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魏汝南西平人,字陽士。東漢末,舉孝廉,不就。率親舊依劉表。后歸曹操,為丞相掾?qū)?。魏國既建,為侍中、郎中令。魏文帝即位,為光祿勛,封安城亭侯。魏明帝時,進封西陵鄉(xiāng)侯,拜太常。為官清廉,至賣田宅以自活。卒謚簡。
全三國文·卷四十
洽字陽士,汝南西平人。太和中為太常。卒,謚簡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92 【介紹】: 西晉汝南西平人,字長輿。有盛名。襲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遷潁川太守。為政清簡。以賈充薦,入為中書令。晉武帝深器之,預定滅吳大計。恒以儲君為憂?;莸哿?,拜太子少傅,遷光祿大夫。家富性吝,杜預謂其有錢癖。卒謚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1 【介紹】: 清蒙古鑲黃旗人。額勒德特氏。原名和寧,避諱改,字太庵。乾隆三十六年進士。歷任四川按察使、川、皖、陜各省布政使,充軍機大臣,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等職。五十八年起任西藏辦事大臣八年,博采地形、民族、物產(chǎn)等進行著述。嘉慶七年以罪戍烏魯木齊,旋以藍翎侍衛(wèi)任葉爾羌邦辦大臣、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在任邊職期間多有惠政。三十三年任上書房總諳達、文穎館總裁。著有《西藏賦》、《藩疆攬勝》、《回疆通志》等。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四
和瑛,原名和寧,字潤平,號太庵,蒙古旗人。乾隆辛卯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簡勤。有《易簡齋詩鈔》。
維基
和瑛(1741年—1821年),原名和寧,為道光帝旻寧避諱改名。額勒德特氏,字太庵、泰庵、太庵,蒙古鑲黃旗人。進士出身,官至刑部尚書。乾隆三十三年戊子舉人,三十六年進士,歷任四川按察使,四川、安徽、陜西布政使,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后八年為西藏辦事大臣,對西藏的地形、民俗、物產(chǎn)多有著述。嘉慶五年(1800年)為理藩院侍郎,后為山東巡撫。七年(1802年),因山東金鄉(xiāng)冒考案和匿報蝗災,被罰戍守烏魯木齊,擔任葉爾羌幫辦大臣、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十一年,召還京為吏部侍郎,后復出為烏魯木齊都統(tǒng)。十四年,授陜甘總督。二十三年(1818年)為上書房總諳達、文穎館總裁。二月和寧在軍機處學習行走,任兵部尚書。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丁巳,罷直軍機處,擔任刑部尚書,道光元年(1821年)去世。謚號簡勤。著有《易簡堂詩鈔》、《西藏賦》、《續(xù)水經(jīng)》、《藩疆攬要》、《回疆通志》、《熱河志略》。
和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1 【介紹】: 清蒙古鑲黃旗人,額勒德特氏,原名和寧,字太庵。乾隆三十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安徽太平知府、四川按察使、安徽、四川、陜西布政使。五十八年,充西藏辦事大臣。嘉慶五年,召為理藩侍郎,官至陜甘總督。卒贈太子太保,謚簡勤。著有《讀易匯參》、《三州紀略》、《易簡齋詩鈔》。
《漢語大詞典》:和簡(和簡)
寬和簡約。晉書·外戚傳·王蘊:“﹝ 藴 ﹞以和簡為百姓所悅?!?span id="m7hkqkc" class="book">《南史·江夷傳》:“ 夷 美風儀,善舉止,歷任以和簡著稱?!?/div>
《國語辭典》:平易  拼音:píng yì
1.性情謙遜平和?!妒酚?。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埂独蠚堄斡洝返谝话嘶兀骸感砧F,名英,號補殘,是個肝膽男子,學問極其淵博,性情又極其平易,從不肯輕慢人的?!?br />2.文字淺顯易懂。如:「文句平易」。
《國語辭典》:道情  拼音:dào qíng
