈迮K六腑,用以知其心之正邪。見《西京雜記》卷三。
分類:秦朝鏡子
《國語辭典》:秦鏡(秦鏡)  拼音:qín jìng
傳說秦宮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鑒別人心邪正。見《西京雜記》卷三。后用以指明鏡,能分辨是非、善惡。唐。劉長卿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詩:「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唐。元稹諭寶〉二首之二:「秦鏡無人拭,一片埋霧月。」
《國語辭典》:沐猴  拼音:mù hóu
獼猴的別名。參見「獼猴」條。
分類:沐猴獼猴
《漢語大詞典》:沐猴冠
同“ 沐猴而冠 ”。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div>
《國語辭典》:沐猴而冠  拼音:mù hóu ér guàn
沐猴,即獼猴。猴子學人戴上帽子,雖外表裝扮得像人,卻少了人的本質(zhì)。比喻人徒具衣冠而不脫粗鄙本性。也用以譏諷人虛有其表,沒有才能而竊據(jù)名位?!妒酚?。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挂沧鳌改竞锒凇?、「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漢語大詞典》:猴冠
語本史記·項羽本紀:“人言 楚 人沐猴而冠耳,果然?!焙笠员扔鞑幌喾Q的官職。 宋 劉克莊 《解連環(huán)·甲子生日》詞之二:“已發(fā)心懺悔,免去猴冠,卸下麟楦?!?/div>
《國語辭典》:衣冠沐猴  拼音:yī guān mù hóu
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儀表而不脫粗鄙本性。元。汪元亨〈朝天子。新詩吟興濃〉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