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
詞典
1
分類詞匯
9
分類詞匯
魚龍
火龍
龜龍
龜馬
沈腦
鰲圖
沈涎
魚龍混雜
火龍黼黻
《國語辭典》:
魚龍(魚龍)
拼音:
yú lóng
1.一種古生物。屬爬蟲類。全體似魚,頭大,頸短,尾細(xì),吻長而突,四肢似鰭無刺,體長四尺至四丈,繁殖甚廣,其化石產(chǎn)于三疊紀(jì)白堊紀(jì)之間,印度、紐西蘭等地曾掘得。
2.一種雜技。表演魚化為龍的舞蹈,為漢代百戲之一?!稘h書。卷九六。西域傳》贊曰:「設(shè)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div>
分類:
和龍
爬行動物
百戲
雜耍
鱗介
外形
水族
形像
為魚
海洋
猞猁
四肢
模型
《國語辭典》:
火龍(火龍)
拼音:
huǒ lóng
1.火形和龍形的圖案,多用于古代帝王的服飾?!蹲髠鳌;腹辍罚骸富瘕堩腠?,昭其文也。」晉。杜預(yù)。注:「火,畫火也;龍,畫龍也?!?br />2.神話傳說中口中噴火的神龍。唐。
王轂
苦熱行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br />3.形容連綿不絕的燈火。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br />4.形容燃燒的烈火。宋。
梅堯臣
〈
送黃殿丞通判潤州
〉詩:「前年江州飛火龍,樓殿化盡山將镕?!?/div>
分類:
方言
火車
延燒
綿延不絕
和龍
爐灶
渾身
身帶
接連
烈火
圖案
煙囪
神龍
一串
孔道
燈火
帝王
服飾
《漢語大詞典》:
龜龍(龜龍)
(1).龜和龍。古人以為均是靈物。
《
禮記·禮運(yùn)
》
:“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漢
蔡邕
《郭泰碑》
:“猶百川之歸巨海,鱗介之宗龜龍也。”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
:“丞尉等并衣冠之龜龍,人物之標(biāo)準(zhǔn)?!?span id="1ildvxa" class="book">《
新唐書·崔仁師傳
》:“ 液 字 潤甫 ,尤工五言詩, 湜 ( 崔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龜龍也!’”
(2).比喻杰出人物。
(3).指 漢武帝 時(shí)的龜文錢幣和龍文錢幣。 漢 桓寬
《
鹽鐵論·錯(cuò)幣
》
:“其后稍去舊幣,更行白金龜龍。民多巧新幣。幣數(shù)易而民益疑。”參閱
《
漢書·食貨志下
》
。
分類:
和龍
杰出
漢武帝
杰出人物
出人
人物
錢幣
靈物
《漢語大詞典》:
龜馬(龜馬)
傳說中背負(fù)“河圖”、“洛書”的神龜和龍馬。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六和林卿韻》
詞:“但負(fù)圖龜馬,藏之為寶;舐丹雞犬,去不能將。” 錢仲聯(lián) 箋注:“
《稽瑞》
引
《尚書中候》
:‘ 堯 沉璧於 洛 ,玄龜負(fù)書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於壇?!?span id="wzrz11v" class="book">《
禮記·禮運(yùn)
》:‘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 河 出馬圖。’ 鄭玄 注:‘馬圖,龍馬負(fù)圖而出也?!眳⒁姟?河圖 ”、“ 洛書 ”、“ 龍馬 ”。
分類:
背負(fù)
神龜
和龍
《漢語大詞典》:
沈腦(沈腦)
沉香和龍腦兩種香料的并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后集·向氏書畫》
:“然尸氣所侵,其臭不可近,雖用沉腦薰焙,亦不能盡去?!?/div>
分類:
沉香
香和
和龍
香料
《漢語大詞典》:
鰲圖(鼇圖)
翰林院和龍圖閣。均為古代中央重要機(jī)構(gòu)。 明 吾丘瑞
《運(yùn)甓記·夢日環(huán)營》
:“自家官居上相,榮承袞冕之華;統(tǒng)挕軍州,勢壓鼇圖之貴?!?
分類:
翰林院
和龍
中央
要機(jī)
機(jī)構(gòu)
《漢語大詞典》:
沈涎
亦作“沉涎”。 沉香和龍涎香。 清 唐甄
《
潛書·七十
》
:“蘭桂芬於園囿,沉涎馥於堂室,凡所以奉鼻者,無不為也?!?/div>
分類:
沉香
香和
和龍
《國語辭典》:
魚龍混雜(魚龍混雜)
拼音:
yú lóng hùn zá
比喻各種不同身分地位的人混聚在一起?!都t樓夢》第九四回:「現(xiàn)在人多手亂,魚龍混雜,倒是這么一來你們也洗洗清。」《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人數(shù)多了,自難免魚龍混雜,賢愚不分。」也作「龍蛇混雜」。
分類:
和龍
混雜
《漢語大詞典》:
火龍黼黻(火龍黼黻)
《
左傳·桓公二年
》
:“火龍黼黻,昭其文也?!痹富鹦魏妄埿蔚奈牟?,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猶如補(bǔ)綴百家之衣。 宋
陸游
《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龍黼黻世不知?!?宋
陸游
《楊夢錫〈集句杜詩〉序》
:“ 夢錫 之意,非為集句設(shè)也,本以成其詩耳。不然,火龍黼黻手,豈補(bǔ)綴百家衣者耶!”
分類:
和龍
文彩
作文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