1.道德的情操。南朝宋。謝靈運述祖德〉詩:「拯溺由道情,龕暴資神理?!?br />2.一種以唱為主的說唱藝術。用漁鼓和簡板伴奏,原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用以宣揚出世思想,警醒頑俗。后來也用一般民間故事做題材。《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行至半山,忽見張良漁鼓簡子,口唱道情?!乖?。周密《武林舊事。卷七。乾淳奉親》:「后苑小廝兒三十人,打息氣唱道情。」
《國語辭典》:肥瘠  拼音:féi jí
土地的肥沃或貧瘠。《書經(jīng)。禹貢》「厥田惟中中」句下漢??装矅?。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為第五?!挂沧鳌阜蕢J」、「肥瘠」。
《國語辭典》:樂譜(樂譜)  拼音:yuè pǔ
用各種符號或文字記載的音譜。如文字譜、減字譜、工尺譜、五線譜、簡譜等。
《漢語大詞典》:平簡(平簡)
平和簡易。《晉書·郗鑒傳》:“太常臣 謨 ,平簡貞正,素望所歸?!?span id="uqohfza" class="book">《世說新語·政事》“ 山公 舉 康 子 紹 為秘書丞” 劉孝標 注引 晉 山濤 《山公啟事》:“ 濤 薦曰:‘ 紹 平簡溫敏,有文思,又曉音,當成濟也,猶宜先作秘書郎。’” 明 張三光 《蔣石原先生傳》:“大抵其為政務峭刻,務以忠厚平簡化流俗,而流俗亦蒸蒸化焉?!?/div>
《漢語大詞典》:唱道情
民間說唱藝術的一種形式。用漁鼓和簡板為伴奏樂器,一般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各地種類繁多。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偏安佚豫:“后苑小廝兒三十人,打息氣,唱道情,太上云:‘此是 張掄 所撰鼓子詞?!?span id="f6kosmp" class="book">《金瓶梅詞話》第六四回:“那兩個唱道情的來了不曾?”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二:“俗謂彈唱故事者為唱道情?!?/div>
《漢語大詞典》:鞭簡(鞭簡)
鞭和簡。古代兵器。 明 無名氏 《精忠記·猾虜》:“誰人及得俺武藝,不論鞭簡與撾搥,氈帳里綑牛蹄?!?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自還俗》:“若説我鬭鞭簡偏能使,論槍劍諸般會?!?/div>
分類:和簡兵器
《漢語大詞典》:魚簡(魚簡)
魚鼓和簡子。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的樂器。亦借指藝人。舊唐書·哀帝紀:“雖藍衫魚簡,當一見而便許升堂;縱拖紫腰金,若非類而無令接席?!眳⒁姟?魚鼓簡子 ”。
《漢語大詞典》:魚鼓簡子(魚鼓簡子)
樂器名。包括魚鼓和簡子兩件。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續(xù)文獻通考·樂九:“魚鼓: 元 壽星隊第十隊,有魚鼓簡子八,制未詳。 王圻 《續(xù)通考》曰:‘按近制截竹為筩,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兩指擊之。簡子則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時用二片合擊之以和。此即其制也。’”亦作“ 魚鼓簡 ”、“ 魚鼓簡板 ”。《西游記》第七十回:“﹝ 行者 ﹞搖身一變,變做一個道童:頭挽雙丫髻,身穿百納衣,手敲魚鼓簡,口唱道情詞?!?沈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zhàn)兵》:“有鑼,有鼓,有笛子胡琴,魚鼓簡板,骨牌紙牌,無不齊全?!?/div>
《漢語大詞典》:魚鼓簡子(魚鼓簡子)
樂器名。包括魚鼓和簡子兩件。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續(xù)文獻通考·樂九:“魚鼓: 元 壽星隊第十隊,有魚鼓簡子八,制未詳。 王圻 《續(xù)通考》曰:‘按近制截竹為筩,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兩指擊之。簡子則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時用二片合擊之以和。此即其制也。’”亦作“ 魚鼓簡 ”、“ 魚鼓簡板 ”。《西游記》第七十回:“﹝ 行者 ﹞搖身一變,變做一個道童:頭挽雙丫髻,身穿百納衣,手敲魚鼓簡,口唱道情詞?!?沈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zhàn)兵》:“有鑼,有鼓,有笛子胡琴,魚鼓簡板,骨牌紙牌,無不齊全?!?/div>